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方以智易学思想在明末清初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桐城方氏易学的最终产物。桐城方氏易学,从方学渐开始,经由方大镇、方孔炤等人,到方以智那里,已经完全具备了会通的品质。从家学渊源来看,方学渐以布衣的身份振作风教,驳斥王龙溪倡导的“四无说”,即心、意、物、知无善无恶的观念,澄清性善论的基本涵义,因而“明善”或为其易学思想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方大镇信奉“和而不同”的原则,吸纳佛、道学说的积极成份,鼓吹的大同理想,“野同”是其易学思想的代称;方孔熠历经明代末年的政治风波,动心忍性,取法“潜龙”,寻求易学与西方科学思想之间的共通之处,“潜”是其易学思想的价值诉求;方以智“坐集千古之智”,处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
     在方以智生活的年代,“三教合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方以智的外祖父吴应宾是“三一教”的信徒,对方以智易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方以智的观念世界中,易学发挥着指引个体出离生死困顿的作用,而生死与超越生死的交汇点就是心。忧患意识是儒家善世情怀的突出表现。明代中后期的“党社运动”以及“君子、小人之辨”,成为困扰方以智的现实问题。农民起义、地方政权失势与辽东战事也促使方以智不断地寻求治世安民的方略。
     方以智详细考察了“周易”的名义,反对将“周”解释为周朝,认为应该着重阐发“周”所具有的“普周”、“周天”等涵义,强调易道具有的广大悉备、圆融会通的特性。方以智反对将“易”解释为蜥蜴,更不赞同“日月为易”这一流行说法,主张将“易”解释为“阳”,也就是超越阴阳对待的纯阳。从经典文本的内容来看,《乾》涉及的“龙”与《未济》提到的“狐”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表明了“断”与“疑”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方以智断定《周易》是“首龙尾狐”之书。圣人具有隐显之德,好比龙变换万端,随时而动。在方以智看来,易学以太极作为变化的开端,“变化”不仅是对事物衍变过程的摹勒,更是对象征意义的解读。变化是学《易》之枢机。洞察变化之几有助于进一步领略易学的神韵。卦爻是探求义理的辅助工具。万象变化都呈现于人心,只有磨练心性,才能准确地认识变化的轨迹。
     在讨论有关单卦与重卦的问题时,方以智没有被何人重卦的相关争论所干扰,而是采用宋儒的图式衍变,将变化的开端追溯到太极,由太极的动静、阴阳开出《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与六十四卦。方以智不否认占筮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卦画则是古代文字,具有相当高的义理价值。此外,还将“三易”的观念纳入自己构建的象数体系,对其进行合理的阐发。在讨论卦辞、爻辞的作者这一基本问题时,方以智沿用前人观点,认为《周易》分为上下经,每一个重卦都有文王设定的卦名和卦辞、周公所作的爻辞,而孔子所作的“十翼”散布于文本。与《周易》文本的相关的“三圣”、“四圣”,都是易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历代易学家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方以智将伏羲、文王、箕子、孔子列为“四圣”,认为从《明夷》引述文王、箕子的事迹来看,二者同为“大苦心人”,《周易》与《洪范》九畴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在觉浪道盛的影响下,方以智极力鼓吹“以《庄》继《易》”的观点。在这种学术观念中,庄子、孟子与屈原都被视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庄子成为儒家思想的“孤儿”。庄子借助老子学说的外壳传承儒家思想的精髓,区别于同时代以儒家自居的学者。从表面来看,“以《庄》继《易》”似乎颠覆了一般学者对《庄子》文本与思想的传统定位。但是,这些近似荒诞的论述背后隐藏着觉浪道盛和方以智等人对自身处境与身份认同的焦虑。这些学者试图弥合佛教僧侣身份与儒学信仰之间裂痕,进而完善自己的遗民品质。在方以智看来,《老子》诋毁圣人、菲薄仁义,与《庄子》的中心思想截然不同,再一次证明了“托孤论”的合理性。方以智断言《庄子》不仅与《周易》相通,而且还与思孟学派有着密切的学术关联。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后世以禅学解释《庄子》的做法提供依据。与庄子同时代的惠施也应该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尽管宋明儒家对惠施的学问不感兴趣,但不能否认“万物一体”的观念来源于惠施。方孔炤、方以智父子重视发掘“万物一体”的观念,是为了反对利玛窦力图通过否认“万物一体”的思想价值来传播基督教信仰的做法。
     方以智非常重视象数的积极作用,为寓义理于象数的易学诠释方式做出充分的论证。方以智对《河图》、《洛书》所涉及的象数学说抱有浓厚的兴趣,将《礼记·礼运》所谓“本于大一,协于分艺”设定为太极衍化万物的基本过程,由此探究“物理”,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方以智着重处理无极、有极和太极之间的关系,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统合起来,揭示“太极不落有无”的基本属性,又探寻“三”与“一”之间的逻辑关系,借用佛教图案“∴”阐述自己的观点,将所谓“三畏”、“三谓”、“三唯”、“三知”的基本内容与太极、有极、无极加以对应,将一切变化统摄于“大一”之下,形成了一套囊括各家学术的理论体系。
     方以智对“两间”,也就是天地之间的事物,持有浓厚的认知兴趣,试图以象数作为认知方式,推进“两间质测”的相关研究。在方以智易学思想的整体结构中,“象”、“数”、“理”、“气”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与一般畅谈义理的易学家有所不同,方以智侧重于从象数衍变的角度对义理进行陈述。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并非杂乱无章的存在物,而是蕴含所谓“天然秩序”或“伦物秩叙”,二者都可以用数来分析。因而可以讲“万物皆数”。当然,这里所说的“数”不是西方数学中的数,而是《系辞传》所谓“天地之数”,也可以说是《河图》、《洛书》系统中的“数”。
     方以智将太极纳入“《河图》变《洛书》”的过程中,以王宣的“密衍”学说对此加以限定,认为《河图》强调五行相生,《河图》强调五行相克,从中揭示“尊阳”或“扶阳抑阴”、“金火易位”、“五行尊火为宗”等观念,协调“四行”、“四大”和“五行”学说之间的争论,总结《河图》、《洛书》旧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即所谓“四象新说”,有力地推动了象数学说的发展。方以智的易学思想是支撑其科学思想的方法,而他所提倡“《易》以象数为端几,而至精、至变、至神在其中”的观点标志着象数已经成为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方以智认为,卦爻是理数融合的有力证据,能够为“尽性至命”提供可供遵循的路径,即所谓“倚数穷理”。方以智的最大贡献在于以“天人不相胜”的基本观点解释“天人合一”,凸显人在宇宙中的显著位置与价值,否定西洋传教士的宗教观念,有力地推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方以智借助易学的表达方式,将注重观察与实验的新精神融入到对传统学术的改造与发展。在自然科学领域,方以智以“质测”与“通几”作为新方法,在易学理论中开出归纳法与演绎法,鼓吹“藏智于物”的观点,力图扭转宋明以来儒家偏重道德修养而忽视客观事物的局面。方以智回顾中国固有的自然科学的成就,吸收西方同时代的科学理论,以本民族的语言对其加以解读,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易学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方以智以“资格”作为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提出“法能生道”的说法,展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入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为儒家伦理与政治观念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社会治理思想方面,方以智对“宰理”这一重要观念进行全面解释,从中发展出一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治理方案。在这种观念结构中,天道构成社会治理和权力分配的合理性基础。“天道”的核心价值就是生生之德,或者可以概括为儒家所讲的仁。方以智在兼顾知识与道德的前提下,对“自由”这一概念进行全新的解读,有效地处理了“自由”与“共由”之间的关系,既注重构建必要的公共生活规则,又关注社会成员的精神世界,反对乡愿与肆无忌惮,以“空空慎独心法”作为个体实现“自由”的基本途径,以“孔颜之乐”作为“自由”的实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伦理方面,方以智继承了“五伦皆朋友之交”的观念,以朋友之间的平等相处作为五伦得以维系的根本,试图从儒家学术中开出平等精神。在政治观念中,方以智主张“政府宰民而并宰君”,在反思“帝学”、“相道”与“中涓义”的基础上,将儒家传统的君臣伦常转化为君主、“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将君与民的关系转化为国与民的关系,在“藏天下于天下”的基础上,试图推出“就天下而用天下”的政治理想。
     方以智继承了以“实理”解释“性善”的学术传统,主张讲求“实物”,反对“空谈大道”。儒家的社会职能在于维系人伦,探求“物理”,以伦理道德干预权力运作,促使政治朝向稳健的方向发展。从个体的道德修养来看,易学有助于塑造君子人格,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敦促社会成员改过从新。方以智对自己的易学思想进行概括,指出:“真天统天地,真阳统阴阳,大一统万一,至善统善恶,至理统理气,大无统有无”。经历困顿与磨练,方以智得出“天下归仁,莫普于《礼运》之田”的结论。仁是儒家的价值源泉,《礼运》揭示了“大一”如何为阴阳五行、人伦日用提供合理依据,以及儒家对“物理”、“度数”的基本态度。方以智易学思想非常重视儒家“一以贯之”的观念,试图会通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学术成果,形成全新的观点。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interpret the structure and show the value of Fang Yi-zhi's Yi-ology.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familial learning, from Fang Xue-jian, Fang Da-zhen and Fang Kong-zhao, ended at Fang Yi-zhi, the school of the Fang's family of Tongcheng came through four generations and had the character of amalgam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Fang Xue-jian retorted the theory of neither good nor evil of mind, consciousness, things and knowledge, or named the theory of four nothing,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Wang Ji, the follower of Wang Shou-ren. Compared with the theory of four nothing, Fang Xue-jian thought that 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was the core concepts in the doctrine of Wang Shou-ren. Thus, clarifying 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became the main task of Fang Xue-jian's Yi-ology Fang Da-zhen believed in the principle of "seek the harmonious unity, but not echo others blindly", and absorbed the reasonable components of Buddhism and Taoism, in order to advocate the concept of great unity. Fang Kong-zhao experienced political wrangling of Ming Dynasty, dispirited and discouraged, so explored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latent dragon and wanted to preserve strengthen. Thus latent became the values of Fang Kong-zhao's Yi-ology. Fang Yi-zhi was a contributed scholar and social activists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Period.
     In the times of the turning period betwee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concept of "Syncretism of Three Religions" had been around. As the follower of the Trinity Denomination, Wu Ying-bin, the grandfather of Fang Yi-zhi, had influenced the structure of the Yi-ology of Fang Yi-zhi. Consciousness of hardship is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nfucianist. In the idea world of Fang Yi-zhi, Yi-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m of getting rid of the troubles from death, which is equivalent to a specific guide to the people. But mind is the mixture of the state of death and survival and the state of transcending survival and death. In addition to these factors, the partisan politics and the dispute about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and a base person also influenced the theoretic creation of Fang Yi-zhi. The Peasants' Revolt, the collapse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nomads invasion compelled Fang Yi-zhi to work out a practical scheme that could realize peace, prosperity and harmony.
     Fang Yi-zhi investigated the meaning of Zhou-Yi detailedly, and insisted that the Zhou does not refer to the Dynasty of Zhou, but conceals the meaning of universality, rotating and cosmos. The Yi should neither be translated into the lizard accordingly, nor the mixture of sun and moon. Because the Yi is, in reality, the great yang or pure yang that transcend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The Book of Changes is a classic that owns a head of dragon and a tail of fox. The saint of Confucianism is in possession of the morality that has a covert side and a visible side, just as the dragon chopping and changing fantasticality, or transforming timely. The beginning of the Yi is supreme ultimate that turns into dragon and fox. In the structure of Yi-ology, dragon implies assurance, fox means suspicion. They unite into one. Fang Yi-zhi thought that change is the key link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Yi-ology. Calibrating the signs of change is conducive to have a taste of the verve of the Yi-ology. Hexagrams and lines are the accessory appliances to grope for the principle of the Yi-ology. All forms of changes are the subject to mind. Nothing but the accomplishment of mind and nature, human could acquaint themselves with the trajectory of changes.
     On the matter of trigrams and double-trigrams, Fang Yi-zhi had not been troubled by the argument about who should be the author of double-trigrams, and resorted to the schemata of the Neo-Confucianists that assuming supreme ultimate as the beginning of changes. Supreme ultimate produces the yin and yang, movement and quiescence, then deviates the He(River) Map and the Luo Chart. Not only eight trigrams but also sixty-four double-hexagrams issue from supreme ultimate. Fang Yi-zhi did not deny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divination, and respected trigrams as the ancient characters which contain luxuriant meaning. O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author of hexagrams and lines statements, Fang Yi-zhi declared that the Book of Changes consist of two volumes and sixty-four double-hexagrams, every double-hexagram includes the name given by King Wen, the hexagrams statements of King Wen, the lines statements of King Wu. All of these have been called Classic of Changes. In addition, ten wings of Confucius, also called Appendic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elaborating the meaning of Classic of Changes. Related to "three saints" and "four saint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Fang Yi-zhi respected Fu Xi, King Wen, Ji Zi, and Confucius as four saints, especially King Wen and Ji Zi as the great and painstaking saints, because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grand norms in nine categories have consistency.
     Affected by Dao Sheng who was a famous Zenist, Fang Yi-zhi devoted himself to the concept that Master Zhuang was the successor and orphan of Confucianism, and Book of Master Zhuang should be successor of the Book of Changes. Additionally, Master Zhuang used the expression of Laozi for the purpose of propagating Confucianism. In this theory form, Mater, Mencius and Qu Yuan should be the successor of Confucius, though they did not meet each other. This idea conceals the anxiety that the conflict existing between Confucianism faith and the status of Buddhism monk. Fang Yi-zhi realized that the idea of Master Zhuang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ool of Kongji-Mencius and the way that using Zen Buddhism to commentate Book of Master Zhuang should date back here. Master Zhuang and Hui Shi were contemporaries; the latter was an ancient scientist who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all things unite one. Fang Yi-zhi and his father Fang Kong-zhao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is idea and contradicted Matteo Ricci who reject the idea in order to propagate the theology of Catholic.
     Fang Yi-zhi made much account of the positive role of image-numerology, and founded the method that storing the principle among emblems and numbers. In this way, Fang Yi-zhi explained his position. Fang Yi-zhi was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emblems and numbers. In his opinion, so-called rites from great unit and in a division of ministry and labor had set the general process of changes that the supreme ultimate producing all things since its beginning. Fang Yi-zhi explored the reason of all things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 Following the thought of predecessors, Fang Yi-zhi emphasized intrinsic relationship of the supreme ultimate, the ultimate nonbeing and the ultimate being, and used the great unit to connect "one divides into two" and "unite two into one" so as to to reveal the truth that the supreme ultimate neither falling into Being nor Nothing. There must be two since there is one, but one is the fundamental. Then searched the logical link between one and three by right of(?) the Buddhism pattern. In this frame, three aspects of fear, three aspects of appellation, three aspects of cause, and three aspects of knowledge corresponds to the supreme ultimate, the ultimate nonbeing and the ultimate being. All kinds of changes boil down to the great unit. Accordingly, all academic point of views could be dominated by the great unit.
     With keen interest in the things all around the world, Fang Yi-zhi made an attempt to search the world by the means of the study of emblems and numbers. In integral structure of the Yi-ology of Fang Yi-zhi, imagination, numbers, principle, and material force occup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Compared with the scholars who indulged in the empty talk on the principle, Fang Yi-zhi focused on the general process of emblems and numbers so that the principle of Yi-ology could be found. All things are made up of material force that is not disorderly and unsystematic. On the contrary, material force contains natural order and moral principles that can be analyzed by emblems and numbers. Thus Fang Yi-zhi concluded that all things should be equivalent to numbers. Of course, these numbers do not mean the numbers in mathematics, but rather the numbers of heaven and earth in line with Appendic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or the numbers in the He (River) Map and the Luo Chart.
     Fang Yi-zhi brought the supreme ultimate into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He (River) Map into the Luo Chart, involving Mystical transmutation of Wang Xuan who was his teacher,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thought of "Mystical transmutation" in Fang Yi-zhi's Yi-ology wa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process of"the River Chart turning into the Luo Chart", considering that the River Chart emphasized "Five elements produce one another", while The Luo Writing emphasized "Five elements overcome one another", both of which embodied the admiration Confucian had for the "morality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Starting with "Metal and earth exchange positions", Fang Yi-zhi and the others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positions of "Five elements respect metal as the leader", "Yang is exalted and Yin is lowly", and "Metal produces water" and so forth, and formed a more systemic and whole new idea. Fang Yi-zhi eliminated the debate on the four elements in Buddhism, four elements i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five elements in Chinese philosophy. Fang Yi-zhi summarized the past views of the He(River) Map and the Luo Chart, then put forward the new view.
     By the expression of Yi-ology, Fang Yi-zhi injected the new spirit of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in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science, Fang Yi-zhi respected Zhice and Tongji as the new method, and inaugurated induction and deductive method from Yi-ology. In addition to these, Fang Yi-zhi was insistent on the advocacy of new scientific methods that hiding the intelligence into the things so as to take measures to meet the situation that putting particular emphasis on morality and overlooking external things. In a brief historical retrospect of the inherent mathematical theory, Fang Yi-zhi absorbed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the Western world that was translated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 so that on the one hand promoted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defined our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Yi-ology. Fang Yi-zhi regarded Zige as the existing way of all things, and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laws produces way against "Law are originate from the way," which was a concept of the Huang-Lao School from the Qin to the Han period.
     In the area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Fang Yi-zhi explained further that the concept of mastery reason containing integrated administration system or enlighten by propriety and musi. In this ideal system, the Heaven constitutes the reasonable foundation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 The core value of the heaven is the attribute of creative creativity highly valued by Confucianism that also named humanity. Fang Yi-zhi premised that the relation of self-following and common-following should be valued, which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Ziyou in Confucianism,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public life rules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life of social members. In this way, Fang Yi-zhi integrated the knowledge and morality. The strongest counter- argument was that Vulgar and hypocritical persons, who cause moral degeneration, and thugs should be punished severely. Fang Yi-zhi's visions left him with the four prohibitions of Confucius, also translated into four freedoms, which is a term referring to freedom from preconception, freedom from predetermination, freedom from obstinacy, and freedom from egoism. Fang Yi-zhi also considered that the happiness of Confucius and Yanhui should be the essence of Ziyou, which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in an all-around way. In the field of moral principles, Fang Yi-zhi inherited the glorious tradition that five constant human relationships should be respected as friendship, which implies the equality spiri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political ideas, Fang Yi-zhi insi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govern the common people but also the Monarch. By means of the introspection of the learning of emperor and prime minister, the functions of eunuch, and the drawbacks of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Fang Yi-zhi changed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narch and subject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of monarch, government and the common people, als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narch and the common people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untry and the common peopl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Fang Yi-zhi attempted to express the political ideal, In the course of time, that" administrating the world by the world".
     One of the fruitful achievements of intelligentsia in the period of Fang Yi-zhi was the popularization of actual knowledge. Fang Yi-zhi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that using the actual reason to explaining goodness theory,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his great-grandfather Fang Xue-jian. In this idea, the study of practical things should be scholar's responsibility; on the contrary, indulging in empty talk must be condemne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nfucianist lies in sustaining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exploring the reasons of all things, and using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o intervene in power operation so as to advance the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He summarized their views that real heaven governing heaven and earth, real yang governing yin and yang, great unit governing one and more, perfect goodness governing goodness and evil, perfect reason governing material force and principle, great nothing governing being and nothing. Seen from self-cultivation, Yi-ology could help cultivate gentleman's personality, and build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so that social members could turn over a new leaf. After a series of hardships, Fang Yi-zhi ca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field of Liyun could popularize the brief of humanity of Confucianism in the world. Because humanity is the fountainhead of Confucianism, and Liyun demonstrates the basic way that the great unit supporting the five elements and social life. In his view, reasons of all things and the public order should be the ramification of the heaven. Fang Yi-zhi'Yi-ology ha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one all- pervading principle, and strives to mesh intellects and knowledge to form new ideas.
引文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60页。
    ②庞朴,《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224页。
    ①王槐嗣,《太极图说论》,续修四库全书,第933册,第625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63页。
    ①方以智,《象环寤记》,见于李学勤点校《东西均》,上海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62页。
    ②潘雨廷,《易与佛教》,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①方以智,《曼寓草》下,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287页。
    ①方以智,《易余·体为用本用为体本》,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399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60页。
    ④方以智,《东西均·道艺》,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2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九,《通雅五十二卷》提要。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171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②熊十力,《十力语要》,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杨献珍,《我的哲学“罪案”》,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04—305页。
    ①蒋国保,《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3册,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页。
    ①罗炽,《方以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②罗炽,《方以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①郭或,《易图讲座》,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②彭迎喜,《方以智与<周易时论合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227页。
    ③蒋国保,《方以智与<周易图象几表>》,《周易研究》1990年第2期,第35页。
    ①彭迎喜,《方以智与<周易时论合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①蒋国保,《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9—100页。
    ①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31页。
    ②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75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58页。
    ②彭迎喜,《方以智与<周易时论合编>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38页。
    ①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84—285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67页。
    ③方以智,《易余·生死故》,安徽博物馆抄本。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4页。
    ②孔安国,《尚书传》,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页。
    ③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83页。
    ①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1页。
    ②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页。
    ③方以智,《易余·法能生道》,安徽博物馆抄本。
    蒋国保,《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①吴震,《泰州学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王畿,《王畿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 5册,第406页。
    ②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7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59页。
    ①方以智,《浮山文集后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368页。
    ②方以智,《象环寤记》,见于李学勤点校《东西均》,中华书局上海印书所1961年版,第158页。
    方以智,《象环寤记》,见于李学勤点校《东西均》,中华书局上海印书所1961年版,第162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6页。
    ①方以智,《易余·反对六象十错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东西均·容遁》,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7—-238页。
    ③方以智,《药地炮庄·总论中》,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18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63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92页。
    ③钱澄之,《田间易学》,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89页。
    ④彭迎喜,《方以智与<周易时论合编>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①吕楠,《泾野先生周易说翼》,续修四库全书,第5册,第639页。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凡例》,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1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目的6页。
    ④方以智,《东西均·象数》,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14页。
    ①唐鹤征,《周易象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10册,第240页。
    ②方鲲,《易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5册,第474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凡例》,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1页。
    ④李光地,《周易义例》,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83—284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15页。
    ③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18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1页。
    ②钱澄之,《庄子内诂》,见于《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95页。
    ③方以智,《易余·知由》,安徽博物馆抄本。
    ④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①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81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81页。
    ③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267页。
    ④周勤勤,《方以智“∴说”解析》,见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98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8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48页。
    ③黄宗羲,《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页。
    ④林兆恩,《经传释略》,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1册,第516页。
    ①林兆恩,《经传释略》,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1册,第517页。
    ②朱升,《周易旁注》,续修四库全书,第4册,第345页。
    ③林兆恩,《经传释略》,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1册,第517页。
    ①林兆恩,《河图洛书》,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1册,第470页。
    ②林兆恩,《河图洛书》,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1册,第471页。
    吴应宾,《宗一圣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0册,第508页。
    ②林兆恩,《论语正义》,见于《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1册,第669页。
    ③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见于《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3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见于《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9页。
    ②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③方以智,《东西均·译诸名》,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0—171页。
    ④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76—277页。
    ①林兆恩,《孟子正义》,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2册,第28页。
    ②孔安国,《尚书传》,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页。
    ③林兆恩,《孟子正义》,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2册,第28页。
    ④方以智,《东西均·公符》,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4页。
    ①林兆恩,《孟子正义》,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2册,第28—29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0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44页。
    吴应宾,《宗一圣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0册,第460—461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45页。
    吴应宾,《宗一圣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0册,第508—509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9册,第534页。
    ③林兆恩,《论语正义》,见《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1册,第673页。
    ④方以智,《易余·世出世》,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③周勤勤,《方以智“∴”说解析》,见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94页。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总论中》,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11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6页。
    ②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17册,第662—663页。
    ①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17册,第685页。
    ②黄宗羲,《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页。
    ③方以智,《易余小引》,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43页
    ②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中华书局1953年版,第127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41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44页。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44页。
    ③方以智,《药地炮庄·总论下》,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27页。
    ①何晏,《论语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6页。
    洪鼐,《读易索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册,第148—149页。
    方鲲,《易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5册,第561页。
    ①方以智,《东西均·生死格》,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4—125页。
    ②杨炳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62页。
    ③方以智,施闰章,《青原志略》卷三,见于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志汇刊》第三辑第14册,台湾丹青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88页。
    ①张涛,陈修亮,《周易述导读》,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498页。
    ②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05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12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34页。
    ②方以智,《曼寓草》上,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236页。
    ①唐甄,《潜书》,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21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生死格》,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8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78页。
    ②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55页。
    ③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77页。
    ④方以智,《东西均·译诸名》,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1页。
    ①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页。
    董守谕,《读易一钞易余》,丛书集成续编,第2册,第289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59页。
    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13页。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见于《黄宗羲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③方学渐,《心学宗》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2册,第158页。
    ①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91页。
    ③蔡邕,《琴操》,见于《琴操补遗》,丛书集成初编,第1671页册,第1页。
    苏轼,《苏氏易传》,丛书集成初编,第392册,第1页。
    ②方以智,《易余·薪火》,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易余·薪火》,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方以智,《东西均·译诸名》,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4页。
    苏轼,《苏氏易传》,丛书集成初编,第392册,第3—4页。
    ②方以智,《性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蔡邕,《琴操》,丛书集成初编,第1671册,第13页。
    ②皇甫谧,《高士传》,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8页。
    ④方以智,《象环寤记》,见于李学勤点校本《东西均》,中华书局上海印书所1962年版,第156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8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见于《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63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6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 5册,第181页。
    ⑤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45页。
    ⑥张涛、陈修亮,《周易述导读》,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68页。
    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中华书局1953年版,第279页。
    ①倪元璐,《兒易内仪以》卷六,丛书集成初编,第427册,第75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19页。
    ③李觏,《潜书》,见于《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8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4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22页。
    ①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
    邓梦文,《八卦余生》,续修四库全书,第5册,第276页。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94—195页。
    ①钱澄之,《田间易学》,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30—131页。
    ②钱澄之,《田间易学》,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30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65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71页。
    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79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79页。
    ③章太炎,《太炎文录初编》,见于《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96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8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8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19页。
    ⑤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43页。
    ①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24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29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34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38—239页。
    ①何晏,《论语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页。
    ②何晏,《论语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页。
    ③朱熹,《论语集注》,见于《四书五经》,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44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见于《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06页。
    ②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3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49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58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63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68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见于《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32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73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79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84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5页。
    范宁,《春秋榖梁传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页。
    ②章太炎,《春秋左传读》,见于《章太炎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8—99页。
    ③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83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9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03页。
    ②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08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0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12页。
    ④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5页。
    ⑤戴震,《经考附录》卷一,见于《戴震全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9页。
    ⑥郑玄,《礼记注》,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0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见于《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版,第456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18页。
    ③方以智,《东西均·颠倒》,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2页。
    方以智,《东西均·颠倒》,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2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14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23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435页。
    ③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30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35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435页。
    ①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96页。
    ②王弼,《周易注》,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1页。
    ③吴汝纶,《易说》,见于《吴汝纶全集》第二卷,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④司马光,《太玄集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05页。
    ⑤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994年版,第712页。
    ①王畿,《王畿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45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51页。
    ①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98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67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56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30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6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64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68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6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6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73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77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82页。
    ②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04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86页。
    ④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5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87页。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68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90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50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95页。
    ④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68页。
    ⑤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99页。
    ①郭璞,《尔雅注》,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1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③项安世,《周易玩辞》卷九,丛书集成续编,第1册,第608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10页。
    ①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74—275页。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16页。
    ③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20页。
    ④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⑤惠栋,《周易讲义合参》,见于《上海图书馆未刊古籍稿本》,第1册,第140页。
    ⑥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25页。
    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35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30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36灭。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42页。
    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40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47页。
    ③项安世,《周易玩辞》卷九,丛书集成续编,第1册,第622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52页。
    项安世,《周易玩辞》卷九,丛书集成续编,第1册,第634页。
    ②惠栋,《周易讲义合参》,见于《上海图书馆未刊古籍稿本》,第1册,第156页。
    ③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57页。
    朱震,《汉上易卦图》卷上,丛书集成续编·经部,第1册,第250页。
    ⑥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62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67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72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77页。
    ④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24页。
    ⑤章太炎,《太炎文录初编》卷一,见于《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①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27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82页。
    ③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30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88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3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36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8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03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39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09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15页。
    ②司马光,《太玄集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7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79页。
    ①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01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7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22页。
    ②方以智,《易余·三冒五衍》,安徽博物馆抄本。
    李本固,《周易古本全书汇编》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2册,第658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56页。
    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易余·三冒五衍》,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83—84页。
    ②戴震,《经考附录》卷一,见于《戴震全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2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21页。
    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凡例》,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3页。
    ②黄俊,《周易通略》,续修四库全书,第5册,第318页。
    ③王夫之,《周易内传发例》,见于《船山遗书》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①苏溶,《生生篇》,续修四库全书,第10册,第534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所以》,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18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73页。
    ②项安世,《周易玩辞》,丛书集成续编,第1册,第594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73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76—377页。
    ②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5页。
    ①方以智,《易余·知人》,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倪元璐,《兒易外仪》卷二,丛书集成初编,第428册,第14页。
    ①章太炎,《馗书》重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3页。
    ②惠栋,《论语古义》,从书集成续编,第15册,第928—929页。
    朱熹,《论语集注》,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附录《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6页。
    ②袁俊翁,《四书质疑》卷二,丛书集成续编,第15册,第320页。
    ③方以智,施闰章,《青原志略》卷三,见于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志汇刊》第三辑第14册,台湾丹青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83—184页。
    ④方以智,《东西均·玆燚黈》,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7—288页。
    赵岐,《孟子注》,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7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③方以智,《易余·附录》,安徽博物馆抄本。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76页。
    ①钱澄之,《田间文集》,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71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405页。
    ①朱熹,《论语集注》,见于《四书五经》,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
    ②钱澄之,《田间文集》,见于《钱澄之全集》第六卷,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72页。
    章太炎,《菿汉昌言·经言一》,见于《蓟汉三言》,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9—-70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总论中》,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08页。
    方以智,《药地炮庄·总论中》,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08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神迹》,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3页。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291页。
    ②廖平,《知圣续篇》,见于《廖平选集》上册,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229页。
    ③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409页。
    ①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408—409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29页。
    ③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①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②方以智,《易余·世出世》,见于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30页。
    ①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30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31—-232页。
    钱澄之,《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75页。
    ②钱澄之,《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3页。
    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405页。
    ②郭象,《庄子注》,见于《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③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34页。
    ④钱澄之,《庄子内诂》,见于《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①钱澄之,《田间文集》,见于《钱澄之全集》第六卷,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72页。
    ②方以智,《易余·易余小引》,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顾颉刚,《侍养录》,见于《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一卷,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134—135页。
    ②钱澄之,《庄子内诂》,见于《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77页。
    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②方以智,《象环寤记》,见于李学勤点校《东西均》附录,中华书局上海印书所1961年版,第157页。
    ①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411页。
    ①利玛窦,《天主实义》上,续修四库全书,第1296册,第512页。
    ②王阳明,《大学问》,见于《王阳明全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8页。
    ③钱澄之,《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8页。
    方以智,《东西均·象数》,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3页。
    方以智,施闰章,《青原志略》卷三,见于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志汇刊》第三辑第14册,台湾丹青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84页。
    ①方以智,《易余·三冒五衍》,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易余·礼乐》,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82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59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27页。
    ③程颗、程頣,《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30页。
    方以智,《物理小识·藏智于物》,四库全书,第867册,第801页。或参照《曼寓草》下,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291页。
    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页。
    王岱舆,《希真正答》,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65—367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见于《朱子全书》,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08页。
    ①方学渐,《心学宗》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2册,第158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28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象数》,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7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48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页。
    ①方以智,《性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页。
    ①方以智,《性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易余·反对六象十错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东西均·三征》,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页。
    ①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1页。
    ②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83页。
    ①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易余·易余小引》,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郑玄,《礼记注》,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3页。
    ②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81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0—21页。
    ④方以智,《东西均·三征》,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5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7页。
    ②方以智,《易余·三冒五衍》,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易余·体为用本用为体本》,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405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7页。
    王夫之,《周易内传发例》,见于《船山遗书》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②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四库全书,第787册,第763页。
    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四库全书,第787册,第761页。
    ②孔安国,《尚书传》,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9页。
    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四库全书,第787册,第762页。
    方以智,《物理小识》,四库全书,第867册,第760页。
    ②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四库全书,第787册,第761—762页。
    ①方以智,《东西均·消息》,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6页。
    ②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四库全书,第787册,第763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18页。
    ④柯毅霖,《晚明基督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75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0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6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2—533页。
    ②方以智,《易余·绝待并待贯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见于郑万耕点校《毛奇龄易著四种》,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9页。
    何晏,《论语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0页。
    ②孔颖达,《尚书正义》,见于《十三经注疏》,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页。
    ③董守谕,《读易一钞易余》,丛书集成续编,第2册,第307页。
    ④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①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68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325页。
    ①方以智,《易余·三冒五衍》,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易余·太极不落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东西均·三征》,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7页。
    ①方以智,《易余·体为用本用为体本》,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85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85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63页。
    黄畿,《皇极经世书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57册,第431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62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52页。
    方以智,《东西均·反因》,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1页。
    ②嵩泉老人,《周易清言》,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63—64页。
    ①方以智,《易余·绝待并待贯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95页。
    ③杨履泰,《周易倚数录》卷上,丛书集成续编,第4册,第94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79页。
    ②倪元璐,《兒易内仪以》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427册,第2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13页。
    何晏,《论语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6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28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29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38页。
    ①麻衣道者,《麻衣道者正易心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56册,第10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38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43页。
    ①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85页。
    ③苏轼,《苏氏易传》,丛书集成初编,第392册,第33页。
    ①方鲲,《易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5册,第498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61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68页。
    ②李筌,《黄帝阴符经集注》,正统道藏,第3册,第2439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72页。
    ②何晏,《论语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1页
    方以智,《易余·礼乐》,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0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0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8页。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9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07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08页。
    ②唐明邦,《邵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11—312页。
    ①方学渐,《东游纪》,四库未收辑刊·肆辑,第21册,第622—623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77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29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30页。
    方以智,《曼寓草》下,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289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39页。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64页。
    郑玄,《毛诗笺》,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9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68页。
    ②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7页。
    ①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76—377页。
    ②郑玄,《礼记注》,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8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86页。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9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99页。
    何晏,《论语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7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09—410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公符》,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2页。
    ①方以智,《易余·权衡经纬》,安徽博物馆抄本。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2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25页。
    ①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第1994年版,第78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29—430页。
    ①方以智,《药地炮庄》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331页。
    ②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25页。
    ③嵩泉老人,《周易清言》,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方鲲,《易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5册,第476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41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51页。
    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第27页。
    ②赵岐,《孟子注》,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6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61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67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87页。
    ①张仲景,《伤寒论》,见于《中医十大经典全录》,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②李杲,《内外伤辨惑论》,见于《金元四大医学名著集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版,第406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8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08页。
    ②蔡邕,《琴操》,丛书集成初编,第册,第页。
    ①潘天成,《铁庐外集》卷三,四库全书,第1323册,第589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源流》,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4页。
    ③潘天成,《铁庐外集》卷三,四库全书,第1323册,第588页。
    ④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41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见于《三松堂全集》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①方以智,《药地炮庄》,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16—217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象数》,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6页。
    ③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2页。
    ④方以智,《易余·一有无》,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方以智,《东西均·所以》,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16页。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②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③苏轼,《苏氏易传》,丛书集成初编,第392册,第4页。
    ④薛侃,《图书质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册,第720页。
    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5页。
    ②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
    ③吴应宾,《宗一圣论》,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90册,第508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75页。
    ①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29页。
    ②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3页。
    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77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消息》,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2页。
    ①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
    方以智,《易余·知人》,安徽博物馆抄本。
    方以智,《东西均·三征》,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页。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09页。
    ③季本,《易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册,第552页。
    ①方学渐,《心学宗》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2册,第137页。
    ②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7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48页。
    ④方以智,《物理小识》,四库全书第867册,第975页。
    方以智,《曼寓草》下,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291页。
    ①方以智,《物理小识自序》,四库全书,第867册,第742页。
    方以智,《物理小识》,四库全书,第867册,第742页。
    ①方以智,《物理小识》,四库全书,第867册,第745页。
    ②郑万耕,《论“质测”与“通几”之学的本义》,见于《哲学研究》2001年第7期,第40页。
    ①蒋国保,《方以智与明清哲学》,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73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8页。
    蒋国保,《方以智与明清哲学》,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76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52页。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册,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639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70页。
    ②方以智,《物理小识》,四库全书第867册,第801页。
    ①封演,《封氏闻见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杨履泰,《周易倚数录》卷上,丛书集成续编·经部,第4册,第93页。
    ③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页。
    ①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97页。
    方以智,《东西均·全偏》,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46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61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4页。
    ③方以智,《易余·三冒五衍》,安徽博物馆抄本。
    戴望,《论语注》,丛书集成续编·经部,第13册,第979页。
    ②袁甫,《蒙斋中庸讲义》,从书集成续编·经部,第13册,第740页。
    方以智,《易余·资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④唐明邦,《邵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①方以智,《易余·资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黄畿,《皇极经世书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57册,第409页。
    ①方以智,《易余·资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二,见于《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1—-462页。
    ③方以智,《象环寤记》,见于李学勤点校《东西均》,中华书局上海印书所1961年版,第160页。
    ④孔安国,《尚书传》,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5页。
    ①方以智,《易余·三冒五衍》,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06页。
    ③方以智,《易余·资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方以智,《易余·资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见于《嘉兴藏》第34册,第829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64页。
    ②方以智,《易余·中告》,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3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0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0页。
    ①方以智,《东西均·公符》,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9页。
    ②章太炎,《訄书》重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1页。
    ①方以智,《易余·资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东西均·无如何》,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9页。
    ①方以智,《易余·继善》,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易余·资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7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见于《黄宗羲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48—549页。
    ①方以智,施闰章,《青原志略》卷三,见于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志汇刊》第三辑第14册,台湾丹青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82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601页。
    ③方以智,《易余·权衡经纬》,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281页。
    ②方以智,《易余·礼乐》,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易余·礼乐》,安徽博物馆抄本。
    袁燮,《絮斋家塾书钞》卷二,丛书集成续编·经部,第4册,第751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总论下》,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29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11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61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52页。
    ④方学渐,《心学宗》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2册,第189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83页。
    ②程颐,《河南程氏经说·诗解》,见于《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73页。
    ③谭嗣同,《仁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88页。
    ⑤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86—487页。
    ①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28页。
    ②方以智,《易余·权衡经纬》,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①方以智,《易余·法能生道》,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355页。
    ③方以智,《性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29页。
    ①方以智,《性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六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页。
    ①李妙根,《为政尚异论——章士钊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②方以智,《易余·绝待并待贯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钱澄之,《楚辞屈诂》,见于《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①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八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9页。
    ②方以智,《性故》,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稽古堂二集》下,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205页。
    ①方以智,《曼寓草》上,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234页。
    ②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40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2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05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44页。
    ③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267页。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268页。
    ②钱澄之,《庄子内诂》,见于《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02页。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见《黄宗羲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①吴光,《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性质、内容、渊源及其现代意义》,《孔子研究》2009年第2期,第17页。
    ②方以智,《曼寓草》下,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234页。
    ①方以智,《象环寤记》,见于李学勤点校《东西均》,中华书局上海印书所1961年版,第159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33页。
    方以智,《易余·知由》,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吴虞,《秋水集》,吴氏爱智庐民国二年刊行,第30页。
    ③方以智,《易余·世出世》,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方以智,《稽古堂二集》卷下,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216页。
    ②方以智,《易余·资格》,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东西均·公符》,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6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60页。
    ②程颗、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23页。
    方学渐,《东游纪》,四库未收辑刊·肆辑,第21册,第623页。
    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页。
    ②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张君劢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171页。
    ③程颐,《孔颜所好何学论》,见于《二程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77页。
    ④方以智,《药地炮庄·总论下》,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第224页。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②何晏,《论语集解》,见于《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6页。
    ①熊十力,《十力语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页。
    ②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1页。
    ①方以智,《膝寓信笔》,安徽博物馆抄本。
    方以智,《曼寓草》下,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290页。
    ③利玛窦,《天主实义》上,续修四库全书,第1296册,第508页。
    ④方以智,《易余·性命质》,安徽博物馆抄本。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89页。
    ②黄宗羲,《破邪论》,见于《黄宗羲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①舒位,《春秋咏史乐府》卷四十五,丛书集成续编·经部,第13册,第440页。
    ②汤若望,《主制群征》下,续修四库全书,第1296册,第575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95页。
    ④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黄宗羲,《破邪论》,见于《黄宗羲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195页。
    ②崔瑞德、牟复礼主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0页。
    ①方以智,《东西均·三征》,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7页。
    ②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2页
    ①吕楠,《泾野先生周易说翼》,续修四库全书,第5册,第652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62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61页。
    ①方以智,《易余·时义》,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89页。
    ③方以智,《东西均·全偏》,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43页。
    ①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43页。
    ②苏溶,《生生篇》,续修四库全书,第10册,第696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70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7页。
    ②方以智,《易余·时义》,安徽博物馆抄本。
    ③方以智,《东西均·道艺》,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3页。
    ④姚鼐,《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年版,第34页。
    方以智,《易余·知由》,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孔熠,《周易时论合编》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321页。
    方以智,《东西均·译诸名》,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7页。
    ②焦循,《孟子正义》下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6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32页。
    ④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49页。
    ⑤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564页。
    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39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267页。
    ③方以智,《东西均·容遁》,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7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62页。
    方以智,《易余·二虚一实》,安徽博物馆抄本。
    方以智,《东西均·所以》,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1页。
    ②方以智,《东西均·生死格》,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页。
    ①方以智,《易余·附录》,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29页。
    ③方以智,《通雅》,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方以智,《东西均·所以》,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16页。
    ②方以智,《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卷三,嘉兴藏,第34册,第829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7页。
    方以智,施闰章,《青原志略》卷三,见于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志汇刊》第三辑第14册,台湾丹青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85页。
    ①方以智,《易余·礼乐》,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6页。
    ②钱澄之,《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331页。
    ③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493页,
    ④方以智,《东西均·生死格》,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3页。
    ①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于《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②彭迎喜,《方以智与<周易时论合编>考》,中山大学2007年版,第93页。
    方以智,《易余·中告》,安徽博物馆抄本。
    ②方以智,《曼寓草》中,见于《浮山文集前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第263页。
    ①方以智,《东西均·生死格》,见于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8页。
    ②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5册,第186页。
    ③方以智,《易余·二虚一实》,安徽博物馆抄本。
    1.方学渐,《性善绎》,《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本。
    2.方学渐,《东游纪》,四库未收辑刊·肆辑,第21册。
    3.方学渐,《庸言》,《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本。
    4.方学渐,《桐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95册。
    5.方学渐,《心学宗》,四库全书存目存书·子部,第12册。
    6.方学渐,《迩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1册。
    7.方大镇,《田居乙记》,四库全书存目存书·子部,第134册。
    8.方大镇,《宁澹居奏议》,《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本。
    9.方大镇,《宁澹语》,《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本。
    10.方孔炤,《周易时论合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9册。
    12.方以智,《物理小识》,四库全书,第867册。
    13.李学勤点校,《东西均》,中华书局上海印书所1962年版。
    14.庞朴,《东西均注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
    15.方以智,《易余》,安徽博物馆抄本。
    16.方以智,《性故》,安徽博物馆抄本。
    17.庞朴,《一贯问答注释》,见《儒林》第一辑、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06年版。
    18.方以智,《药地炮庄》,续修四库全书,第957册。
    19.方以智,《浮山文集前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
    20.方以智,《浮山文集后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
    21.方以智,《浮山此藏轩别集》,《清史资料》第6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22.方以智,《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3.方以智,《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嘉兴藏本。
    24.方以智,施闰章,《青原志略》,见于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志汇刊》第三辑第14册,台湾丹青图书公司1985年版。
    25.方中德,《古事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3-234册。
    26.方中通,《心学宗续编》,四库全书存目存书·子部,第12册(《心学宗》附)。
    27.方中通,《数度衍》,四库全书,第802册。
    28.方鲲,《易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5册。
    1.《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6年版。
    2.《十三经注疏》,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纬书集成》中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皇甫谧,《高士传》,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汪继培,《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
    6.丘光庭,《兼明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李觏,《易论》,《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8.司马光,《太玄集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9.苏轼,《苏氏易传》,丛书集成初编,第392册。
    10.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项安世,《周易玩辞》,丛书集成续编,第1册。
    12.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四库全书,第20册。
    13.朱震,《汉上易卦图》,丛书集成续编·经部,第1册。
    14.蔡清,《河洛私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6册。
    15.朱升,《周易旁注》,续修四库全书,第4册。
    16.邓梦文,《八卦余生》,续修四库全书,第5册。
    17.黄俊,《周易通略》,续修四库全书,第5册
    18.苏溶,《生生篇》,续修四库全书,第10册
    19.李本固,《周易古本全书汇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2册。
    20.王阳明,《大学问》,见于《王阳明全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1.来知德,《周易集注》,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22.董守谕,《读易一钞易余》,丛书集成续编,第2册。
    23.袁俊翁,《四书质疑》,丛书集成续编,第15册。
    24.王畿,《王畿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25.林兆恩,《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1册。
    26.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17册。
    27.吕楠,《泾野先生周易说翼》,续修四库全书,第5册。
    28.吴应宾,《宗一圣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0册。
    29.倪元璐,《兄易内仪以》,丛书集成初编,第427册。
    30.倪元璐,《兄易外仪》,丛书集成初编,第428册。
    31.洪鼐,《读易索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3册。
    32.黄道周,《易象正》,四库全书,第35册。
    33.唐鹤征,《周易象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10册。
    34.利玛窦,《乾坤体义》,四库全书,第787册。
    35.利玛窦,《天主实义》,续修四库全书,第1296册。
    36.钱澄之,《田间易学》,黄山书社1998年版。
    37.钱澄之,《庄屈合诂》,黄山书社1998年版。
    38.汤若望,《主制群征》,续修四库全书,第1296册。
    39.王夫之《周易内传发例》,《船山遗书》第1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0.智旭,《周易禅解》,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41.唐甄,《潜书》,中华书局1955年版。
    42.黄宗羲,《易学象数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43.黄宗羲,《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44.郑万耕点校,《毛奇龄易著四种》,中华书局2010年版。
    45.王槐嗣,《太极图说论》,续修四库全书,第933册。
    46.李光地,《周易义例》,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47.姚鼐,《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年版。
    48.戴震,《经考附录》,见于《戴震全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9.惠栋,《周易讲义合参》,见于《上海图书馆未刊古籍稿本》,第1册。
    50.惠栋,《论语古义》,丛书集成续编,第15册。
    5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见于《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1997年版。
    52.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
    53.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
    5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55.吴汝纶,《易说》,见于《吴汝纶全集》第二卷,黄山书社2002年版。
    56.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
    57.邵雍,《皇极经世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8.张涛、陈修亮,《周易述导读》,齐鲁书社2007年版。
    59.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中华书局1953年版。
    60.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中华书局1989年版。
    6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62.谭嗣同,《仁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3.章太炎,《太炎文录初编》,见于《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4.章太炎,《馗书》初刻本、重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66.李耀仙编,《廖平选集》,巴蜀书社1998年版。
    67.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68.杨炳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版。
    1.顾颉刚,《侍养录》,见于《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一卷,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2.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3.侯外庐等,《中国思想史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
    4.杨献珍,《我的哲学罪案》,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任道斌,《方以智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7.任道斌,《方以智著述知见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8.庞朴,《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
    9.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10.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张岱年,《张岱年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4年版。
    14.崔瑞德、牟复礼主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蒋国保,《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罗炽,《方以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钱王刚,《方以智传》,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许苏民、萧萐父,《人文精神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许苏民,《顾炎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周可真,《顾炎武年谱》,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周可真,《顾炎武思想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
    23.蒋国保,《方以智与明清哲学》,黄山书社2009年版。
    24.周可真,《顾炎武与中国文化》,黄山书社2009年版。
    25.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钟泰,《中国哲学史》,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张东荪,《思想与社会》,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8.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29.潘雨廷,《易与佛教》,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0.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1.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2.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3.牟宗三,《历史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劳思光,《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35.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
    36.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7.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
    38.张涛、陈修亮,《周易述导读》,齐鲁书社2007年版。
    39.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版。
    40.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1.郭或,《易图讲座》,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42.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43.李妙根编选,《为政尚异论——章士钊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44.吴震,《泰州学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张永堂,《方以智的生平与思想》,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1977年博士论文。
    46.刘娟,《方以智语言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47.李素娓,《方以智<药地炮庄>中儒道思想研究》,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78年硕士论文。
    48.刘元青,《三教归儒—方以智哲学思想的终极价值追求》,武汉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9.梁萍,《评方以智<通雅>对联绵词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50.方书论,《论方以智思想中的科学精神》,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1.齐鹏,《方以智科学观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2.彭战果,《方以智儒、佛、道三教会通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麦奎利,《基督教神学原理》,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7.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9.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1.海因利希·奥特,《上帝》,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2.张世英主编,《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曼斯菲尔德,《男性气概》,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4.拉罗什富科,《箴言集》,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柯毅霖,《晚明基督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方竑,《方密之先生之科学精神及其<物理小识>》,1934年《文艺丛刊》一卷二期。
    2.容肇祖,《方以智和他的思想》,1948年《岭南学报》第九卷第一期。
    3.袁翰青,《三百年前主张文字改革的一位学者——方以智》,《光明日报》,1954年12月22日。
    4.侯外庐,《方以智——中国的百科全书派大哲学家》,《历史研究》1957年第6、7期。
    5.孙振东,《试论方以智思想中等的唯物辩证论观点》,《安徽日报》1961年7月22日。
    6.侯外庐,《方以智<东西均>一书的哲学思想》,《人民日报》1961年8月6日。
    7.侯外庐,《方以智对遗产的批判继承态度》,《光明日报》1961年9月28日。
    8.李学勤,《方以智“公因反因”说的辩证法思想》,《安徽日报》1962年6月16日。
    9.仪真、冒怀辛,《方以智死难事迹考》,载《江淮学刊》1962年第2号。
    10.张德军,《方以智<物理小识>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62年第3期。
    11.陈玉璟,《方以智<响岩>一书的政治思想》,《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3年第1期。
    12.张春波等,《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是矛盾融合论》,《河北日报》1964年9月10日。
    13.姚文伦,《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是什么货色?》,《甘肃师大学报》(人文版),1964年3-4期。
    14.李德永,《<东西均>‘合二而一’命题的剖析》,《江汉学报》1964年第9期。
    15.钟兴祺,《杨献珍为什么要吹捧方以智》,《新疆日报》1964年10月29日。
    16.马数鸣《对方以智哲学思想的再讨论——与侯外庐先生商榷》(上、下),《江淮评论》1965年1-2期。
    17.李慎仪,《<东西均>中合二而一的原意和实质》发表于《哲学研究》1965年第3期。
    18.姜国乾,《读<东西均>札记》,《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3期。
    19.任道斌,《关于方以智的晚年活动——美国余英时教授<方以智晚节考>、<新证>、<新考>读后》,载《清史论丛》第三辑。
    20.冒怀辛,《关于方孔炤<周易时论>的发现》,《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
    2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编《方以智“合二而一”言论选录》,载《中国哲学》第三辑。
    22.金隆德,《关于方以智的宇宙观的辨证》,《中国哲学》第五辑。
    23.任道斌,《方以智简论》,《清史论丛》第4辑,中华书局1982年12月第1版。
    24.任道斌,《方以智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5.蒋国保,《对<方以智科学哲学思想初控>的质疑》,《研究哲学》第十三辑。
    26.李剑雄,《方以智和王夫之》,《中国哲学》第十三辑。
    27.张岱年、陈来,《关于方以智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江淮论坛》1984年第2期。
    28.蒋国保,《方以智<易>学思想散论》收入文集《周易纵横录》(1986年11月)。
    29.唐明邦,《科学家方以智的自然哲学》,《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30.罗炽,《方以智对西学的批判吸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 2期。
    31.蒋国保,《方以智与<周易图象几表>》,《周易研究》1990年第2期。
    32.罗炽,《方以智易学方法论平议》收入文集《大易集成》(1991年2月)。
    33.吕锡琛,《坐集千古之智——论方以智的治学主张和实践》,《船山学刊》,1992年第1期。
    34.何玉德,《再谈王清任是中国近代“脑髓说”的真正创立者——兼评方以智对“脑髓”的认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35.陈卫平,《方以智对中西文化的比较》,载《江淮论坛》,1993年第2期。
    36.庞朴,《黑格尔的先行者——方以智<东西均·三徵>解疏》,《中国文化》第14期(1996年12月)。
    37.关增建,《方以智的无神论思想》,《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8.周勤勤,《方以智集大成思想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9.周勤勤,《方以智“∴说”解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0.姜伯勤,《论方以智“粤难”的性质——兼论曾灿为大汕所作<石濂上人诗序>的文献价值》,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1.刘元青,《方以智的语言哲学思想》,《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2.齐鹏,《方以智科学观解读》,《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3.李波,《论方以智对庄子学说的整合与改造》,《求索》,2009年第7期。
    44.郭金彬,《论“寓通几于质测”——方以智的科学思想》,《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45.宋健,《论道盛弟子对<三子会宗论>的再阐释——以方以智、钱澄之、屈大均为中心》,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6.施保国,《方以智的三教融通论》,《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4期。
    47.刘元青,《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周易研究》,2010年第5期。
    48.程曦,《试论方以智的“三教会通”思想》,《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