诉讼时效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文章的逻辑结构与基本内容
     民法上的时间,是一种生活的抽象,具有合理确定和平衡当事人利益的功能。时间作为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法律上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时效制度,诉讼时效制度更是典型的围绕时间要求设立的民法制度,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其不仅阻却不正当的请求,也可能影响正当的请求,这是该制度付出的代价,长期休眠的权利,带来的不公平大于带来的公平。德国著名学者萨维尼认为,诉讼时效制度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法律制度之一,至今仍被一致认为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台湾学者王泽鉴先生也认为,诉讼时效制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专题。
     本文以诉讼时效法上的利益为逻辑出发点,抓住诉讼时效制度中不同利益关系的保护需求这条主线,在宏观层面对诉讼时效制度中的利益特性、权利限制、利益平衡作了阐述;在历史哲学层面对诉讼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立法动机及目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在制度层面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期间、效力等核心问题展开了分析论述。
     第一章诉讼时效法上的利益问题。本章阐述了利益的含义、利益的分类、利益构成的基础。指出了利益与法律是一对紧密联系的范畴,利益是法律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法律则是对利益的确认、界定及分配,并从利益的角度对诉讼时效制度中的利益结构进行了分析。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法本体论中重要的法律制度,其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利益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和对应性;二是利益关系的发展具有动态性和诱导性;三是利益关系的内容具有对立统一性;四是旧的利益关系尊重新的利益关系;五是利益冲突的克服需要通过利益协调和均衡的途径实现。
     平衡作为现代法律的精神,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发现和确立诉讼时效制度中利益平衡的标准,是构建诉讼时效制度的基础,笔者认为作为诉讼时效制度利益平衡的标准,一方面是权利本位。民法作为“权利本位法”,它承认并贯彻“以权利为主导,义务围绕权利而设定”的民法观,诉讼时效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生存于民法之中,自然应体现民法的“权利本位法”思想;另一方面是社会公共利益。诉讼时效通过其独有的弱化甚至消灭权利的功能,尽可能保障一般社会的交易安全,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章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动机、目的、价值取向等诸问题探讨——利益平衡下的思考。本章介绍了诉讼时效制度的起源,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法域对诉讼时效制度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考察了诉讼时效制度确立的动机及其目的,并对诉讼时效制度效益价值与公正价值进行了再探讨以及两种价值兼顾的实证分析,还讨论了诉讼时效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消灭时效产生于罗马法最高裁判官法,它是弥补市民法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司法造法所创制的法律制度,其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法律制度为各大法系所继受,有其存在的正当化理由。任何法律制度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这是由其所实现的目的决定的,诉讼时效制度是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私权的保护施以时间限制的法律制度,其目的的达到无非是保护真正权利人的直接目标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标两个主要方面,这可以称为诉讼时效制度的二元价值目标。这种二元价值目标是以效益优先、兼顾公正为基础,以利益平衡调节机制为手段加以实现的。
     第三章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法律利益的选择与衡量。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确定直接关系着诸对价值之间的平衡,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主要为债权请求权。
     请求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自己实现,须借助他人的行为,权利人不能直接取得这种权利所体现的利益,只能请求义务人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间接地取得利益。权利人长时间不行使权利的外在表象会使义务人产生权利人不再主张权利的合理信赖而对外从事交易行为。因此,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与否将影响义务人的行为自由、其与第三人从事的交易行为的确定性、法律关系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社会交易秩序的稳定,所以法律有必要规定诉讼时效制度以对权利行使的期间进行限制。请求权具有诉讼时效的适用性还在于:请求权实质上通过为民事主体行使诉权提供实体法上的基础,向民事主体寻求司法保护提供了手段,在诉讼时效制度和请求权之间形成了内在的紧密联系,构成了诉讼时效适用的对象;从诉讼保护的需要出发,有必要使请求权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这也符合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目的;请求权所处的权利层面所决定的救济性特征使其与诉讼时效追求的目标相契合,因而也应成为诉讼时效的基本客体形态。
     第四章诉讼时效的期间——利益冲突的平衡器。立法者通过对诉讼时效期间之长短、中断、中止、延长等规定,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中国特有的国情,意味着太短的诉讼时效使债权人迅速丧失了寻求法律保护的权利,法律的天平在其中失去了平衡。德国债法现代化法将大多数时效中断的事实构成修改为时效中止的事实构成,并增加了时效中止的事实构成,有利于保证权利人具有积极行使其权利的足够时间,不至于因为诉讼时效期间过短而发生时效届满权利效力减损的效果,值得我国在时效立法上予以借鉴。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延长制度能防止原告因不知情以外的其他正当原因没有及时起诉时带来的不公平,应在完善的基础上保留该制度。
     笔者认为,在考虑设置诉讼时效期间长短时,一个总的原则是,应特别关注三方利益的平衡:一是权利人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自身权利存在并主张权利,以维护法律对神圣私权的尊重和关怀;二是义务人可以确信自己在特定的时间经过后能受到保护,以保护面临不正当或过时请求的义务人;三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诉讼的及时终结,确保第三方的合理信赖利益,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时效制度的根本意义不在于限制权利本身,而在于维护业已形成的与原有的法律关系对抗的新的秩序与稳定性,只有当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较长的期间时,才会使得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具有稳定性与确定性。我国《民法通则》所确立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并不符合我国民众法律生活的实际需要,其过于超前的立法不仅无助于对民事法律生活关系的调整,反而可能冲击诉讼时效制度自身的正当性。
     诉讼时效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被请求人的利益以及建立在法律关系确定性上的不特定第三人的信赖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公共利益,时效期间何时起算关系到对权利人利益的保护和义务人免受不正当请求或者过时请求的干扰之间的平衡。我国现行法上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形式,并不像其他法系国家规定得那样复杂,也没有对侵权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作出特别的规定,对所有权利都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时起算,同时设置了一个以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的最长20年诉讼时效期间予以限制,这种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形式在结构上尽管还显得比较粗造,但是却符合时效期间最新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就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而言,笔者认为,如何科学地规定时效中断的事由,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实体法与程序法的配套和协调问题,随着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也应当相应地修改民法中的相关内容,否则我们将面临新的困境。就诉讼时效中止事由而言,我国采取的是折衷主义,即一方面对某些类型的中止事由做具体列举,同时辅以抽象概括的规定,而且司法解释对于“障碍”的规定作了广义的解释,有利于保护时效期间中权利人的利益。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延长制度的宗旨与“禁止诉讼时效滥用”的法理相同,能防止原告因不知情以外的其他正当原因没有及时起诉时带来的不公平,应在完善的基础上保留该制度。
     第五章诉讼时效的效力——利益的意思自治。诉讼时效的效力是诉讼时效制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各国民法持有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各国在该制度上的价值选择的差异性。虽然诉讼制度中体现了较多的法律强制性,但诉讼时效的效力却更多的体现了当事人利益的意思自治。
     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在诉讼时效的效力上应采抗辩权发生主义,并明确法官不得对诉讼时效进行释明以及明确当事人援引时间。诉讼时效届满产生被请求人获得时效利益的效果,在不损及国家、集体及第三人的合法利益的情形下,诉讼时效的援引与否应由时效受益人米决定,另从维护社会公益角度出发,时效利益不得预先抛弃。
     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归纳。民法设诉讼时效制度,着眼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诉讼时效制度的实质,在于法律对权利人权利的行使施以时间上的限制。诉讼时效的价值目标是在社会公共利益视角内对公平与效益价值目标的衡量、对权利保护与权利限制的衡量、对权利人个体利益与不特定第三人利益的衡量以及个体利益之间的衡量,这也是该制度存在的正当性的法理基础。
     二、文章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主要有:1、从民法制度建立的基石——利益的角度研究诉讼时效制度,使得本文从制度层面上的关注上升到价值理念层面上的关注。正如本文所分析的那样,法律总是在保护和限制不同主体的利益中实现法的价值,尤其是作为私法的民法,利益既是民法制度建立的基石,也是民法制度的载体,更是民法制度的终极价值追求。2、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路径,为诉讼时效制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切入点。首先从利益识别的层面来看,诉讼时效制度中的利益具有多元性:其次从价值分析层面来看,任何法律制度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这是由其所有实现的目的所决定的,诉讼时效制度追求的结果在于维护既已形成的某种事实状态;最后从规范分析层面来看,明确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可以确保该制度达到其设立目的和价值理念,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长短等,表明法律对各主体利益的关注程度不同。3、本文考察了整个诉讼时效制度的宏观结构及制度内部的联系,有助于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4、从利益衡量的角度对我国有关诉讼时效的现行法律与司法解释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其立法价值与成功之处,指出了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立法建议。5、本文还对诉讼时效制度理论与实践中一些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一些观点上有一定突破。
     诉讼时效制度作为现代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专题,本文从利益的角度对该制度进行了探讨,但如何立足我国国情,设计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制度来调整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The logical structure and basic contents
     The time in the civil law is an abstract life, with the function of identifying and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persons. As an important fact in the legal institutions, the time's direct form is limitati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is the most typical civil institution revolving the time. In part, i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because it not only negates the improper request, but also affects the legitimate request which is the cost of the system, that is long-term dormant right bring unfair more than fair. Savigny, the well-known German scholar said that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legal systems and still known a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in the modern legal system today. Chinese scholars in Taiwan, Wang Zejian also believes that it is a topic worthy of in-depth stud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terests as the logic starting of limitations of action, and seizes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 protection in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In macro level,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ests, the limitation of right and the interests balance in this system;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level, discusses the history, legislative intent and purpose and value choice; in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analyzes the core issues, such as the scope, period,affection and so on.
     Chapter I The interest issues in the limitations of action. This part elaborates on the meaning, classific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interest. Then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benefits and the law is linked each other closely, and the interest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promoting a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w. On the other hand, the function of the law is to confirm, define and distribute the benefits. In the end, From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benef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is an important civil law legal system, their interests reflecte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First, the subject is particular and correspondent;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is dynamic and induced; third, the contents of the interest is a unity of opposites; fourth, the old interests should respects the new ones; fifth the overcoming of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needs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of them.
     The balance as the modern spirit of the law is both a state and a process. To find and establish the standard of balance is the basis for building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standard of balance is "rights-based" on the one hand. The civil law is as a "rights-based Act", which recognize and implement the civil law concept of "rights-oriented and obligation set according to the rights ".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ystem in the civil law should reflect this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ights-based law" thinking;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s. Through its unique function of weakening or even elimination of the right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protects transaction security and maintains the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s of all members.
     Chapter II The discussion of the legislative motive, purpose, values, etc—under balancing of interests. It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ivil Law and the Common Jaw as well as the China's evolution of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Then, it examines the motive and purpose of this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efficiency value and fair value as well as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m, the relationship of this system and related systems are discussed as well.
     Eliminating limitation arising from the highest magistrate in Roman law, it is produced through judicial law-making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ie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civil law. As a global legal institution which is accepted by the two Legal Systems, it has the justified reason. Any legal system of the society has certain functions and roles,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purpose.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offers the limitation to the civil law from the public interests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private right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which is called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action-limitation. This dual objective is to benefit the value of giving priority to justice as the basis,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s a means of regulatory mechanisms to be achievable.
     ChapterⅢThe scope of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sel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legal interest.The scope of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determines directly the balance of the various pairs of values. The scope of this system is credit request right.
     The request right determined by its nature can not be accomplished by itself, needing other people's behavior. The right-holders should obtain such interest indirectly from the obligation fulfilled by the others. The right-holders does not exercise the right for a long time which produces the external appearance of the rights of obligors no longer claiming the right to engage in reasonable reliance of the external transactions. Therefore, the right by right-holders whether exercises in the time will affect not only the freedom of the creditor, the certainty of the transactions engaged in by the third party, but also stability of legal relat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order of social transactions. Thereby,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should be provided for limiting the time to exercise the right. Otherwis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quest right to limitation action lies:the request right substantially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 provides the basis of substantive law for the civil subject appeal rights, provides a mean for seeking judicial protection;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s is formed between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and the request right constituting the applicable object; The request right should be restricted by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due to the need of protection of the sue, and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and function of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ief of request right makes it be the basic object of the limitation system action which corresponds with the target of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ChapterⅣThe period of limitation action—the equalizer for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Legislators balance the interests between the parties through the length of the period of action-limitation, suspension, interruption, and extention. Due to the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shorter period enables the loss the right to seek legal protection rapidly for the creditors, which the loss of the balance between them.
     The majority materials of interrupted limitation were turned into the suspension in the German Credit Law, and increased the fact of suspension, which ensure that the right holders have enough time to exercise their rights because they can not too shor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ight. This method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our legislation about the limitation. The extent system of the limitation action under China's Civil Law should be perfected, because it can prevent the plaintiff from unfair reasons innocent legitimate reason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a general principle should balance three parties benefits as follows:First, the rights holders have sufficient time to understand their rights and to claim, safeguarding the law respecting and caring sacred private rights; second, the obligation holders should be sure that he(she) can be protected in order to protect after a specific time against the improper or obsolete request; Third, the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timely end of the proceedings ensure that third parties reasonable reliance interests, in order to safeguard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s.
     The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of the limitation action system is not to limit the right itself, but rath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new order against the original legal relationship. The stability and certainty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arise only when the state undergoes a longer period. The period of the common limitation period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people, because the legislation is too far ahead to adjust the civil relationship, conversely, it may impact the legitimacy of the system itself.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is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requested pers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s based on the certainty of the legal relations of the third party's trust. The starting point of limitation period decides the balance of the protecting to the interests of rights holders and the interference for the improper and timeout request to obligor. The starting point in China's existing law is not as complicated as the other country, and has no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infringement, which provides the starting point is the rights have been infringed and the maximum 20-year limitation period. The regulation appears fairly thick-made in line with the latest trends.
     As far as the interruption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is concerne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the scientific provisions to the subject matter, involving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ubstantive law and procedural law. The regulation in Civil Law should change according with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therwise we will face a new dilemma. The regulation to the subject on the suspension in our country is eclectic, certain types of suspension of the subject to make a specific list, supplemented by the provisions outlined in the abstract, and also for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handicap" which benefit the protection of people's rights. The purpose of extending reserved in the China's Civil Law is same as "the prohibition of abuse of action-limitation" which prevents the plaintiff from causing unawares legitimate reasons other than failure to make timely prosecution brought unfair.
     Chapter V The effectiveness of Limitation of actions—the autonomy of interes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is a fundamental issue in the system of Limitation of actions,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holding determines the difference of valu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 is more a manifestation of the party autonomy, although it reflects the more mandatory.
     The views of defense occur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China' Civil Code of future, and should provide clearly the judges shall not explain limitation of action and the time the parties to invoke. The requested person gets the interests of limitations, without prejudice to the state, collectives, and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third party. Whether to invocate limitation is decided by the beneficiaries and the interests of Limitation of actions should not be abandoned to safeguard the public welfare.
     Conclusion of the full contents.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aims at maintaining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s, and maintain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The results of the expiration of the limitation is opposite with the indigenous rights occur.
     The nature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is to limit the time the person to exercise his right. The value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is to measure the equ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rights protection and rights limitation and the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non-specific person, which is the reasonable jurisprudential foundation of the system.
     The innovations and deficiency in the article
     1.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ests of Limitation of actions, the cornerstone of civil system, makes the level of attention from the system to values.
     2. Ideas and path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a new entry point for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macro-structure of system as a whole and institutional linkages,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4. The article measures the relevant statute of limitations on China's existing laws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ests affirmed the value and success of the legislation,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has made a number of specific legislative proposals. Limitation of actions is the one worthy of in-depth study of the topic, as an integral part in the modern legal system.
     5.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 some major and difficult issues of the syste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get some breakthroughs.
     All in all, the limitation system of ac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modern legal system which is worth researching further. Many work need to do if we want to design a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system to regulate the benefit relationship according our country's conditions.
引文
1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8页。
    2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3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4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5 R.Pound,Jurisprudence, Vol.3,West publishing,1959,p.6.
    6沈岿:《平衡论:一种行政法认知模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7这也是社会法学者对利益的分类,公共利益是我们通常称的团体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通常认为是涉及整个社会的、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
    8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105页。
    9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2[美]罗斯柯·庞德,邓正来译:《法律史解释》,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13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1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15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上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的340页。
    19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20[前苏联]尼·格·亚历山大洛夫:《苏维埃社会中的法制和法律关系》,1958年版,第91页。
    21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22梅夏英:《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23 G. W. Paton, Jurisprudence(4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p.286.
    24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25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21-122页。
    26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8-249页。
    27于兵:《私权救济的时间限度》,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网络版,第86页。
    28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29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3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31梁彗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32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33《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04页。
    35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36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37郑玉波:《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3页。
    38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39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6页。
    40例如:《法国民法典》第2223条规定“法官不得依职权替代因时效所产生的方法”:《日本民法典》第145条规定:“除非当事人援用时效,法院不得根据适用时效进行裁判”;《瑞士债法典》第142条规定:“非经当事人主张,法院不得时效抗辩”等。
    41 David W. Oughton, John P. Lowary, Robert M. Merki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LP Asia Limited,1998,p.75.
    42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45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02页。
    46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载于北大法律信息网。
    47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页。
    48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06页。另外,恩格斯在1889年《论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产阶级的兴起》一文中还指出:“罗马法”是一部反映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关系及其冲突的古典法律,所以一切最新的立法都不能使他有任何重大的改进。
    49[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序。
    50罗马法是指整个罗马奴隶制国家时期施行的法律总称,学界一般认为罗马法是指从公元前450年《十二表法》颁布之时起到查士丁尼(Iustinianus)去世(公元565年)这段时间的罗马法律制度。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5页。
    51大多数学者认为诉讼时效也就是消灭时效。在大陆法系称消灭时效,英美法系称出诉时效,社会主义法系称诉讼时效。本文亦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二者。
    52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6页。
    57[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
    58狄奥多西时代大约在公元380年前后。参见:徐爱国、王振东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59[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60法国民法是诉权消灭,德国民法是请求权消灭,日本民法是权利消灭。
    61[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
    62[英]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63《法国民法典》第1234条“债因以下情形之一而消灭:清偿;自愿免除;抵销;混同;标的物灭失:无效或取消;前章所规定债的解除条件成就;以及时效完成,但该项内容由专章规定之”,参见:《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49页。
    64[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65黄风:《罗马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66沈达明:《衡平法初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67李求轶:《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68[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62页。
    69[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61页。
    70 David Johnston, Prescription and Limitation, Scottish University Law Institute Ltd.,1999,pp.5-6.
    71[德]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95页。
    74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4页。
    75《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73页。
    76梁慧星:“民法时效研究”,《法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56页。
    77为什么日本民法典会转而追随德国民法典呢?学者对此有几种解释:一是德国民法典当时被认为是欧洲大陆立法艺术最成熟的产物,而法国民法典的缺陷已经暴露出来;另一种解释是德国民法典是德意志帝国的产物,其政治上的极端保守与日本人气味相投。参见[德]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6页。
    78[德]茨威格特等:《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页。
    79由荣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95年版,第142页。
    80 David. W. Ought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LP London,p.5.(1998)
    81 Lord Blacklbume in Erlanger v. New Sombrero Phosphate Co (1878) 3App cas 1218 at 1279.
    82 Terence Prime & Garry Scanlan Modem Law of Limition,Butterworths,London,Dublin Edinbergh 1993.p1.
    83[日]宫本正雄:《英吉利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1页。
    84 David. W. Ought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LP London,p.6.(1998)
    851980年《时效法》中关于时效期间的条文,使用的表述是在期间届满后“不能提起诉讼(Action shall not be brought)",有人将英国法上的" Limitation of Actions "翻译为“起诉期限”,笔者认为“诉讼时效”的表述似乎更准确。
    86既然是程序问题,审理案件时有关时效问题就应当适用法院地的法律。
    87 D.Johnston,Prescription and Limitation,Scotish University Law Institute Ltd,Edinburgh,1999,pp.2-3.
    88 Christopher R.M.Stanton,Implimentating the Uniform Conflict of Laws-limitation Act in Washington,Washington Law
    Review,Washington University.Press,1996,Vol71:871.
    89为通俗起见,本文若无特别指明,“我国”即指中国内地。
    90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十五《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91《唐令拾遗》,第788页,转引自王立民:《古代东方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330页。
    92孔庆明:《中国民法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346页。
    93《名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94孔庆明:《中国民法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9页。
    95李开国:《中国民法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96叶孝信主编:《中国民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89页。
    97《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册,第7页。
    98杨和钰主编:《中国法制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2页。
    99谢振民主编:《中国民法立法史》(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0-780页。
    100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4页。
    101梁慧星:“民法时效研究”,《法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57页。
    102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23页。
    103[德]卡尔.拉伦茨:《民法通论》(上),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104例如梁彗星教授有关诉讼时效制度功能的观点主要为:一是一定事实状态长期存在势必产生种种法律关系,多年以后,若容许原权利人主张权利,则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二是一种事实状态长期存续,必致举证困难,殊难证明;三是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简言之,即时效制度具有稳定法律秩序、作为证据之代用、促使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功能。(梁彗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王利明教授认为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既定的法律秩序的稳定;有利于证据的收集和判断。(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3-704页);台湾学者王泽鉴先生认为,诉讼时效制度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一是保护债务人,避免因时日久远,举证困难,致遭受不利益;二是尊重现存秩序,维护法律平和;三是权利上之睡眠者,不值保护;四是简化法律关系,减轻法院负担,降低交易成本。(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7页);台湾学者黄立先生认为,法律规定消灭时效的目的有三:即为了普遍的权利安定性;避免举证困难;给予权利人压力。(黄立:《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1-452页);民国时期著名民法学家李宜珠认为时效制度存在之理由,虽有种种,但要言之,盖不外期乎交易之安全,尊重现在的事实秩序。(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105[古罗马]盖尤斯:黄风译,《法学阶梯》,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106[古罗马]盖尤斯:黄风译,《法学阶梯》,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6页。
    107李求轶:《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108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109我国《合同法》第74条第1款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110 David W. Oughton, John P. Lowry, Robert M. Merki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LP Asia Limited,1998,p.4.
    111[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112[美]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113黄立:《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1页。
    114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7页。
    115[日]四宫和夫著,唐晖、钱孟珊译,《日本民法总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302页。
    116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页。
    117[日]副井政章:《民法原论》(第1卷),陈海瀛、陈海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7页。
    118 Extinctive Prescription on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Edited by Ewoud H. Hondiu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5,p.172.
    119 Richard D. James, Limitation of Actions, Tolley Publishing Company Ltd.,1993,p.1.
    120 Peter Handford, Limitation of Actions The Australian Law, Lawbook Co.,2004.p.1.
    121 Andrew McGee, Limitation Periods, Sweet & Maxwell Limited,2002,p.16.
    122 Jeremy S. Williams, Limitation of Actions in Canada (second edition), Butterworth&Co.Ltd.,1980,p.127.
    123杨巍、彭双五:“反思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载《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24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129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4页。
    130朱岩:《德国新债法——条文及官方解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9页。
    131据有关资料反映,新法施行前的德国民法典就规定了为期6周、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七种可适用于多项特定请求权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而于民法典外的80多部法律中还有130项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见杜景林、卢谌:《德国债法改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和第138页。
    132德国旧民法典第196条规定为期2年的可适用于17种业主(几乎包括了工、农、商、交、服务所有行业的业主)基于其营业所产生的请求权。新法将该条废除后,即意味着将原来的时效期间加长了1年。
    133德国旧民法典第477条规定:“解除合同请求权或者减少价金请求权以及在所保证的品质有瑕疵时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对动产于交付后六个月内不行使而消灭;对土地,在移转后一年后不行使而消灭”。新德国民法典第438条则不分土地或其他物,一律规定了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134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页。
    135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3页。
    140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24页。
    141[日]富井政章:《民法原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7市民法所有权只适用于罗马居民所拥有的物,也就是要式移转物,其所有权的变更必须用要式买卖或拟诉弃权的方式才能发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形式烦琐的要式买卖逐渐不满,往往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方式来移转所有权。然而这种万民法上的“交付”方式不为市民法所容,即市民法不承认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权发生转移,仍须占有达一定时间(即不动产2年,动产1年)才能取得所有权,在占有期间未满之前,原所有权人仍有权起诉占有人以追回该物。大法官出于公义,为了保护买受人的利益,赋予买受人在出卖人起诉追回物品的情况下拥有“物已卖出和交付的抗辩”,以驳回原告之诉,这样买受人实际上享有了市民法所有权的种种实益而成为真正的所有人,这便是所谓的大法官所有权。参见周:《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33页。
    148[英]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149葛承书:《民法时效——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50周枬:《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45页。
    151周枬:《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52页。
    152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53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页。
    154杜颖、谢鸿飞,“论权利失效原则”,载《河北法学》,1998年第5期,第53-54页。
    15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页。
    159[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160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64[日]中村宗雄:“从诉讼法学立场对实体法学的学术方法及其构造提出的质疑》,载《以自然科学追求规范型民事诉讼理论的再构造》,第81页。
    165参见程啸、陈林:“论诉讼时效客体”,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第67-68页。
    166笔者注意到,我国《人民大学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235条第1款“诉讼时效的适用以债权为限”,也是将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规定为债权。
    167[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168王伯琦:《民法债篇总论》,台北:正中书局,1962年版,第5页。
    169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170张永泉、胡亚球:“诉讼(消灭)时效问题研究”,载杨与龄主编:《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页。
    171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172袁长春:《诉讼时效》,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173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174如有的学者认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35、138、139等条整体把握,消灭时效的客体应为债权及债权上的救济权,不适用于身份上的请求权与支配权上的请求权。(张俊浩:《民法学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350页):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消灭时效的客体为请求权,但并不是一切请求权均适用,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中的返还财产请求权与恢复原状请求权,不适用基于身份关系的请求权。(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有的学者从反面指出不适用消灭时效的民事关系,包括:对于人身权的保护民事关系,与一定事实关系或法律关系相始终,处于被侵害状态的权利,例如相邻关系的请求权,分割共有财产的请求权等。(王利明等:《民法新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58页)。
    175冯恺:“诉讼时效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4页。
    176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177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78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179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3页。
    180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81林诚二:“论形成权”,载杨与龄主编:《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182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83[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184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185郑玉波:《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86段厚省:《民法请求权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187李宜珠:《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188参见葛承书:《民法时效——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9-82页。
    189王利明主持:《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总则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00页。
    190对于未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如何起算诉讼时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权利人主张权利说;二是宽限期届满后之日起算说;三是债权关系发生说。参见杨振山主编:《民商法事务研究》(总论卷),第420页。佟柔主编:《民法原理》,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93条规定:因违反合同请求保护的诉讼时效,有履行期限的,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没有履行期限的,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191张晓霞:“民法中请求权概念之辨析”,载《法学家》,2002年第2期。
    192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193徐海峰:“请求权概念批判”,载《月旦民商法研究》,2004年第4期。
    194参见梅夏英、邹启钊:“请求权:概念结构及理论困惑”,载《法学家》,2009年第2期。
    195[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196程啸、陈林:“论诉讼时效客体”,载于《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
    197张晓霞:“民法中的请求权概念之辨析”,载于《法学家》,2002年第2期。
    198梅仲协:《民法要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199张弛:“论诉讼时效客体”,载《法学》,2001年第3期。
    200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排除了“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等债权请求权适用于诉讼时效。
    201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3页。
    202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203沈达明等:《英法银行业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204沈达明:《美国银行业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205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206我国法律对此尚没有明确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则产受到侵害,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其规定仅限于国有财产,相
    对于整个物权而言,显然适用范围太窄。
    207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208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209候利宏:“论物上请求权制度”,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88页。
    210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0页。
    211程啸、陈林:“论诉讼时效的客体”,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
    212程啸、陈林:“论诉讼时效的客体”,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
    213董学立:“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
    214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0页。日本大审院判例大正5年6月23日民录记载的一则案例指出,“鉴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系物权的一个作用,非由此所发生的独立的权利,因此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权本身一样,不罹于消灭时效”。
    215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8页。
    216[德]曼弗雷德·沃尔夫著,吴越、李大雪译:《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217由于争议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第二次审议稿未表明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第三次审议稿、全民征求意见稿以及第四次审议稿则明确规定排除妨害请求权以及消除危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但正式颁布的《物权法》对此未进行规定。
    218汪琴:“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6期。
    219徐国栋:《法学阶梯》,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0-461页。
    220史尚宽:《物权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221[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222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227《德国民法典》第1004条规定,妨害防止请求权和妨害预防请求权不适用消灭时效。
    228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页。
    229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4页。
    230杨立新、袁雪石:“论人格权请求权”,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6期。
    231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页。
    233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2页。
    234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页。
    235江平、张佩霖:《民法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241 Preston, Newsom, Preston and Newsom 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gman Group UK Ltd.,1989,p.8.
    242 Terence Prime and Gary Scanlan, The Law of Limit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th,2001),p.11.
    243在苏格兰,消灭时效与诉讼时效在概念上是不同的,诉讼时效是关于救济的程序性规范,诉讼时效期间完成后,债务在理论上仍然存在,但如果被告证明了诉讼时效期间的完成,法院不允许该债务以诉讼的形式来实现;相反消灭时效是实体性规范,消灭时效完成后债务完全消灭。参见:Scottish Law Commission, Discussion Paper on Personal Injury Actions:Limitation and Prescribed Claims,Nationo132,(Edinburgh:The Stationery Office,2006),p.4.
    244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7页。
    245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页。
    246刘贵祥:“诉讼时效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载于《法律适用》,2004年第2期。
    247顾昂然、王家福、江平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讲座》,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248 Queensland Law Reform Commission, Review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Act 1974(QLD)(September 1998),p.42.(http://www.qlrc.qld.gov.au)
    249杜景林、卢谌编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250 Preston, Newsom, Preston and Newsom 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gman Group UK Ltd.,1989,p.9.
    251葛承书:《民法时效——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252郑立、王作堂主编:《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253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254我国文化历来还具有厌讼的传统,孔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55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页。
    256 Reinhard Zimmermann, The New German Law of Obligations: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128.
    257[美]霍姆斯著:《普通法》,冉吴、姚中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258也有学者据此认为现行《德国民法典》将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形式从原来的单纯客观连接根据转变为了将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结合在一起的主客观混合体系。但正如学者葛承书指出的那样,客观要件即“请求权成立”将永远不迟于主观要件即“知情”发生,否则难以想象在请求权尚未成立之时债权人已知悉或应当知悉权利遭到了损害,显然这是不可思议的。换一个角度说,凡采单一主观起算方式者,无不隐含着一个前提,即请求权已经产生或者说权利已经遭到损害。因此,从本质上看,现行《德国民法典》第199条第1款所规定的诉讼时效起算形式就是主观起算形式。葛承书:《民法时效——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144页。
    259杜景林、卢谌:《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260李永峰:“诉讼时效期间比较研究”,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16页。
    261 Basil Markesinis, et al., Compensation for Personal Injury in English, German and Italian Law:A Comparative Outlin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191.
    262杜景林、卢谌:《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263[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但有学者指出,此种规范在电子帐务的时代,有过时的感觉,等于延长时效期间近乎1年之久,而且会使12月份的诉讼案件激增。
    264杜景林、卢谌:《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265[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266需注意的是,根据《德国民法典》第199条第2款规定,“因侵害生命、身体、健康或自由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考虑请求权的产生时间以及债权人是否知道或因重大过失而不知道,自行为实施、义务违反或者其他引起损害的事件发生之日起,经过30年而完成消灭时效”,该30年的最长期间的起算点并非请求权产生之日,而是行为实施、义务违反或者其他引起损害的事件发生之日。
    267参见林诚二:《民法总则》(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24-526页。
    268王泽鉴:《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0-531页。
    269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页。
    270侵权诉讼的时效期间原则上为诉因产生之日起6年,对于本身可诉的侵权,诉因在侵权行为发生时产生;需要证明损害的侵权,诉因在损害发生时产生。
    271 Preston, Newsom, Preston and Newsom 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gman Group UK Ltd.,1989,p.8.
    272李永峰:“诉讼时效期间比较研究”,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9页。
    273 The Law Commission of United Kingdom, Limitation of Actions:A Consultation Report, Lccp151,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1998), pp.283-290.
    274 Michael A. Jones, Limitation Periods in Personal Injury Actions, (London:Blackstone Press. Ltd,1995), p.35.
    275 Michael A. Jones, Limitation Periods in Personal Injury Actions, (London:Blackstone Press. Ltd,1995), p.68.
    276 在 McCafferty v. Metropolitan Police Receiver案中,Lane法官认为,该标准部分是主观的,即特定的原告是否认为损害足够严重,部分是客观的,即原告不认为损害足够严重是否合理。
    277 The Law Commission of United Kingdom, Limitation of Actions:A Consultation Report, Lccp151,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1998), p.42.
    278 在 Spargo v. North Essex District Health Authority案中,Brooke法官认为,14(1b)所要求的知悉是对引起损害行为的实质的一般知悉;“归因于”指真实的可能性;原告了解的程度使其确信该状况归因于被告的行为,以至于进行法律咨询,就构成知悉。
    279 The Law Commission of United Kingdom, Limitation of Actions:A Consultation Report, Lccp151,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1998), p.45.
    280最常见的情形是司机肇事后逃逸,针对司机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原告知悉司机的身份时起算。原告不知悉被告身份的另一种情形是,原告起诉一名最明显的被告,结果被告指出,对原告负有责任的是其他第三人,这时原告对该第三人诉讼的时效期间,应从原告在知悉第三人的身份时起算。
    281 Preston, Newsom, Preston and Newsom 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gman Group UK Ltd.,1989, p.24.
    282 Michael A. Jones, Limitation Periods in Personal Injury Actions, (London:Blackstone Press. Ltd,1995), pp.71.
    283我国此种立法形式深受前苏联影响,1964年《苏俄民法典》第45条规定:“诉讼时效,自提起诉讼之权利发生之时起算”,按前苏联学者诺维茨基的解释,起诉权或诉讼请求权,只有当权利人已经可以向义务人提出从事某种行为或不得从事某种行为的具体要求时才能产生。参见[苏]诺维茨基:《法律行为·诉讼时效》,康宝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90页。
    284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9页。
    285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440页。
    286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页。
    287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页。
    288义务人的承认,即可以是义务人本人提出,也可以是义务人的特别授权代理人提出,还可以是义务人的连带责任人之一提出。
    289现行《德国民法典》取消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概念,改称为诉讼时效重新开始。
    290承认的概念是由法院发展起来的,目的是如果被告在诉因产生之后认可应承担的义务,就应当制止被告利用时效逃脱责任,缺乏承认制度,债务人将会利用承认或象征性的部分清偿来欺骗权利人,使权利人误认为清偿有保障而推迟起诉。
    291 David W. Oughton, et al.,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don:LLP,1998), p.150.
    292该条文本身虽没有明确规定债务承认对时效期间的影响,但债务承认能引起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在苏格兰的判例和学说上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参见:David M. Walker, The Law of Prescription and Limitation of Actions in Scotland, 6th ed., (Edinburgh:W. Green & Son Ltd,2002), p.79.
    293 David W. Oughton, et al.,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don:LLP,1998), p.147.
    294 David W. Oughton, et al.,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don:LLP,1998), p.149.
    295 David W. Oughton, et al.,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don:LLP,1998), p.152.296我国司法实践在此情况下也认为构成同意履行,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通过对义务人意思表示进行整体解释,应认定义务人虽意在否定其仍负有义务,但应可认定其认可债务的存在并同意履行义务,否则,其不会主张其已经履行了义务。因此,在权利人有证据证明其未履行义务,义务尚存在的情形下,认定义务人同意履行该义务、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并不违背义务人的本意”。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91页。
    297 David W. Oughton, et al.,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don:LLP,1998), p.153.
    298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0页。
    299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300李双元主编:《比较民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301 David W. Oughton, et al.,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don:LLP,1998), p.27.
    308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0条。
    309张弛:“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和相关问题”,《法学》,1995年第1期。
    318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86页。
    319 Andrew McGee, Limitation Periods,Sweet & Maxwell Limited,2002, p.27.
    320 The Law Commission of United Kingdom, Limitation of Actions:A Consultation Report, Lccp151,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1998), p.142.
    321 Scottish Law Commission, Discussion Paper on Personal Injury Actions:Limitation and Prescribed Claims, No
    132,(Edinburgh:The Stationery Office,2006), para.2.55.
    322 Queensland Law Reform Commission, Review of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Act 1974, pp.29.
    323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86页。
    324张弛:“中止事由范围及其效力”,载于《法学》,1997年第6期。
    325邹开亮、肖海:《民事时效制度要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页。
    326施启扬:《民法总则》,台北:台湾地区三民书局,1996年版,第366页。
    327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9页。
    328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页。
    329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7页。
    330诺维茨基:《法律行为·诉讼时效》,康宝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21页。
    331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7页。
    332 Andrew Mcgee, Limitation Periods,4th ed., (London:Sweet & Maxwell,2002), p.142.
    333 The Law Commission of United Kingdom, Item 2 of the Seventh Programme of Law Reform:Limitation of Actions, A Final Report, Law Com No270,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2001, pp.88-95.
    334 Peter Handford, Limitation of Actions · The Australian Law, Lawbook Co.,2004, pp.61
    335 The Law Commission of United Kingdom, Limitation of Actions:A Consultation Report, Lccp151,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1998), p.182.
    336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2页。
    337初略估计,单我国每年因高压输电设施、高速运输工具等高度危险源所造成的死亡和严重人数,就在数10万以上,而受害人多数属于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因种种原因未及时主张权利,致时效期间届满而得不到任何赔偿的实例,真是比比皆是。
    339 Preston, Newsom,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gman Group UK Ltd.,1989, p.26.
    340[日]山本敬三:《民法讲义1总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0页。
    341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0页。
    342胜诉权概念源于前苏联法学家顾尔维奇的二元诉权论,该理论将诉权分为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及胜诉权。
    343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344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345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42页。
    346学者葛承书考证了《日本民法典》第三编第4章“不当得利”、第三编“债权”第1章“总则”第5节“债权的消灭”、第167条、第724条,得出结论认为《日本民法典》第]67条规定的债权因诉讼时效届满而消灭也可以理解为请求权因诉讼时效届满而消灭。参见葛承书:《民法时效——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347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997年版,122页。
    348 Peter Handford, Limitation of Actions The Australian Law, Lawbook Co.,2004, p.223.
    349[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郭建、王仲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11页。
    350江伟:《民事诉讼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351温世扬、廖焕国:《民事时效立法要简论》,载于王利明、郭明瑞、潘维大主编的《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352邹开亮、肖海:《民事时效制度要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353陈英:“诉讼时效的客体与效力——兼谈民法典诉讼时效制度的设定”,载于《法学》,2005年第4期。
    354李双元、温世扬:《比较民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355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8页。
    356 The Commission on European Contract Law, Principles of European Contract Law, Part Ⅲ, (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3), p.202.
    357诺维茨基:《法律行为·诉讼时效》,康宝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54页。
    363于敏:“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消灭时效”,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2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04页。
    364[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哗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365 David W. Oughton, John P. Lowry, Robert M. Merki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LP Asia Limited,1998, p.75.
    366笔者之所以采用“不行使”而非学者通常用的“抛弃”,是因为就语义而言,抛弃要求抛弃人对时效期间完成的明知,不行使相对更为宽泛。
    367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页。
    374在我国审判方式改革以后,主要采取了当事人主义模式,努力减少法官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行使的不适当的干预,这就要对自动援引时效的做法加以改变。参见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4页。
    375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3-714页。
    378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1]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佟柔主编:《民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3]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杜景林、卢谌编著《德国债法改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段厚省:《民法请求权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6]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葛承书:《民法时效——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顾昂然、王家福、江平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讲座》,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9]黄风:《罗马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0]黄风:《罗马私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黄立:《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江平、张佩霖著:《民法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江伟:《民事诉讼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孔庆明:《中国民法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李开国:《中国民法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6]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7]李求轶:《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8]李双元主编:《比较民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李宜琛:《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20]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1]梁慧星负责:《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总则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2]林诚二著:《民法总则》,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3]龙卫球:《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4]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5]梅仲协:《民法要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梅夏英:《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8]沈达明:《美国银行业务法》,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9]沈达明等:《英法银行业务法》,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沈达明:《衡平法初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2]沈岿:《平衡论:一种行政法认知模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施启扬:《民法总则》,台北:台湾地区三民书局,1996年版。
    [34]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史尚宽:《物权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7]谭培文著:《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8]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王伯琦:《民法债篇总论》,台北:正中书局,1962年版。
    [40]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41]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王利明主持:《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总则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3]王立民:《古代东方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44]王伟光著:《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48]谢振民主编:《中国民法立法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9]徐爱国、王振东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徐国栋:《法学阶梯》,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杨和钰主编:《中国法制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2]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3]叶孝信主编:《中国民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4]袁长春:《诉讼时效》,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55]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8]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9]张卫平、陈刚编著:《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0]张玉堂著:《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郑立、王作堂主编:《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郑玉波:《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3]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4]朱岩编著:《德国新债法——条文及官方解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5]《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1][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德]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德]卡尔·拉伦茨:《民法通论》(上),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古罗马]盖尤斯:《法学阶梯》,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美]罗斯柯·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美]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日]四宫和夫:《日本民法总则》,唐晖、钱孟珊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
    [12][日]富井政章:《民法原论》(第1卷),陈海瀛、陈海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郭建、王仲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4][日]中村宗雄:“从诉讼法学立场对实体法学的学术方法及其构造提出的质疑》,载《以自然科学追求规范型民事诉讼理论的再构造》。
    [15][日]山本敬三:《民法讲义总则》,解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苏]尼·格·亚历山大洛夫:《苏维埃社会中的法制和法律关系》,1958年中文版。
    [17][苏]诺维茨基:《法律行为·诉讼时效》,康宝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18][意]阿尔多·贝特鲁奇:“罗马法中的时效取得及其在一些现代国家民法体系中的继受和发 展”,薛军译,载《意大利法概要》。
    [19][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英]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白明、陶铭:“论消灭时效的客体”,《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2]陈英:“诉讼时效的客体与效力——兼谈民法典诉讼时效制度的设定”,《法学》,2005年第4期。
    [3]崔建远:“绝对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法学》,2002年第11期。
    [4]程啸、陈林:“论诉讼时效客体”,《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
    [5]从莉:“浅谈诉讼时效的效力”,《人民司法》,1999年第3期。
    [6]董学立:“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
    [7]杜颖、谢鸿飞:“论权利失效原则”,《河北法学》,1998年第5期。
    [8]杜贵波:“诉讼时效功能的反思与重构”,《行政与法》,2009年第6期。
    [9]贺慈浩、朱如钢:“论诉讼时效的客体”,《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0]霍海红:“论我国诉讼时效效力的私人自治转向——实体与程序双重程序视角的观察”,《现代法学》,2008年第1期。
    [11]侯利宏:“论物上请求权制度”,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6卷)。
    [12]刘贵祥:“诉讼时效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法律适用》,2004年第2期。
    [13]刘俊:“诉讼时效制度的二元价值——兼评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缺失”,《河北法学》,2007年第10期。
    [14]柳经纬:“关于时效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法律信息网。
    [15]梁慧星:“民法时效研究”,《法学研究》,1984年第4期。
    [16]梅夏英、邹启钊:“请求权:概念结构及理论困惑”,《法学家》,2009年第2期。
    [17]史浩明:“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
    [18]汪琴:“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法学论坛》,2007年第6期。
    [19]汪渊智:“我国民法诉讼时效制度之构想”,《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0]王宇华:“法官不应主动审查诉讼时效”,《人民法院报》,2002年3月6日第3版。
    [21]王轶:“诉讼时效三论”,《法律适用》,2008年第11期。
    [22]熊涛:“论我国民法诉讼时效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23]徐海峰:“请求权概念批判”,《月旦民商法研究》,2004年第4期。
    [24]杨立新、袁雪石:“论人格权请求权”,《法学研究》,2003年第6期。
    [25]于兵:“私权救济的时间限度”,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网络版。
    [26]杨巍、彭双五:“反思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7]尹志强:“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政法论坛》,2002年第6期。
    [28]于敏:“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消灭时效”,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2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
    [29]张弛:“论诉讼时效客体”,《法学》,2001年第3期。
    [30]张晓霞:“民法中请求权概念之辨析”,《法学家》,2002年第2期。
    [31]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北大法律信息网。
    [1]Andrew McGee, Limitation Periods, Sweet & Maxwell Limited(2002).
    [2]ChristopherR.M.Stanton, Implimentating the Uniform Conflict of Laws-limitation Act in Washington.Washington Law Review, Vol71:871(1996).
    [3]David. W. Ought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LP London,(1998).
    [4]David Johnston, Prescription and Limitation, Scottish University Law Institute Ltd.,(1999).
    [5]David W. Oughton et al., Limitation of Actions, LLP Asia Limited(1998).
    [6]Ewoud H. Hondius, Extinctive Prescription on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5).
    [7]G. W. Paton Jurispru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4th,1972).
    [8]JermeyS.Williams.Limitation of Actions in Canada, Butterworth&Co.Ltd.,(1980).
    [9]Karl Marx,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Pt Ⅱ (Chicago,1954).
    [10]Lord Blacklburne in Erlanger v.New Sombrero Phosphate Co,3App cas 1218 at 1279(1878).
    [11]Michael A. Jones, Limitation Periods in Personal Injury Actions, Blackstone Press. Ltd.,(1995).
    [12]Preston, Newsom, Preston and Newsom 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gman Group UK Ltd.,(1989).
    [13]Peter Handford, Limitation of Actions,The Australian Law, Lawbook Co.,(2004).
    [14]Preston et al., On Limitation of Actions, Longman Group UK Ltd.,(1989).
    [15]Richard D. James, Limitation of Actions, Tolley Publishing Company Ltd.,(1994).
    [16]R.Pound, Jurisprudence, West publishing,Vol.3(1959).
    [17]Reinhard Zimmermann, The New German Law of Obligations: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8]Terence Prime and Gary Scanlan, The Law of Limit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th,2001).
    [19]The Law Commission of United Kingdom, Limitation of Actions:A Consultation Report, The Stationery Office,151 (1998).
    [20]Terence Prime,Garry Scanlan,Modern Law ofLimition, Butterworths(1993).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