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性批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产性批评是指视文本为一个蕴含大量矛盾、含混的多义体,通过阅读和批评,深入到文本内部,发掘文本中没有说出的东西,即从构成文本的话语组织及其不连贯、省略、缺失中主动寻找文本的生产过程。由此,批评的意义在于批评者的“生产”之中。本文主要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阿尔都塞、马谢雷和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詹姆逊的生产性批评思想,着力解决批评中的“生产性”问题。
     第一章,生产性批评的一般问题。生产性批评视文本为一个矛盾体,通过深入到文本内部,积极地改造文本中既定的东西,释放文本没有说出的东西。这样,批评就是生产意义的工作。第一,生产性批评的内涵主要包括生产性、过程性和现实指涉性。生产性批评的“生产”不是物质生产,而是文学阅读和批评中采取类似物质生产的加工行为。这意味着被生产的对象及其生成物之间存在过程性。同时,文学批评要依据文学得以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如果撇开历史语境或超越时代去评价文学,就会带来阐释的隔膜,颠覆文学历史的真相。第二,生产性批评的成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语言到话语的语言学转向导致话语模式在阅读和批评中具有生产意义的强大力量,从而在社会历史和权力层面寻求对批评的创造性理解;二是从文本接受到文本阐释的读者阅读范式转型,强调读者对文本的构建作用;三是从文学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格局新变,使理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作品,而是跨越文学边界,弥漫于各类人文社科领域。由此,生产性批评在语言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的转向之中得到合理说明。
     第二章,结构与生产:阿尔都塞的生产性批评。本部分主要通过对阿尔都塞的生产性批评研究,探讨文本解读如何通过对结构的揭示,使认识成为生产的过程。第一,生产性:结构与意义。在结构主义看来,“结构”产生了现实,文学存在于结构和符号之中,寻找支配表面现象的潜在结构,以结构和符号的解码获取意义才是文学研究的对象,所以“生产性”意指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即结构具有生产性,能产生意义。结构主义开启了生产性批评。第二,阿尔都塞的生产性批评。阿尔都塞成功实现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向哲学领域的转换。从马克思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断裂中,阿尔都塞揭示出深藏于表层文本之下的“总问题”结构。由于总问题以隐性的方式存在着,所以只能通过症候式阅读使其显现,从而认识成为一种生产。这就需要接受者在阅读作品时善于从外部入手窥破文本中潜在的离心结构,觉察到意识形态的幻觉及其深层支配特质,使批评的目的在于生产出不在场的内容。
     第三章,“离心”与生产:马谢雷文学生产论。马谢雷吸收了阿尔都塞结构主义思想,遵循“生产”的逻辑理路,将症候式阅读用于批评实践,其文学生产论开启后结构主义诗学批评。本部分主要围绕文本与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探究马谢雷的文学生产论思想。第一,马谢雷对传统批评的批判。马谢雷文学批评的目的在于构建能“生产知识”的批评模式,即批评是按照一定的生产规律和流程,制作出符合科学化规则的文学“产品”。为此,他清除了传统文学观念中的种种非科学成分和批评术语,包括对反映论、创造论的批判和对阐释性批评的批判。第二,马谢雷生产性批评的构建与实践。一方面,“离心”结构是生产性批评的科学指向。马谢雷提出必须放弃完整性和一致性概念,对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给予特别的关注,这就需要探究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语言进入文本,带来文本内部的断裂,实现文本的内在生产功能,并在这一过程中摒弃批评等同于作品思想的错误观点。在马谢雷看来,由于沉默和缺省,文本从意识形态的中心移开,从而形成文本—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离心是文学生产的必然结果。马谢雷构建的生产性批评显露出三个主要内容:一是批评与生产相结合,一是批评与作品相分离,一是批评要面对文学与哲学的关系。第三,马谢雷关于文本与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分析导致了文本的“复数形式”,所谓“生产性”即指话语对文本的重构,即话语产生了第二文本,呈现出鲜明的后结构主义倾向。当然,马谢雷的生产思想主要是指文学如何实现对意识形态的加工变形,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形式主义倾向及其对社会性建构因素的忽略,这一点由伊格尔顿加以修正。
     第四章,“形式的政治”与生产: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论。本章主要从伊格尔顿的文本“形式—政治”批评入手,探究其意识形态生产论思想。第一,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伊格尔顿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形式观,在文学生产和意识形态之间建立起一种辩证关系,既批判了形式主义强化形式、远离政治的批评观,又批判了庸俗社会学弱化形式,从文本中直接寻找意识形态的内容的做法,正确处理了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第二,形式的政治批评。伊格尔顿沿着马谢雷提出的问题继续思考,深入揭示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的复杂关系,将形式的考察与意识形态的内容联系起来,尤其关注形式与意识形态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形式—政治”批评模式。在文本与意识形态方面,伊格尔顿区分出文学生产结构中的六个要素,提出批评的任务就是揭示出文本意识形态的生产模式,实现对阿尔都塞、马谢雷观点的继承和修正。在形式的政治批评实践方面,伊格尔顿主要探究:一是意识形态的内容如何通过形式要素进入文本,构成文本的生产,一是文学形式是如何实现对意识形态的重构,发挥形式建构功能和积极意义。其“形式的政治”并非单纯的语言技巧和形式结构,而是指文本化了的社会历史现实,此即生产性的内核。
     第五章,“政治无意识”与生产:詹姆逊的文本阐释论。如果说伊格尔顿致力于发掘文本外部要素通过何种渠道投射到文本内部,实现诸种意识形态的生产,詹姆逊则在文本内部实现文本的阐释目标。在继承阿尔都塞等理论基础上,詹姆逊将文本阐释与意识形态、历史政治联系起来,强调文本生产是对社会矛盾的想象性或象征性解决行为,阐释就在于揭示“政治无意识”的运行机制、遏制策略和被意识形态压抑的社会矛盾、历史真实与政治欲望,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批评策略。第一,形式的辩证批评。詹姆逊在批判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带来的“语言的牢笼”基础上,就文本形式和意识形态、社会历史意蕴的复杂关系,提出形式的辩证批评,观照文学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辩证观念,折射出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为此,阐释所追求的是文本形式、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内容。第二,文本阐释与意识形态。文学阐释的目的在于通过追寻文本背后的深意,达到对文本新的理解。在詹姆逊看来,阐释作为强有力的“重写”,是根据特定的主导符码对具有深度模式的文本进行重新发掘的结果。任何批评都应通过符码转换,将历史纳入自己的研究语境之中,所以生产性即指符码与历史的关系。依此,詹姆逊提出批评家的任务就在于发现文本叙事因素中隐匿的“政治无意识”。詹姆逊以文本阐释的“三个同心框架”策略为例探究文本阐释的意识形态模式,揭示文本蕴含的社会象征性行为,显示批评是一种生产。当然,詹姆逊和伊格尔顿在批评的理路、重点方面也形成各自特色。
     第六章,走向反思性的生产性批评。本部分主要基于当代哲学和人文思潮进入所谓“后理论时代”,面对文化扩散的逻辑事实,提出生产性批评要对自身的功能进行反思。第一,意识形态的反思。在后理论时代,意识形态被替换为效用、技术和各种话语,文学自身的惯例、规则、图式遭遇解构。第二,文学存在方式的反思。文学性像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一切的历史叙事、哲学观念、神学故事无不打上文学的语言情结。为此,需要重新认识文学和意识形态、文学生产和文化生产等相关问题,促使文学生产在文化理论视域中及时调整研究对象和范围,在发挥对现实政治批判的同时,正视后理论视域中文学批评功能的变化。第三,生产性批评的反思。通过对比解构主义和文学生产,探究二者在形式、审美和政治批评上的差异性,进而提出一方面,要规避文学批评中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的扩大化;另一方面,关注文学的审美性具有的意识形态力量,在文学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之间保持必要的适度张力,寻求其中最大公约数,是避免批评滑向极端化、单一化的有效策略。
     由此,结构—意义、话语—文本(互文本)、形式—政治、符码—历史成为贯穿生产性批评的内核,成为阿尔都塞、马谢雷、伊格尔顿和詹姆逊等四位批评家孜孜以求的文学生产模式。这一发展模式也符合当代文学批评从文本批评向文化批评、从形式到政治和历史的“向外转”趋势。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refers to the text as a polysemous body co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contradictions, ambiguit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 deep into the text through reading and criticism. That is, to seek fo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text from its discourse organization, incoherence, ellipsis or absence of words. Therefore, the significance of criticism embodied by the "production" of the critics.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thoughts on the production of criticism of Western Marxist critics Althusser and Macherey and New Marxist critics Eagleton and Jameson in an effort to research the "production" of criticism.
     The first chapter deals with the general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views the text as a contradiction and uncovers the things left unsaid in the text through going deep into the text and positively transforming the established things in the text. So, criticism is a job of production. First, the connotation of productive criticism mainly includ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The "production" is not a material production, processing behavior similar material production but literature reading and criticism. This implies the existence of process between object and products p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literary criticism depends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literature, if we ignor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r beyond the times to evaluate the literature, we will bring the inteipretation of the diaphragm or subversion of literary history. Second, the cause of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mainl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one is from the language to the discourse of the linguistic turn lead to powerful discourse pattern with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in the reading and criticism, so as to seek creative understanding of criticism in the social history and power level; another is from text to text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aders'reading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emphasizing the reader to the 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third one is from the new research pattern change of literature theory and the theory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a single work, but cross the boundary of literature, diffuse in various areas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us,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is reasonably interpreted in the reception aesthetics, cultural studies and linguistics.
     The second chapter is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of Althusser. This part mainly explores how the text interpretation becomes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by the structure exposure and revealing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of Althusser. First, production:structure and meaning. In the view of structuralism,"structure" produces a reality, literature exists in the structure and symbol, looking for potential structure dominated surface phenomena, the decoding structure and symbols acquire meaning is the object of literary studies,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e" means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namely the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can produce significance. Structuralism opened production criticism. Second, the production of Althusser's criticism. Althusser succeeded Marx's "art p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domain conversion. From the fracture Marx science and ideology, Althusser reveals the deep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text under the "general question" structure.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hidden ways, so the symptomatic reading makes it appear and become a production. This requires the recipient to read the works at starting from the outside into the centrifugal structure and be aware of the illusion and the deep ideology trait to produce the absent content.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centrifugal'" and production:Macherey production theory of Literary. Macherey absorbed Althusser's structuralist ideas, follow the logic of "production", the symptomatic reading for the practice of criticism, the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after opening the structuralist poetics criticism. This part mainly focus on the text and the ideology of "centrifugal" structure, explore Macherey's literary production theory. First,Macherey's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criticism. Macherey's literary criticism is to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of criticism, the criticism is to borrow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production rules and procedures, make accord with the scientific rules of literature "products". To this end, he cleared the conception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a variety of non scientific elements and critical terms,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reflection, creation and the criticism of the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riticism. Seco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e of Macherey production of criticism. On the one hand, the "centrifugal" structure is the production of critical scientific orientation. Macherey proposed that must give up the integrity and consistency of concept, incomplete and unfinished given special attention, it needs to explore how ideology into the text by means of language, text bring fracture internal, internal production function realization of the text, and abandon the criticism is equivalent to the wrong view of works in this process. In the eyes of Macherey, owing to the silence and the default, the text is removed from the ideology of the center, thus forming a text-ideology "centrifugal" structure, centrifug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literature production. Accordingly, production of Macherey built criticism reveals two elements:one is criticism combined with production, one is the criticism and works of phase separation, on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Third, Macherey's text and ideology of the centrifugal structure analysis leads to the plural form of the text, the so-called "productive" refers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of the text, which produce second text words, showing a distinct tendency of structuralism. Of course, Macherey's production thought mainly refers to how to realize the processing of literature ideology deformation, reflect the tendency of formalism and neglec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factors which has been corrected by Eaglet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devoted to "formal politics" and production:Eagleton's theory of ideology produc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from "formal polities", explores the theory of ideology production. First, the literary form and ideology. Eagleton learned from the western Marx's concept of literary forms, establish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not only criticized the formalism enhancement pattern, far away from the political criticism, and criticism of vulgar sociology weakened form, directly to find the content of ideology from the text approach,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ry form and ideology. Second, the formal politics criticism. Eagleton along Macherey's questions to think, to reveal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literary forms, will examine and ideological form content link,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ideology and production, forming a unique "formal politics criticism mode". The text and ideology, six elements of literature production structure to distinguish Eagleton, criticized the task is to reveal the ideology of the text mode of production,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revisionist view of Althusser and Macherey. Criticism in the form of politics, Eagleton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content:one is how to form elements into the text, a text production, is a literary form is how to realize the re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structure function and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play. The "formal politics" is not only a language skills and formal structure, but refers to the text of the social historical reality, this is the kernel of the production.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political un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duction:Jameson's theory of text interpretation. If Eagleton is committed to exploring the text external factors through internal channels which project into the text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of ideology, James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in the text 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internal. In the succession of Althusser on the basis of theory, Jameson will connect explanation to ideology history, politics, emphasized text production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magination or symbolic solution behavior, interpretation is to discover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ess" operation mechanism, containment strategy and ideological oppression social contradictions,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desire, thus forming a new criticism strategies. First, the dialectical criticism of form. Jameson criticized the formalism, structuralism brings "language trap" basis, o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and ideology, social and historical meaning, the dialectical view, mut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iterary form and content and the dialectical concept, reflects the works produced by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Therefo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is the pursuit of form behind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history". Second, the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ideology.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aims to pursue the text the meaning behind it, the new text understanding. In Jameson's view, interpretation as a powerful "Rewriting" according to a specific leading code to text with depth model re excavation results. Any criticism should be through the code conversion, the history of their own into the context, so the production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 codes and history. So, Jameson put forward the task of critics is to find hidden text narrative factors of "political unconsciousness". Jameson explored the ideological mode of text interpretation to reveal the text contains social symbolic behavior from the "three concentric circles" strategy. So, the criticism is a kind of production. Of course, Jameson and Eagleton mainly have also form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riticism theory.
     The sixth chapter is on reflective trends of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This part involves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s need for their function of reflection based on the fact that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nd humanistic thoughts has come into the so-called "post theoretic era", facing the logic fact of cultural diffusion. First, the ideological reflection. In the post theoretic era, ideology is replaced by the utility, and various discourse, literary conventions, rules, schema encountered deconstruction. Second, the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existence mode. Literariness as a kind of invisible strength, so that all the narrative of history, philosophy, theology, the story is a literary language complex. Therefore,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issues of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promotes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timely adjustment of the object of study in the culture theory and scope, in the play to realistic political criticism at the same time, face theory Chinese changes after tasting energy group. Third, reflecting on production criticism. By comparing the deconstructive criticism and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differences in form, aesthetic and political criticism of the inquiry, two and puts forward, on the one hand, to avoid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n political, ideological expansion; on the other h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 literature has the consciousness power, maintain an appropriate tension necessary in the aesthetic of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politics, seeking the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is to avoid criticism,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extreme, simplification.
     Thus,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discourse and text (intertextuality), form and politics, code and history become the kernel of the production criticism and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mode which the four critics:Althusser, Macherey, Eagleton and Jameson have diligently strived after. This development model also conforms to the "outward" trend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extual criticism to cultural criticism and from the form to the politics and history.
引文
① 刘晓南:《第四种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②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4页。
    ① 蒋原伦,潘凯雄:《文学批评与文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② 英国学者凯瑟琳·贝尔西基于罗兰·巴特等对两类读者(被动消费者和意义生产者)的区分,认为批评有“消费性”和“生产性”之分,消费性批评是将作品看作作者主体性的自发流露,读者成为被动消费的对象;生产性批评则将作品看作由读者去生产意义的客体,即作品足读者建构的结果。参见[英]凯瑟琳·贝尔西:《批评的实践》,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133、155-160页。
    ③ [加拿大]马克·昂热诺等主编:《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埋论综论》,史忠义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3页。
    ①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打情诗人·序》,张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页。
    ② [英]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①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148页。
    ② [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③ 关于詹姆逊(Jameson)的中译名,目前国内有詹姆逊、杰姆逊、詹明信等译法,除引用外,本文统一称詹姆逊。
    ④ 关于阿尔都塞(Althusser)的中译名,目前国内有阿尔都塞、阿尔杜塞、阿尔修塞等译法,除引用外,本文统一称阿尔都塞。
    ⑤ 关于马谢雷(Macherey)的中译名,目前国内有马谢雷、马舍雷、马歇雷等译法,除引用外,本文统一称马谢雷
    ⑥ 关于罗兰·巴特(Barthes)的中译名,目前国内有罗兰·巴特、罗兰·巴尔特等译法,除引用外,本文统一称罗兰·巴特。
    ②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①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微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②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6页。
    ① 胡亚敏:《论当今文学批计的功能>,<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
    ② 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③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6页。
    ① 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国外文学》2001年第4期。
    ② [德]瑙曼等:《作品、文学史与读者》,范大灿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394页。
    ① [法]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②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7.
    ③ [英]凯瑟琳·贝尔西:《批评的实践》,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157页。
    ① 朱立元主编:《当代两方文艺理论》(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页。
    ①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24页。
    ②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68.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页。
    ④ [法]吉尔·德勒兹:《批评与临床》,刘云虹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① [法]伊莎贝拉·伽霍尔:《德勒兹、马克思与革命:如何理解“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夏莹译,《江海学刊》2010年第5期。
    ②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20页。
    ① [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② [加拿大]马克·昂热诺等主编:《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史忠义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页。
    ① [加拿大]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②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① [英]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导言》,渠东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刘艳茹:《本维尼斯特与语言学的话语转向》,《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12期。
    ③ [法]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王东亮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12页。
    ④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① [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② 陈永国:《文学批评中的结构、解构与话语》,《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③ [法国]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7页。
    ④ [法国]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兰联书店2003年版,第53页。
    ① 严锋:《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② 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③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导言》,徐亮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8页。
    ④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导言》,徐亮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① [德]加布里埃·施瓦布:《文学、权力与主体》,陶缘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
    ②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① 转自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南开大学2010届博士论文,第193页。
    ② 转自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南开大学2010届博士论文,第196页。
    ③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掌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6页
    ④ [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页。
    ① [法]狄德罗:《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匡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
    ② 章安祺编:《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76页。
    ① [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① [法]罗兰·巴尔特:《文艺批评文集》,怀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7页。
    ② [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① [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① 姚文放:《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晚近文学理论变局的深层机理探究》,《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② 转自刘晓南:《第四种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③ 周宪:《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④ [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②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③ [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④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微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7页。
    ② [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③ [美]文森特·B·利奇:《理论的终结》,王晓群译,《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7期。
    ④ [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⑤ [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① 汀正龙:《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多重内涵、当代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②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② [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③ [美]保罗·德曼:《对理论的抵制》,李自修译,载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
    ① 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② [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③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陆晓禾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年版,第47-48页。
    ①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② [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① 陈永国:《文学批评中的结构、解构与话语》,《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② [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③ [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① 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② [苏]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
    ①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9页。
    ② [日]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朱建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③ [法]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 [法]阿尔都寨,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② [日]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朱建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① [法]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① [法]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② [日]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日建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① [法]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② [法]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① [法]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②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侯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③ 涂亚峰:《论“症候阅读法”的文化批判品性》,《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期,第308页。
    ①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9页。
    ② [日]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日建利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①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9页。
    ②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2-203页。
    ③ [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④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5页。
    ⑤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①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20-521页。
    ①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23页。
    ②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33页。
    ③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④ [斯洛文尼亚j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99页。
    ②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99页。
    ①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01页。
    ②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68.
    ②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 [美]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9页
    1 Pierre Macherey.A theory'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76.
    2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76-77.
    ③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①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微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6页。
    ②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78.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歇雷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戴侃译,《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①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② [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③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①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133.
    ②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85.
    ③ 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7页。
    ①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3-4.
    ② [法]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歇雷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戴侃译,《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② [法]皮埃尔·马舍雷:《文学在思考什么?》,张璐,张新木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① [法]皮埃尔·马舍雷:《文学在思考什么?》,张璐,张新木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00页。
    ② [法]皮埃尔·马舍雷:《文学在思考什么?》,张璐,张新木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03页。
    ③ 吴岳添:《文学哲学:文学与哲学的融合》,载[法]皮埃尔·马舍雷:《文学在思考什么?》,张璐,张新木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①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35页。
    ① 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②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版,第612页。
    ③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版,第639页。
    ④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版,第631页。
    ⑤ Pierre Macherev.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p7.
    ① [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①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版,第617页。
    ② 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前言》,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①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版,第629页。
    ②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版,第633页。
    ①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版,第630页。
    ② 罗婷:《论克半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国外文学》2001年第4期。
    ① [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② [法]雅克·德里达:《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嬉戏》,盛宁译,载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③ [美]希利斯·米勒:《作为寄主的批评家》,老安译,盛宁校,载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扳社1991年版,第162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① [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序言》,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③ [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等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④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8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歇雷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戴侃译,《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7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0页。
    ②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③ [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①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页。
    ③ 李敬泽:《中国文学为什么缺乏力量?》《人民日报》2010年6月27日。
    ④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② Terry Eagleton. 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Verso,1976.44-45.
    ③ Terry Eagleton. 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Verso,1976.48.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22页。
    ② Terry Eagleton.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Verso,1976.55.
    ① Terry Eagleton. 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Theory. London:Verso.1976.54.
    ② Terry Eagleton. 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Verso.1976.60
    ③ Terry Eagleton. 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Verso.1976.64.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10页。
    ①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②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④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0页。
    ③ [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① 巴巴拉·哈洛:《赛义德、文化政治批评理论——伊格尔顿访谈》,吴格非译,《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8期。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4-45页。
    ① 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②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3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④ [英j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本·意识形态·现实主义》,张冲译,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本·意识形态·现实主义》,张冲译,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33页。
    ③ 李晋:《“结构化”文学阅读策略——评伊格尔顿的<文学事件>》,《外国文学》2013年第2期。
    ④ 汤拥华:《伊格尔顿:作为“事件”的文学——从<理论之后>到<文学事件>》,《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① [英]大卫·戴奇斯:《一条无形的脐带:批评与文化》,吉云峰译,《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2期。
    ② 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①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序言》,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②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序言》,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③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序言》,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① [美]詹姆逊:《元评论》,见王逢振主编:《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①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165页。
    ②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③ [美]詹姆逊:《元评论》,见王逢振主编:《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④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①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页。
    ② [美]詹姆逊:《元评论》,见王逢振主编:《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前言》,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③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5-36页。
    ① 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② 王逢振主编:《新马克思主义》(《詹姆逊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③ 王逢振主编:《新马克思主义》(《詹姆逊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① [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②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6-147页。
    ③ [美]詹姆逊:《元评论》,见王逢振主编:《批评理论和叙事闸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②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水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①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②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水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③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7页。
    ④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水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① [美]詹姆逊:《元评论》,见王逢振主编:《批评理论和叙事闸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 杨建刚:《马克思主义对形式主义的吸收和借览》http://www.docin.com/p-608094576.html.
    ③ 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①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9-280页。
    ②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245页。
    ①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② 张燕梅:《文本: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法——詹姆逊的文化阐释观念》,《文艺争鸣》2013年第6戎。
    ①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8页。
    ②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③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①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页。
    ②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① [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①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② Terry Eagleton. Ideol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Verso.1991.p.3.
    ② [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3页。
    ①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洋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②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① [荷兰]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51、36页。
    ②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0页。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页。
    ① [波]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2页。
    ②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③ 在这方面,韦勒克虽看到了文学与社会外部的联系,一再为自己坚持的历史性辩解,但他对作品内部结构的偏爱却是不容否定的。至晚年,韦勒克在《文学史的没落》中坦诚,自己过去的文学进化观是一种“幻象”。参见刘象愚:《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代译序),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 [美]保罗·德曼:《对理论的抵制》,李自修译,载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215页。
    ② 姚文放:《“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③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性》,载马克·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史忠义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①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② [法]来歇尔·福柯:《作者是什么?》,逢真译,载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48页。
    ③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④ 赵文:《“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局限》,《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⑤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35页。
    ① 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①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7页。
    ② [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③ [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④ 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① [美]乔纳森·卡勒:《保罗·德·曼对文学批评与理论的页献》,载[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368页。
    ② [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5页。
    ③ [美]希利斯·米勒:《作为寄主的批评家》,老安译,盛宁校,载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
    年版,第162页。
    ① [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何偑群译,包亚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② [关]希利斯·米勒:《永远的修辞性阅读——关于解构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访谈对话》,金惠敏译,《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③ [美]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在今天的功能》,载[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①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序言》,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②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本·意识形态·现实主义》,张冲译,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25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98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页。
    ① 董希文:《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文本观之异同》,《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② [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① [荷兰]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②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 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① 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② [英]佩毕·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Terry Eagleton. 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Verso, 1976.
    Terry Eagleton.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From the Spectator to Post-stucturalism,London: Verso,1984.
    Terry Eagleton. Ideol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Verso.1991.
    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8.
    Theodor Adorno,etc.Aesthetics and Politics, London:Verso,2007.
    Douglas Kellner. Postmodernism,Jameson,Critique,Washington.D.C:Maisonneuve Press,1989.
    Douglas Kellner and Sean Homer.Fredric Jameson:a critical reader.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
    Elliott.Althusser:A Critical Reader,Oxford:Blackwell,1994.
    Fredric Jameson.The Ideologies of Theory:Essays 1971-1986,Volume 1:Situations of
    Theory,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
    Fredric Jameson.The Ideologies of Theory:Essays 1971-1986,Volume 2:The Syntax of
    History,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王逢振主编:《新马克思主义》(《詹姆逊文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逢振主编:《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詹姆逊文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皮埃尔·马舍雷:《文学在思考什么?》,张璐,张新木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陆晓禾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随笔选》,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罗兰·巴尔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今村仁司:《认识论的断裂》,牛建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何佩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罗里·赖安,苏珊·范·齐尔:《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李敏儒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吉尔·德勒兹:《批评与临床》,刘云虹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版。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晓南:《第四种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温恕:《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姚文放:《文化政治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姚文放:《说“是”谈“非”论“去”——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姚文放:《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晚近文学理论变局的深层机理探究》, 《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董希文:《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文本观之异同》,《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赵炎秋:《生产与消费:文学批评中的两种倾向》,《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