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孝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唐代是中国孝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孝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唐代社会状况入手,全方位、多视角地对唐代孝文化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认识,有益于深化对唐代社会历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解决当前社会道德缺失、家庭矛盾突显、代际关系紧张、养老问题突出等社会现实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唐代的孝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了唐代孝文化发达的原因,唐代孝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唐代孝文化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关系。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各部分要点如下:
     第一章主要是对学术史的回顾。近百年来,海内外学者曾对唐代的孝道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并产出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或论唐代孝道,或论唐代孝治,或论唐代的忠孝关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启发。但总的看来,成果数量不多,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唐代孝文化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加大唐代孝文化研究的力度。
     第二章探讨唐代孝文化的渊源。唐代孝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西周的“尊祖敬宗”即带有浓厚的孝文化的色彩。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立了一整套孝文化的理论。汉代奉行“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使孝道政治化和神学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孝亲先于忠君、生孝重于死孝等孝道观。所有这些,都成为唐代孝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三章具体研究唐代政治与孝文化的关系。唐代继承“以孝治天下”的传统,将孝纳入唐代文教体制当中,推行崇圣尊儒的政策,在政治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提倡孝道的教化作用。这种情况在唐代的教育制度、选官用人制度、褒奖孝行政策、尊老养老政策、礼仪制度、法律制度中都有充分的表现。说明孝文化在唐代政治生活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第四章研究唐代经济与孝文化的关系。在唐代,孝文化不仅保障了小农家庭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而且在促进农业技术的传播和劳动力的生产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唐代推行孝道实践的经济政策,孝文化与唐代家庭财产的管理,以及孝文化与唐代财政的关系来看,孝文化与唐代经济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有利于孝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则是一把双刃剑,祭祀、丧葬等方面的过度开支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第五章研究唐代文化与孝文化的关系。孝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渗透到唐代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资料显示孝文化与唐代宗教、文学、史学、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医学等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孝文化促进了唐代各个文化因子的发展,而各种文化因素的创新反过来又丰富了唐代孝文化的内容。
     第六章研究唐代社会与孝文化的关系。唐代孝文化深入到唐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唐人的衣食住行、家庭生活、节日习俗以及社会风气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唐代社会呈现出许多体现孝文化的风尚。注重厚葬、行第和谱牒就是这种风尚的体现。
     第七章研究唐代的孝道观和孝文化的特征。唐人遵行了儒家孝道伦理的基本内涵,但不同阶层对孝道理解存在差异。出于皇权统治的需要,唐代帝王要求官僚士大夫和普通民众做到忠孝统一、忠先于孝。而士大夫往往强调忠孝不可兼得,普通民众则以“善事父母”做为行孝的准则。从大量资料来看,唐代孝文化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开放性、包容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征。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但总的来讲是由唐朝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第八章论述唐代孝文化的地位及影响。唐代孝文化是中国中古盛世孝文化的代表,它对唐代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又全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唐人思想道德和文化的引领,对唐代政治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指导,以及对唐代社会秩序的维护。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孝文化对同时代的新罗和日本等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唐代的孝文化又被宋代所继承,成为宋代及其以后各代孝文化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唐代孝文化在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首次对唐代孝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唐代孝文化的特征首次进行了概括,并分析了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对孝文化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对唐代孝文化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深化唐代孝文化的研究作出了新努力。在孝文化的研究方法上,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全方位对孝文化进行探讨,并选取一个时代进行具体分析,开拓了孝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总之,本文对唐代孝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可供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参考。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ilial piety is considered the attrib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a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filial piety, in which filial culture has very rich and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Starting from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Tang Dynasty, a round and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to the study of Tang Dynasty filial piety culture helps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which is good for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f social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It also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he current social morals flaw, family conflicts, intergenerational tensions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using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his paper studied Tang Dynasty's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ocusing on the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ason of filial piety developed well in Tang Dynasty,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and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The full text altogether divides into eight parts, and the main points of each part are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a review of academic history. In recent centurie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conducted researches to filial piety of Tang Dynasty and related issues, and have delivered some achievements. The researches studied Tang Dynasty's filial piety, or governing with filial piety of Tang Dynasty, 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of Tang Dynasty. Many of them have some inspiration. But overall, the results of the small number of studies focused on different. There are also quit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study on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It may be traced back to pre-Qin era. "Respect for the ancestor"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namely had the strong filial piety cultur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nfucianism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established the whole set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theory. In Han Dynasty, "governing world by the filial piety" was carried out, which made the filial piety politicization and the theology. In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viewpoints of "filial pie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loyalty to the king" and "filial piety is more important when parents are alive than doing lots of things after their death" were formed. All these have becom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Chapter three specifically researches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inherited the "governing world by the filial piety" and introduced filial piety into its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every aspect of political life, the role of filial piety was advocated. In Tang Dynasty, filial piety could be found in education system, the election officer personnel system, praise piety policy, the policy providing for the aged, ceremonial system and legal system. All of these explained that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has the formidable influence in Tang Dynasty political life.
     Chapter four studies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Tang Dynasty's economy. In the Tang Dynasty, filial piety culture had not only safeguarded the unity of farmer families and society's stability, moreover it played the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s dissemination. Looking from Tang Dynasty carrying out filial piety practice's economic policy,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Tang Dynasty family asset's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the Tang Dynasty finance,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Tang Dynasty economic relationships were connected very close. This kind of relation was advantageo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but to the social economy i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because excessive expenditures on sacrificial offering and funeral could bring the heavy burd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Chapter five researches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Tang Dynasty culture. As the ideology, filial piety culture seeps into each domain of Tang Dynasty culture life. The material demonstrates that filial piety culture is related to religion, literature, history, art (including music, dance, drawing, sculpture, building, calligraphy and so on) and medicine of Tang Dynasty. Filial piety cultur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culture factor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innovation of each cultural element in turn enriched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Chapter six studies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the society of Tang Dynasty. In Tang Dynasty, filial piety culture penetrated into every aspects of people's social life, and had certain influence to people's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family life, holiday customs as well as the social conven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Tang Dynasty society presented many fashion reflecting filial piety culture. Emphasis on elaborate funerals and genealogy and row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is fashion.
     Chapter seven studies the filial duty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attribute of Tang Dynasty's filial piety culture. The people of Tang Dynasty followed the basic meaning of Confucian ethics of filial piety, but different social stratums hol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to the filial piety. To maintain the rule, the king of Tang Dynasty requested the bureaucrat and the ordinary populace achieve the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uniformity. Scholar-officials stressed that cannot have both the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and the ordinary populace did take "treat parents well" as the good filial piety criterion.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uccession, innovation, openness, tolerance, gradualness and the regional. The formation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has many kinds of reasons, but generally are decided by Tang Dynasty's society historic condition.
     Chapter eight discusses the status and the influence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Chinese medieval times. It had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impact on Tang Dynasty society. This kind of influence is mainly for guide on Chinese moral and culture, politics practice and social life i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maintenance of Tang Dynasty social order. It is noteworthy that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also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surrounding countries such as Silla and Japan. Afterward,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was inherited by Song Dynasty and became the foundation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Song Dynasty and the later dynasties. In this sense,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played a role of linking the preceding with the follow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 filial piety culture.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e article conducted the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for the fest time, particularly summarized characteristics of Tang Dynasty's filial piety culture, analyzed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which it forme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Tang Dynasty'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and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its status and the influence, thus made the new endeavor to deepened research on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For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article discussed filial piety culture from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and so on, and selected one era to carry on the concrete study, which developed a new vision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research. In brief, the article conducte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and proposed some opinions for experts, scholars and relevant parties.
引文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307页。
    ③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第31页。
    ④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7页。
    ①陈独秀:《复辟与尊孔》,载《新青年》第3卷6号。吴虞:《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载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浙江人民出版,1982年。
    ②胡适:《我的儿子》,每周评论,1919年8月3日,第33号。
    ③贺麟:《文化与人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1-61页。
    ④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孝经>大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⑤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孝经>大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1页。
    ⑥罗义俊编:《理性与生命一当代新儒家之萃》,上海书店,1994年,第522523页。
    ⑦罗义俊编:《理性与生命一当代新儒家之萃》,上海书店,1994年,第513页。
    ⑧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2004年,第132-164页。
    ①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
    ③宁业高:《中国孝文化漫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④魏英敏:《孝与家庭伦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⑤宫晓卫:《孝经·人伦之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⑥王玉德:《孝·中国家政理念评议》,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⑦何世明:《从基督教看中国孝道》,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⑧谢宝耿:《中国孝道精华》,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⑨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⑩万本根编:《中国孝道文化》,巴蜀书社,2001年。
    11吴锋:《中国传统孝观念的传承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
    13朱岚:《中国孝道七讲》,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①牛志平:《试论唐代的孝道》,《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
    ②黄修明:《孝文化与唐代社会政治》,《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③陈萍萍:《唐玄宗御注《孝经》始末》,《台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5期。
    ①陈一风:《论唐玄宗注<孝经>的原因》,《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②商爱玲:《唐玄宗以孝驭官动因及实践探析》,《北方论丛》,2007年第2期。
    ③王先进:《论唐代的家庭养老》,《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④刘兴云:《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⑤王福星:《唐朝尊养平民老人问题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8年。
    ⑥中国唐史研究会:《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53页。
    ⑦尚爱玲:《<唐律>中的孝治思想》,《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⑧任映艳:《从<唐律疏议>看中国古代的孝亲思想》,《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⑨胡戟等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⑩陈倩《论唐承隋制中的“孝治”政策》,《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第247页。
    ②朱海:《唐代忠孝问题探讨——以官僚士大夫阶层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③朱海:《唐代忠、孝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2年。
    ④王燕平:《唐代忠孝问题探讨——特别以孝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⑤谭思健:《论唐代行孝与崇孝之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⑥王燕平:《唐代孝行初探——皇族之孝》,《长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⑦王燕平:《唐代官民孝行为初探》,《学习月刊》,2007年第10期。
    ⑧蔡镕津:《唐代知识分子的孝及其原因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⑨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来割股疗亲的社会史初探》,《新史学》,1995年第1期。
    ⑩于赓哲:《割股奉亲缘起的社会背景考察——以唐代为中心》,《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11参见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①罗小红:《再论唐代的夺情起复制度》,《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②孙修身:《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
    ③李传军,金霞:《父母恩重经与唐代孝文化——兼谈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通儒”与“济俗”现象》,《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
    ④黄小石:《净明道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
    ⑤参见孙亦平:《论杜光庭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
    ⑥赵楠:《论<咏孝经十八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⑦赵小华:《唐人的孝亲观念与孝亲诗》,《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⑧参见俞晓红:《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伦理观》,《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⑨参见胡戟等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65-896页。
    ⑩雷巧玲:《唐人的居住方式与孝悌之道》,《陕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①马继云:《孝的观念与唐代家庭》,《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②赵和平:《唐人节日略说》,《百科知识》,1986年第1期。
    ③傅乐成:《唐人的生活》,收入《汉唐史论集》,联经出版公司,1977年。
    ④史仲文等编:《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张泽咸:《唐代的节日》,《文史》,第37辑,1993年。
    ⑥夏继军:《祭拜·教化·娱乐——唐代节日社会功能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7年。
    ⑦牛志平:《唐代婚丧》,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⑧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中华书局,2004年。
    ⑨李斌城等编:《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页。
    ②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9页。
    ③赵国华:《生殖祟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91页。
    ④见顾颉刚:《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①宋金兰:《汉字与文化》,首都师大山版社,1996年,第56页。
    ②王祥龄:《中国古代崇祖敬天思想》,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第71页。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2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34页。
    ④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96页。
    ⑤钱穆:《中国文化导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第51页。
    ⑥郑晓江,李承资,杨彗转:《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⑦舒大刚:《<周易>、金文“孝享”释义》,《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第55页。
    ⑧《国语·鲁语》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清)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1501页。
    ⑨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第65页。
    ①胡厚宣:《殷卜辞中上帝和下帝(下)》,《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第73页。
    ②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杜,1973年,第11页。
    ③(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173页。
    ④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页。
    ⑤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⑥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⑦参见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1页;李裕民:《殷周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动本质》,《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第19页。
    ⑧何平:《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南开学报》,1988年第2期,第41页。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28,中华书局,1986年,第547页。
    ②《诗经·大雅·下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619页。
    ③诗经·大雅·既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23页。
    ④查昌国:《西周“孝”义试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143页。
    ⑤王慎行:《论西周孝道观的本质》,《人文杂志》1991年,第2期,第70页。
    ⑥王慎行:《论西周孝道观的本质》,《人文杂志》1991年,第2期,第74页。
    ⑦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1996年,第303-304页。
    ⑧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17页。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6,中华书局,1986年,第377页。
    ②(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5,中华书局,1986年,第377页。
    ③《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54页。
    ④《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5页。
    ⑤《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89页。
    ⑥《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39页。
    ⑦《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74页。
    ①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第2页。
    ②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
    ③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19页。
    ④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49页。
    ⑤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2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41页。
    ⑥参见郭政凯:《周代养老制度特点》,《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29页.
    ①参见郭政凯:《周代养老制度特点》,《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31-134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③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④(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5,中华书局,1998年,第109页。
    ⑤(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5,中华书局,1998年,第122页。
    ①《管子》卷22,中华书局,2004年,第1306页。
    ②苏与:《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10年,第107-108页。
    ①石磊译注:《商君书》卷4,中华书局,2009年,第198页。
    ②(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15,中华书局,1998年,第369页。
    ③(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20,中华书局,1998年,第509页。
    ④(清)孙诒让:《墨子闲沽》卷10,中华书局,2001年,第312页。
    ⑤关于先秦儒家孝道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多,本节主要参考了康学伟的《先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林安弘的《儒家孝道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宫晓卫的《孝经·人伦之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肖群忠的《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吴锋的《中国传统孝观念的传承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长坤的《先秦儒家孝道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谷树新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传统孝道的确立》(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等有关研究成果。
    ①程石泉:《论语读训》《述而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②程石泉:《论语读训》《雍也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6页。
    ③程石泉:《论语读训》《为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④程石泉:《论语读训》《为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⑤程石泉:《论语读训》《为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⑥程石泉:《论语读训》《里仁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⑦张践:《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第76页。
    ⑧程石泉:《论语读训》《学而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⑨程石泉:《论语读训》《子路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8页。
    ①程石泉:《论语读训》《为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②程石泉:《论语读训》《里仁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2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76页。
    ④程石泉:《论语读训》《子路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⑤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
    ⑥程石泉:《论语读训》《学而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⑦程石泉:《论语读训》《子张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37页。
    ①程石泉:《论语读训》《阳货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15页。
    ②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第233页。
    ③程石泉:《论语读训》《子张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37页。
    ④程石泉:《论语读训》《八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⑤程石泉:《论语读训》《八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⑥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6页。
    ⑦程石泉:《论语读训》《颜渊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5页。
    ⑧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1页。
    ①程石泉:《论语读训》《泰伯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②程石泉:《论语读训》《学而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③刘泽民:《孔子以孝释仁析》,《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第272页。
    ④程石泉:《论语读训》《学而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⑤赵吉惠:《中国先秦思想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51页。
    ⑥程石泉:《论语读训》《为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⑦程石泉:《论语读训》《阳货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15页。
    ⑧程石泉:《论语读训》《为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⑨程石泉:《论语读训》《卫灵公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89页。
    ⑩程石泉:《论语读训》《子罕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6页。
    ①也有人认为曾子对孝道理论的贡献不大,以孝著称的曾子是被乐正子春改扮过的,所谓曾子的孝论是由他的弟子构建的,乐正子春才是儒家孝道派的代表人物。参见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哲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前人朱熹、梁启超等人怀疑主要反映曾子孝思想的《大戴礼记》中有关曾子的十篇可能并不是曾子所作。现今人们对此也多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大戴礼记》中曾子十篇反映的确是曾子学派的思想,可参见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385页;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陈其泰编《梁启超论著选粹》,广东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1083页;王铁:《<曾子>著作时代考》,《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罗新慧:《郭店楚简与<曾子>》,《管子学刊》1999年第3期;钟肇鹏:《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求是斋丛稿》,巴蜀书社,2001年,第359-379页。
    ③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④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⑤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⑥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516页。
    ⑦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①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②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80页。
    ③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76页。
    ④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76页。
    ⑤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80页。
    ⑥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512页。
    ⑦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2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95页。
    ⑧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⑨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89页。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502页。
    ③程石泉:《论语读训》《学而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④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89页。
    ⑤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512页。
    ⑥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85页。
    ⑦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15页。
    ⑧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549页。
    ⑨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83页。
    ⑩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①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②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499页。
    ③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98页。
    ④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69页。
    ⑤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487页。
    ⑥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⑦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556页。
    ⑧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567页。
    ①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②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1页。
    ③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2页。
    ④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6页。
    ⑤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12-113页。
    ⑥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87页。
    ⑦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①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1-162页。
    ②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1页。
    ③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④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53页。
    ⑤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4页。
    ⑥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⑦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⑧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7页。
    ⑨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①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6页。
    ②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③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④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52页。
    ⑤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⑥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⑦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⑧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⑨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⑩(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7,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437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7,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442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20,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529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1,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5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20,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529页。
    ⑤(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20,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529页。
    ⑥(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20,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529页。
    ⑦(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0,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7页。
    ⑧(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3,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374页。
    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9,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3页。
    ①胡平生:《孝经译注·序》将各种观点作了介绍,可供参考,中华书局,1996年,第410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0-172页。
    ③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④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①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②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③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④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⑤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⑥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⑦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⑧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⑨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⑩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①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3页。
    ②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③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④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⑤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⑥关于汉代孝文化的研究成果可供参考的比较多,肖群忠的《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对汉代孝文化进行了专节论述,此外还有季乃礼的《论汉初的“孝治”》(《学术月刊》,2000年第9期),谭洁的《论先秦两汉孝道观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王靖问的《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下)(《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007年第1期),万广义的《汉代“孝悌力田”述论》(《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等。
    ①徐玲:《汉代孝治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年。
    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1《五行之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3页。
    ③(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0《深察名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2《基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3页。
    ⑤(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2《基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4页。
    ①有关汉代孝道教化的研究可以参考李庚子的博士学位论文:《两汉的“孝教”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②(刘宋)范晔:《后汉书》卷19上《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54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2《惠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90页。
    ②(刘宋)范晔:《后汉书》卷39《江革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303页。
    ③(刘宋)范哗:《后汉书》卷4《礼仪志》,中华书局,1965年,第3108页。
    ④臧知非通过分析汉朝三老、父老土地财产情况,认为资产多少是出任父老的重要依据。而具有社会教化功能的王杖,也不可能赐予普通老百姓,“授王杖者只是老年群体的一小部分,其绝大部分是没有王杖的;实行工杖制度有着尊崇老年人的目的,但这并不是其目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要使老年人垂范乡里、纯洁风俗、教导乡民。作为官府治民的一个补充,他们是乡民尊敬效法的榜样,也是其他老人模仿的对象。”臧知非:《王杖诏书与汉代养老制度》,《史林》,2002年第2期,第41页
    ⑤张卫民:《汉代官吏的优抚制度》,《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第67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58页。
    ①(宋)李昉:《太平御览》卷640《刑法部六》,中华书局,1985年,第2868页。
    ②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③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④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44《衡山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6页。
    ⑥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073页。
    ①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3-76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穆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01-202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孝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页。
    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3《勉学》,中华书局,2008年,第42页。
    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第128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2《陈寿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37-2138页。
    ⑤(唐)姚思廉:《梁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第64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卷111《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878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925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925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111《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874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925页。
    ⑤(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8《桓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68页。
    ⑥(唐)姚思廉:《梁书》卷74《李庆绪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5页。
    ⑦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8页。
    ①谭洁:《魏晋时期的孝道观》,《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11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47《孙权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1128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卷18《庞娥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548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2《王长文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38-2139页。
    ⑤(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8《王裒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8页。
    ⑥《太平御览》四百四十五卷引王隐《晋书》曰:“河南郭象著文,称嵇绍父死非罪,曾无耿介,贪位死闇主,义不足多。曾以问郗公(指郗鉴)曰:‘王裒之父,亦非罪死,裒犹辞征,绍不辞用,谁为多少?’郗公曰:‘王胜于嵇.’或曰:‘魏晋所杀,子皆仕宦,何以无非也?’答曰:‘殛鲧兴禹。禹不辞兴者,以鲧犯罪也。若以时君所杀为当耶?则同于禹。以不当耶?则同于嵇。’又曰:‘世皆以嵇见危授命。’答曰:‘纪信代汉高之死,可谓见危授命。如嵇偏善其一可也。以俱体论之,则未得也”。
    ⑦唐氏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第238、247页。
    ⑧杨明照:《抱朴子外笺》卷15《审举》,中华书局,1991年,第39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卷21注引《魏氏春秋》,中华书局,1982年,第604页。
    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第73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卷2《文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第82页。
    ④沐并说:“以天地为一区,万物为刍狗,该览玄通,求形景之宗,同祸福之素,死生之命,吾有慕于道矣。夫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寿为欺魄,夭为鳬没,身沦有无,与神消息,含悦阴阳,甘梦太极,奚以棺椁为牢,衣裳为缠?尸系地下,长幽桎梏,岂不哀哉!”“戒后亡者不得入藏,不得封树”。(晋)陈寿:《三国志》卷23注引《沐并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662页。
    ①《楚国先贤传》记载:“(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晋)陈寿:《三国志》卷48注引《楚国先贤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1169页。
    ②《晋书·王祥传》记载:“(王祥)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幙,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3,中华书局,1974年,第987页。
    ③《晋书·何琦传》记载:“(何琦)及丁母忧,居丧泣血,杖而后起,停柩在殡,为邻火所逼,烟焰已交,家乏僮使,计无从出,乃匍匐抚棺号哭,俄而风止火息,堂屋一间免烧,其精诚所感如此”。(唐)房玄龄等:《晋书》卷88,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2页。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110《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855页。
    ⑤李洁:《魏晋南北朝的孝行》,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第31页。
    ①(梁)僧祐辑:《弘明集》卷12《代晋成帝沙门不应尽敬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1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82《周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0页。
    ③(唐)李延寿:《南史》卷70《循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1722页。
    ④(唐)姚思廉:《梁书》卷48《儒林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670页。
    ⑤(梁)僧祐辑:《弘明集》卷5《沙门不敬工者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①(梁)僧祐辑:《弘明集》卷5《沙门不敬王者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①参见牛志平:《试论唐代的孝道》,《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参见黄修明:《孝文化与唐代社会政治》,《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③(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第2545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1,高祖《旌表孝友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
    ⑤(唐)武则天:《臣轨》,《粤雅堂丛书》,第4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38,玄宗《令郡县采奏孝弟诰》,中华书局,1983年,第410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7《礼仪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1023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6《礼仪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987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79《大丧初崩及山陵制》,中华书局,1988年,第214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高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65-66页。
    ③(后晋)刘昀:《旧唐书》卷10《肃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49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3,高祖《答太宗陈让表手诰》,中华书局,1983年,第41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9,太宗《遗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109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34,玄宗《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372页。
    ⑦(清)董诰:《全唐文》卷10,太宗《册突厥李思摩为可(?)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11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王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29-2530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元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5《皇甫镈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41页。
    ④牛志平:《试论唐代的孝道》,《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第23页。
    ⑤牛志平:《试论唐代的孝道》,《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第27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5《选举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180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35《学校》,中华书局,1955年,第635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377,李齐古《进御注孝经表》,中华书局,1983年,第383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6《经籍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963页。
    ④(后晋)刘晌:《旧唐书》卷44《职官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891页。
    ⑤(宋)王溥:《唐会要》卷36《经籍》,中华书局,1955年,第645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4《礼仪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916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2《马怀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5《薛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27页。
    ②(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47《杜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83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8《儒学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5648-5649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3《王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603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6《隐逸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4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6《高宗诸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26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0《上官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43页。
    ④宋大川:《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20页。
    ①(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89《儒学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1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36《修撰》,中华书局,1955年,第667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0《新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204页。
    ③森克己、木宫泰彦认为共任命19次(见森克己:《遣唐使》,至文堂1966年初版1972年重版: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王晓秋、大庭修认为任命伊吉博德送唐驻百济镇将刘仁轨所派特使司马法聪至百济那一次不应列入,应为18次。(参见其主编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①牛志平:《试论唐代的孝道》,《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第24页。
    ②(后晋)刘晌:《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443-2444页。
    ③(后晋)刘晌:《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3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5页。
    ⑤(唐)杜佑:《通典》卷15《选举》,中华书局,1988年,第356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35玄宗《停孝弟力田举人考试词策敕》,中华书局,1983年,第39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2《郑善果附从兄郑元璹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803281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19《百官家庙》,中华书局,1955年,第387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0《王硅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30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8《杜暹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2《皇甫无逸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8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8《韦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79页。
    ③(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中《柳珪官修省》,中华书局,1994年,第113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4《职官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9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8《食货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2091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3《职官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1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3《职官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45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6《姚崇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2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8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9《张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24页。
    ⑧(宋)李防:《文苑英华》卷604,敬让《请致仕侍亲表》,中华书局,1966年,第313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9下《儒学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97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8《姜公辅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8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96《房玄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53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8《韦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77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6《隐逸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00页。
    ⑥罗小红:《再论唐代的夺情起复制度》,《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66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6《礼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921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3《职官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30。
    ⑨(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9上《儒学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9《薛万彻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19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1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70《高崇文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61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9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90-5591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3《职官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26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9《归崇敬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1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3《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48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1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3《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40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5《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5819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太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30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1《温大雅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59-2360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6页。
    ⑨(后晋)刘昫:《旧唐书》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4页。
    ⑩(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5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玄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222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9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9-4920页。
    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3《河东道二》,中华书局,1983:378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3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0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0《刘禹锡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0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3页。
    ⑨(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5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91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91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91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1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4《职官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9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7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5《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819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3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9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5《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828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4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5《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820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8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3页。
    ③(唐)李林甫:《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中华书局,1992年,第77页。
    ④斯1344号,录文参见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第276-277。
    ①(唐)张鷟:《朝野佥载》卷3,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105-106页。
    ②参见黄修明:《孝文化与唐代政治》,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刘兴云:《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③(唐)杜佑:《通典》卷67,中华书局,1988年,第1868页。
    ④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3页。
    ①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26,玄宗《赐高年几杖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302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39,玄宗《加应道尊号大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430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7下《忠义下》[M],中华书局,1975年,第4890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高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82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0页。
    ⑦(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2,太宗《赐孝义高年粟帛诏》,中华书局,2008年,第6页。
    ⑧(清)董诰:《全唐文》卷67,穆宗《优恤将士德音》,中华书局,1983年,第706页。
    ⑨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1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4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39,玄宗《改元大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428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40,玄宗《加天地大宝尊号大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432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98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300页。
    ⑤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301页。
    ⑥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311页。
    ⑦(宋)王溥:《唐会要》卷67《致仕官》,中华书局1955年,第1175页。
    ⑧(宋)王溥:《唐会要》卷67《致仕官》,中华书局1955年,第1173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67《致仕官》,中华书局1955年,第1173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67《致仕官》,中华书局1955年,第1174页。
    ③(宋)王溥:《唐会要》卷67《致仕官》,中华书局,1955年,第1175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57《陆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1页。
    ⑤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3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56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26《乡饮酒》,中华书局1955年,第498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26《乡饮酒》,中华书局,1955年,第498499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6《李栖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36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67《致仕官》,中华书局1955年,第1174-1175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78,武宗《加尊号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816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82,宣宗《大中改元南郊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860页。
    ⑦陈倩:《论唐承隋制中的“孝治”政策》,《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46页。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4页。
    ②程石泉:《论语读训》《为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③(唐)吴兢:《贞观政要》第29《礼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32页。
    ①(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中华书局,1990年,第861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7,太宗《有事南郊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85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22,玄宗《祀南郊制》,中华书局,1983年,第260-261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3《礼仪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886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3《礼仪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898-900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47《礼七》,中华书局,1988年,第1298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5《礼仪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941页。
    ④参见《旧唐书》卷26《礼仪六》,《通典》卷50。
    ①(唐)杜佑:《通典》卷47《礼七》,中华书局,1988年,第1315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47《礼七》,中华书局,1988年,第1316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47《礼七》,中华书局,1988年,第1317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礼乐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337页。
    ⑤(宋)王溥:《唐会要》卷19,中华书局,1955年,第387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0《王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30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元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4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礼乐十》,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页。
    ③陈戍国:《隋唐礼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8-139页。
    ④(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卷3《元陵仪注》末附案语,四部备要本。
    ⑤“李唐皇太后(母后)丧事制度与皇帝基本相同,皇后丧事不可能或者说不完全可能与皇帝一致,……。”陈戍国:《隋唐礼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8页。
    ⑥此表中的内容依据《唐会要》卷38《葬》,其中唐宪宗元和三年的规定因为当时厚葬成风的习俗已久,没有能够实行。中华书局,1955年,第691-698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7《礼乐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101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7《礼乐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102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7《礼乐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4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14《禘袷》,中华书局,1955年,第320-321页。
    ③(宋)王溥:《唐会要》卷28《蒐猎》,中华书局,1955年,第526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0-41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68,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5-1888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118,中华书局,1988年,第3015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玄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85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高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71页。
    ⑤(后晋)刘昀:《旧唐书》卷7《睿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56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玄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7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2《许敬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63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宪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30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67《养老》,中华书局,1988年,第1868页。
    ④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4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01-1602页。
    ⑤(唐)杜佑:《通典》卷73《乡饮酒》,中华书局,1988年,第2007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太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5页。
    ⑦释奠(释菜)之礼属于吉礼的范围,为了方便与尊师的其它礼仪一起在此论述。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玄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86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96《房玄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2-373页。
    ②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6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88-1890页。
    ③(宋)王溥:《唐会要》卷38《葬》,中华书局,1955年,第694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38《葬》,中华书局,1955年,第695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38《葬》,中华书局,1955年,第697-698页。
    ②中国唐史研究会:《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53页。
    ③牛志平:《试论唐代的孝道》,《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第24页。
    ④牛志平:《试论唐代的孝道》,《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第25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466-467页。
    ②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34页。
    ③《唐律疏议》卷29《断狱》据众证定罪条:议曰:“其于律得相容隐”,谓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及部曲、奴婢得为主隐;其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以其不堪加刑:故并不许为证。若违律遣证,“减罪人罪三等”,谓遣证徒一年,所司合杖八十之类。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030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65页。
    ②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63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58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69-270页。
    ⑤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77-278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629页。
    ②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841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843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845页。
    ⑤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405页。
    ⑥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408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36页。
    ②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62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39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60页。
    ⑤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636页。
    ⑥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561页。
    ⑦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636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054页。
    ②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055-1056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14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075页。
    ⑤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006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416页。
    ②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636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027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561页。
    ⑤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623页。
    ⑥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799页。
    ⑦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804页。
    ⑧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023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030页。
    ②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39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12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854页。
    ⑤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17页。
    ⑥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755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884-885页。
    ②刘俊民:《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816页。
    ③刘俊民:《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98页。
    ④刘俊民:《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98页。
    ⑤刘俊民:《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98-299页。
    ⑥刘俊民:《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300-301页。
    ⑦刘俊民:《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030页。
    ⑧刘俊民:《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301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311-312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0《刘禹锡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0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8《张茂和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70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0《刘禹锡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88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3 2154页。
    ①谭思健在《论唐代行孝与崇孝之风》中说:“以新、旧《唐书》记载的结果统计,犯这类罪者约有三分之二被赦免,有的还得到妥善的安排”。《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78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3《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4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0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5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1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4页。
    ①黄修明:《孝文化与唐代社会政治》,《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107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4页。
    ②(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372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889,李道安《上灾异疏》,中华书局,1983年,第9290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268,宋务光《谏开拓圣善寺表》,中华书局,1983年,第2729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253,苏颋《禁断锦绣珠玉制》,中华书局,1983年,第2558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804,刘允章《直谏书》,中华书局,1983年,第8449-8450页。
    ①学界多认为《龙城录》非柳宗元所作,系伪书。据学者研究,认为此书作于五代后期至宋前期,参见薛洪勣:《<龙城录>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由于时间上紧接唐代,所以我认为其书虽伪,但其内容能够反映唐代社会历史的情况。
    ①(唐)宋昭若撰:《女论语》,收于《状元阁女四书》,光绪壬辰年(1892)善成堂校刊
    ②(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383,张籍《离妇》,中华书局,1960年,第4297页。
    ①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74页。
    ②(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8,李贺《二月》,中华书局,1960年,第412页。
    ③(宋)李昉:《太平广记》卷288,中华书局,1961年版,1990年重印,第2295页。
    ④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60页。
    ⑤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⑥张国刚:《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⑦张国刚:《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⑧张国刚:《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2《田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29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2《田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31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981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15、929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1《食货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347页。
    ②(唐)李林甫:《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中华书局,1992年,第79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7《食货·丁中》,中华书局,1988年,第155页。
    ④(唐)杜佑:《通典》卷67《礼·养老》,中华书局,1988年,第1868页。
    ⑤(唐)杜佑:《通典》卷6《食货·税赋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108页。
    ⑥(宋)王溥:《唐会要》卷82《休假》,中华书局,1955年,第1519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6《食货·税赋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108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1《食货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34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9-4920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8-4919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0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1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2,4924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1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高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66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高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93页。
    ⑤(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4《改元天宝赦》,中华书局,2008年,第21页。
    ⑥(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9《天宝八载册尊号赦》,中华书局,2008年,第54页。
    ⑦(清)董诰:《全唐文》卷40《南效大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434页。
    ⑧(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91页。
    ⑨(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82《卢钧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67页。
    ⑩(清)董诰:《全唐文》卷798《鄙孝议下》,中华书局,1983年,第8370页。
    ①《周礼·礼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8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0《崔玄喡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17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0《裴漼传附裴子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90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67页。
    ⑥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36,939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0《岑文本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38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60页。
    ④(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第33《杂令》,长春出版社,1989年,第853页。
    ⑤(宋)窦仪等:《宋刑统》卷26《唐元和五年救》,中华书局,1986年,第413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7《卢群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1页。
    ⑦王志胜:《唐代家财的管理制度》,《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第154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6《姚崇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8《刘弘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11页。
    ③(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第32《丧葬令》,长春出版社,1989年,第770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1《李光进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8页。
    ⑤(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757《总录部·孝感》,中华书局,1960年,第8392页。
    ⑥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60页。
    ⑦(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第9《户令》,长春出版社,1989年,第155页。
    ①(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第32《丧葬令》,长春出版社,1989年,第770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2《礼仪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849-850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2《礼仪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862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7《封禅》,中华书局,1955年,第96-98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玄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86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穆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84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6《崔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55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6《高宗诸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30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6页。
    ③(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40《温韬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41页。
    ④唐朝《丧葬令》对官员的赙赠有具体规定:“诸职事官薨卒,文武一品赙物二百段,粟二百石:二品物一百五十段,粟一百五十石;三品物百段,粟百石;正四品物七十段,粟七十石;从四品物六十段,粟六十石;正五品物五十段,粟五十石;从五品物四十段,粟四十石;正六品物三十段,从六品物二十六段,正七品物二十二段,从七品物十八段,正八品物十六段,从八品物十四段,正九品物十二段,从九品物十段(行者守从高)。王及二王后,若散官及以理去官三品以上,全给,五品以上半给。若身没王事,并依职事品给。其别敕赐物者,不在折限”。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6《百官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194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8《百官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258-1259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68,敬宗《南郊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719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29《赐兵士葬祭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331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7《百官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223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4《职官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874页。
    ⑥参见王双怀:《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3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1《方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9页。
    ⑧(宋)王溥:《唐会要》卷50《观》,中华书局,1955年,第869页。
    ⑨(唐)道世:《法苑珠林》卷62《祭祠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48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3《外戚武承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28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97高宗武皇后《赐少林寺僧书》,中华书局,1983年,第1000-1001页。
    ③(唐)李林甫:《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第125页。
    ④(宋)李昉:《太平广记》卷237,中华书局,1961年版,1990年重印,第1827页。
    ⑤张国刚先生依据对5100余方墓志的统计,唐人平均死亡年龄为59。25岁。张国刚:《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1《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60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5《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958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701,李德裕《论丧葬踰制疏》,中华书局,1983年,第7197页。
    ①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16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第512513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对俗》,中华书局,1985年,第53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中华书局,1955年,第865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3《高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65页。
    ④《唐会要》卷50《杂记》,《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传》云:光宅元年(684)九月,“追尊老子母为先天太后”。
    ⑤《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14《道教部》云:“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元元皇帝”。《资治通鉴》卷217云:“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大皇太帝。”
    ⑥(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54《帝王部·尚黄老》,中华书局,1960年,第599页。
    ①(唐)李林甫:《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第125页。
    ②《道藏》第9册《太上黄录斋仪》,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90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50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观》,中华书局,1955年,第869页。
    ⑤(宋)王溥:《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观》,中华书局,1955年,第877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5《睿宗诸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17页。
    ⑦陈垣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4页。
    ⑧陈垣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96页。
    ⑨陈垣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8页。
    ①(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2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81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9《艺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523页。
    ③黄小石:《净明道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第22页。
    ④(宋)李昉:《太平广记》卷14《许真君》,中华书局,1961年,第98页。
    ⑤(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5《吴猛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82页。
    ⑥(宋)李昉:《太平广记》卷15《兰公》条载:“后晋代尝有真仙许逊,传吴孝道之宗,是为众仙之长”,第107页。
    ⑦黄小石据内容估计《孝道吴、许二真君传》撰于唐后期(819),黄小石:《净明道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第29页。
    ①(宋)李昉:《太平广记》卷14《许真君》,中华书局,1961年,第98页。
    ②(宋)李昉:《太平广记》卷14《许真君》,中华书局,1961年,第100页。
    ③《道藏》第5册《续仙传》卷下,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93页。
    ①《道藏》第17册《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注》,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87页。
    ②《道藏》第14册《道德真经广圣义》卷17,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94页。
    ③《道藏》第14册《道德真经广圣义》卷17,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95页。
    ④孙亦平:《论杜光庭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第104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07《傅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61页。
    ②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52册,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477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14,高宗《命有司议沙门等致拜君亲》,中华书局,1983年,第165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47《议释教上》,中华书局,1955年,第836页。
    ⑤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52册《弘明集》,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17页。
    ⑥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52册《沙门不敬王者论》,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30页。
    ⑦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52册《弘明集》,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49页。
    ⑧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52册《辨正论》,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529页。
    ⑨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52册《内德论》,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190页。
    ①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37册《观无量寿经经疏》,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259页。
    ②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40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140页。
    ③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第48册《坛经》,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352页。
    ④孙修身:《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第3-4页。
    ⑤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全唐文补遗》(第七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448页。
    ①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第152页。
    ②(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28页。
    ③(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14页。
    ④(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26页。
    ⑤张国刚先生在《佛学与隋唐社会》中说:“出家的僧尼,我们在房山石经和敦煌文书中发现,他们也通过写经造像活动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出家僧尼与父母家人也仍然存在密切的社会联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1页。
    ⑥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05《唐故处士王君之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6页。
    ⑦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堂志斋藏志》,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973页。
    ⑧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45《唐故崔君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789页。
    ⑨(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06页。
    ①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永贞003《张君夫人樊氏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42页。
    ②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元和010《昭成寺尼大德三乘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55页。
    ③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贞元117《唐东都麟趾寺律大师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23页。
    ④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32《唐故大慈禅师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25页。
    ⑤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14《大龙兴寺崇福法师塔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3页。
    ⑥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会昌002《唐故凤光寺俊禅和上之墓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211页。
    ⑦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9《河东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城郡王辛公妻陇西郡夫人赠肃国夫人李氏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809页。
    ①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会昌007《唐故太原处士王公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215页。
    ②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唐志斋藏志》,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781页。
    ③(宋)赞宁,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237页。
    ④(后晋)刘峋:《旧唐书》卷162《韦绶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44页。
    ⑤《卍续藏经》第150册,台湾新文丰影印本,1975年,第5页。
    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第179页。
    ⑦S.5957号,B.3765号。
    ①S.5957号,B.3765号。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230,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2330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320,李华《元鲁山墓碣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3249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48《议释教下·寺》,中华书局,1955年,第845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1《方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9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4《宦官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4页。
    ①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三联书社,1996年,第93-95页。
    ①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三联书社,1996年,第54页。
    ②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三联书社,1996年,第59页。
    ③朱谦之先生在《中国景教》一书中说:“景教不仅采取道家习用的词汇,模仿佛教经典的形式,更且强调儒家思想之忠孝二道以为其传教张目”。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43页。
    ④朱谦之:《中国景教》,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9页。
    ⑤参见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三联书社,1996年。
    ⑥江文汉:《景教》,收入《中国古代基督教及开封犹太人》,知识出版社,1982年。
    ①(唐)魏征:《隋书》卷76《文学》,中华书局,1973年,第1729页。
    ①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2007年重印,第145页。
    ②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卷28《全唐诗续拾》,中华书局,1992年,第1081-1082页。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卷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④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卷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①(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584,中华书局,1960年,第6408页。
    ②(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30,中华书局,1960年,第2524页。
    ③(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3,中华书局,1960年,第333页。
    ④(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125,中华书局,1960年,第1245页。
    ⑤(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682,中华书局,1960年,第7974页。
    ⑥(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115,中华书局,1960年,第1174页。
    ⑦(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374,中华书局,1960年,第4204页。
    ⑧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卷4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72页。
    ①(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196,中华书局,1960年,第2012页。
    ②(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68,中华书局,1960年,第2976页。
    ③(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540,中华书局,1960年,第6219页。
    ④(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649,中华书局,1960年,第7456页。
    ⑤(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98,中华书局,1960年,第3375页。
    ⑥(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382,中华书局,1960年,第4283页。
    ①(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496,中华书局,1960年,第5627页。
    ②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卷56《全唐诗续拾》,中华书局,1992年,第2162页。
    ③(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5,中华书局,1960年,第348页。
    ④(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35,中华书局,1960年,第468页。
    ⑤(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87,中华书局,1960年,第946页。
    ⑥(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25,中华书局,1960年,第2414页。
    ⑦(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325,中华书局,1960年,第3645页。
    ⑧(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746,中华书局,1960年,第8485页。
    ①(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617,中华书局,1960年,第7111页。
    ②(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49,中华书局,1960年,第598页。
    ③(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728,中华书局,1960年,第8344页。
    ④(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32,中华书局,1960年,第2557页。
    ⑤(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68,中华书局,1960年,第767页。
    ⑥(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72,中华书局,1960年,第3055页。
    ⑦(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73,中华书局,1960年,第3069页。
    ⑧(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139,中华书局,1960年,第1416页。
    ⑨(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159,中华书局,1960年,第1619页。
    ⑩参见赵小华:《唐人的孝亲观念与孝亲诗》,《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1参见朱海:《唐代忠孝问题探讨——以官僚士大夫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391,独孤及《唐故衢州司士参军李府君墓志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3976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568,韩愈《祭鳄鱼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5747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508,权德舆《祭海陵李少府元易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5167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531,韦贯之《祭李吉甫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5390页。
    ④伯2226号,录文参见《全唐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
    ⑤伯2341号,录文参见《全唐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⑥斯5957(甲卷)、伯3765(乙卷),录文参见《全唐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
    ①伯2226号,录文参见《全唐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
    ②伯2226号,录文参见《全唐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
    ③李斌诚主编,《唐代文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7年重印,第174页。
    ④(宋)李昉:《太平广记》卷162,中华书局,1961年,第1168页。
    ⑤(唐)李冗《独异志》卷中,中华书局,1983年,第40页
    ⑥(唐)李冗《独异志》卷中,中华书局,1983年,第56页。
    ⑦(宋)李昉:《太平广记》卷491,中华书局,1961年,第4030页。
    ①袁闾琨等编:《唐代传奇总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8页。
    ②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37页。
    ①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39-40页。
    ②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93页。
    ③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10页。
    ④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10页。
    ⑤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12页。
    ⑥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12页。
    ⑦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05页。
    ⑧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06页。
    ⑨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09页。
    ⑩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22页。
    11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38页。
    12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58页。
    ①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39页。
    ②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页。
    ③参见赵楠:《论<咏孝经十八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④在敦煌遗书中这一故事有多个版本,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卷并序》(s.2014,p.3107),《大目键连变文》(s.2614,北京藏盈字76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p.2319),《大目键连变文》(p.2319)《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p.3485)。
    ⑤(唐)赵磷:《因话录》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94页。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3,代宗宝历二年(826)下记载,唐敬宗“幸兴福寺,观沙门文叙俗讲”,第7850页。
    ①(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6《光武》,中华书局,1975年,第135页。
    ②(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956页。
    ③(唐)吴兢:《贞观政要》第23《杜谗邪》》,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04页。
    ④(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554《恩奖》,中华书局,1960年,第6657页。
    ①(唐)魏征:《隋书》卷72《孝义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661页。
    ②(唐)房玄龄:《晋书》卷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3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47《孝行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647页。
    ④(唐)姚思廉:《陈书》卷32《孝行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423页。
    ⑤(唐)令狐德桑:《周书》卷46《孝义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825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卷73《孝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1798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84《孝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825页。
    ③(宋)王溥:《唐会要》卷63《诸司应送史馆事例》,中华书局,1955年,第2286页。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82页。
    ①(唐)刘知几:《史通·内篇·自叙》,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②(唐)刘知几:《史通·内篇·自叙》,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206页。
    ③(唐)刘知几:《史通·内篇·直书》,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140页。
    ④(唐)刘知几:《史通·内篇·品藻》,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135页。
    ⑤(唐)刘知几:《史通·内篇·称谓》,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7879页。
    ①(唐)刘知几:《史通·内篇·曲笔》,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143页。
    ②(唐)刘知几:《史通·内篇·序传》,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237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7《杜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83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7《杜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8983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1,中华书局,1988年,第1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41《礼序》,中华书局,1988年,第1119页。
    ①(唐)吴兢:《贞观政要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①(唐)吴兢:《贞观政要》第7《择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②(唐)吴兢:《贞观政要》第7《择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③(唐)吴兢:《贞观政要》第10《尊敬师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9页。
    ④(唐)吴兢:《贞观政要》第11《规谏太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1-142页。
    ①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3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53页。
    ②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3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78页。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3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85页。
    ④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93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礼乐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464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礼乐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464页。
    ⑦此表依据《新唐书》卷21《礼乐十一》的记载,中华书局,1975年,第464-466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礼乐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466467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礼乐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46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礼乐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468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礼乐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468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1《音乐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12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1《音乐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129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1《音乐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0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1《音乐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0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1《音乐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0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7《曹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08页。
    ⑦(唐)李昉:《太平广记》卷237《同昌公主》,中华书局,1961年版,1990年重印,第1084页。
    ②参见陕西省博物馆:《唐李寿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9期。
    ②李永宁:《报恩经和敦煌壁画中的报恩经变相》,载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9-219页。
    ③参见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大足石刻》,朝花美术出版社,1962年;四川石刻考察团:《大足石刻》,文物出版社,1959年。胡文和,李官智:《安岳卧佛沟唐代石经》,《四川文物》,1986年第6期。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6《李栖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3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25《魏书·高堂隆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71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1《礼仪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820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礼乐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325页。
    ②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圆丘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7期,第294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礼乐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326页。
    ④(唐)王泾:《大唐郊祀录》卷9“荐飨太庙”条,《适园丛书》本,民国四年刻(1915年)。
    ⑤《新唐书》卷67《则天武皇后传》载则天追赠五世祖后,“太后遣册武成殿使者告五世庙室”;同书卷4《则天皇后·中宗本纪》载此事在光宅元年九月。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1986年对武则天所修明堂遗址进行了发掘,《唐东都武则天明堂遗址发掘简报》载于《考古》1989年第5期,第227-230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2《礼仪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863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礼乐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346页。
    ④参见本文第三章第六节
    ①敦煌唐代壁画所画圆冢就建有围墙和角台。
    ②参见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及《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59年第8期。
    ③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第三节《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年,第125页。
    ①雷巧玲:《唐人的居住方式与孝悌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99页。
    ②(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华书局,1990年,第1106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5《柳公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11-431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1《方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94页。
    ②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7《养性》,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476页。
    ③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妇人古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20页。
    ①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7《养性》,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490页。
    ②孙思邈:《千金翼方》卷12《养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66页。
    ③孙思邈:《千金翼方》卷12《养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68页。
    ①孙思邈:《千金翼方》卷12《养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68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191,杨炯《王勃集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1930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0中《文苑中》,中华书局,1975年,第5012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4《李峤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92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0下《文苑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0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7《张说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1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8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0下《文苑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1页。
    ⑨(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9页。
    ⑩(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8《权德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0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0下《文苑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8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6《白居易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44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5页。
    ④参见蔡镕津:《唐代知识分子的孝及其原因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1《礼乐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307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68,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5页。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2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74页。
    ①(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27《帝王部·孝德》,中华书局,1960年,第295页。
    ②(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12《养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68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68,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6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0《裴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30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2《高霞寓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49页。
    ③(唐)吴兢:《贞观政要》第29《礼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27页。
    ④(唐)赵磷:《因话录》卷3《商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3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高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72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中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43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8《段秀实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583页。
    ⑨(清)董诰:《全唐文》卷500,权德舆《尚书度支郎中赠尚书左仆射正平节公裴公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5089页。
    ⑩(清)董诰:《全唐文》卷598,欧阳詹《甘露述》,中华书局,1983年,第6047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47《礼七》,中华书局,1988年,第1317页。
    ②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睿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58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德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344页。
    ⑤(宋)王溥:《唐会要》卷31《章服品第》,中华书局,1955年,第569页。
    ⑥(宋)王溥:《唐会要》卷31《章服品第》,中华书局,1955年,第569页。
    ⑦(宋)王溥:《唐会要》卷31《章服品第》,中华书局,1955年,第570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68《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子事亲仪》,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6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68《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子事亲仪》,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5页。
    ③(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8,中华书局,2002年,第255页。
    ④(唐)杜佑:《通典》卷68《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子事亲仪》,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8页。
    ⑤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⑥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5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20页。
    ①表6-1参考《礼记·间传》补充部分内容。引自赵澜:《唐代丧服制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②表6-2据《仪礼·丧服》经文中关于丧服与亲属关系的内容而绘,参考了章景明《先秦丧服制度考》中的丧服表及赵澜的《唐代丧服制度研究》,经文中有关宗法贵族的政治和宗族关系部分丧服制度没有列入。
    ③参见陈戍国:《隋唐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甘怀真:《“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新史学》(台北)第13卷第2期。
    ①(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65《柳公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04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1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礼乐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364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36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70《高崇文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61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0《裴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90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9页。
    ②他们是:万年宋兴贵,奉先张郛,澧阳张仁兴,栎阳董思宠,湖城阎旻,高平雍仙高,湖城阎酆,正平周思艺、张子英,曲沃张君密、秦德方、马玄操、李君则,太平赵德俨,陇西陈嗣,北海吕元简,经城宋洗之,单父刘九江,无棣徐文亮,乐陵吴正表,河间刘宣、董永,安邑任君义、卫开,龙门梁神义、贺见涉、张奇异,郑县王元绪、寇元童,舒城徐行周,睦州方良琨,桐庐戴元益,高安宋练,泾县万晏,弋阳李植,繁昌王丕。
    ③雷巧玲:《唐人的居住方式与孝悌之道》,《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99页。
    ④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3《萧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404页。
    ②(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852《总录部·友悌》,中华书局,1960年,第10132页。
    ③(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852《总录部·友悌》,中华书局,1960年,第10129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9上《儒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7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9下《儒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62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9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3《姚思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92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3页。
    ⑨(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9《薛万彻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19页。
    ⑩(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5《窦群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20页。
    1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8-4919页。
    1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4页。
    1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7《忠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885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3《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44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3《列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4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18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4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陈集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3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玄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77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6《天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0页。
    ⑨(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中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47页。
    ⑩(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7《无行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65页。
    1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6《天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3页。
    1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下《文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50-551页。
    ①雷巧玲:《唐人的居住方式与孝悌之道》,《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101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68《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子事亲仪》,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7页。
    ③(唐)韩愈:《韩愈全集》卷2《太学生何蕃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1-162页。
    ④(唐)李昉:《太平广记》卷151《李陵》引《续定命录》,中华书局,1961年版,1990年重印,第1084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17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68《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子事亲仪》,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8-1889页
    ③(唐)李林甫:《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第116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26,玄宗《赐高年几杖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302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2《马怀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4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9《崔祐甫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41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6《白居易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56页。
    ⑧(唐)赵磷:《因话录》卷3《商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2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634页。
    ②今天所谓的“家庭”,古代被称为“家”。但古代的“家”的含义比今天所说的“家庭”要广泛的多,既包括家庭,也包括家族及宗族。本文所探讨的唐代家庭生活就是从家庭和家族的层面来分析的。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28,玄宗《令孝经参用诸儒解易经兼帖子夏易传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316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35《经籍》,中华书局,1955年,第645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214,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2169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806,张魏宾《唐故太原郡王处士墓志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8475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390,独孤及《唐故睢阳太守赠秘书监李公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3969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315,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中华书局,1983年,第3195-3196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5上《良吏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4797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806,张魏宾《唐故太原郡王处士墓志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8475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409,崔祐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4195页。
    ⑦《太公家教》,载冯瑞龙,詹杭伦编:《华夏家训》,天地出版社,1995年,第97页。
    ⑧(清)董诰:《全唐文》卷816,柳砒《戒子孙》,中华书局,1983年,第8594-8595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945,郑氏《进女孝经表》,中华书局,1983年,第9816-9817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3《穆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15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9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9《崔沔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75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9《崔祐甫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7页。
    ①关于唐律有关家长与子女权利和义务的详细论述可以参考本文第三章第七节。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2《李大亮附李迥秀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90-239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8《崔涣传附子纵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82页。
    ①胡戟等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53页。
    ②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卷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③(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548,中华书局,1960年,第8321页。
    ④(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30,中华书局,1960年,第2524页。
    ⑤(唐)杜佑:《通典》卷68《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子事亲仪》,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8页。
    ①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卷28《全唐诗续拾》,中华书局,1992年,第1081-1082页。
    ②(唐)宋昭若撰:《女论语》,收于《状元阁女四书》,光绪壬辰年(1892)善成堂校刊。
    ①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9页。
    ②吴丽娱:《唐礼摭遗》,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4页。
    ③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页。
    ①敦煌写本S.6537背14分号。录文参见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3-154页。
    ②有关唐代士族阶层的定义学术界仍有分歧.毛汉光先生的《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认为士族之定义包含柳芳所说的郡娃,虏姓、关姓;亦包括正史中所提及的大族;还包括一切三世中有二世居官五品以上的家族,其中有唐代新族——列朝皇室亦包含在内。本文所指的士族是遵循了毛先生的广义定义。
    ③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9《儒学中》,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7-5678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6《卢迈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53-3754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5《崔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1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3《崔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19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8《崔彦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29页。
    ⑤韩涛:《中古世家大族范阳卢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第146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郑潜曜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1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679,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日户)墓志铭(并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6940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5《郑殉瑜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64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313,孙逖《沧州刺史郑公(孝本)墓志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3181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275,薛稷《唐故洛州洛阳县令郑府君(敞)碑》,中华书局,1983年,第2800页。
    ⑥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412《唐故大中大夫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上柱国荣阳郑公(湛)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40页。
    ⑦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440《唐故通议大夫持节开州诸军事开州刺史上柱国荣阳郑公()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59页。
    ⑧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89《唐故荣阳郑氏女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159页。
    ⑨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50《城大唐故右挠卫仓曹参军荣阳郑府君(齐阂)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99页。
    ⑩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咸通033《(高湜)亡妾荣阳郑氏夫人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03页。
    11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全唐文补遗》第6辑,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12(后晋)刘昫:《日唐书》卷137《郑云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71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339,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中华书局,1983年,第3440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8《颜师古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43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339,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中华书局,1983年,第3443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9《殷践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83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339,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中华书局,1983年,第3442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2《颜杲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32页。
    ⑦(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65《柳公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10页。
    ⑧(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9,景福二年二月,中华书局,1998年,第8441页。
    ⑨(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5《柳公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04页。
    ⑩(宋)王谠:《唐语林》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页。
    11(宋)王谠:《唐语林》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页。
    1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3《柳公绰传附仲郢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25页。
    ①(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中《柳硅免官修省》,中华书局,1994年,第10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816,柳玭《家训》,中华书局,1983年,第8595页。
    ③(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中《柳珪免官修省》,中华书局,1994年,第10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6《韩休传附韩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37-4438页。
    ⑤(宋)王谠:《唐语林》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33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3《穆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14-5015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5《穆宁附穆赞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16页。
    ①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82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7《杜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8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7《杜佑传附子式方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84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752,杜牧《上李中丞书》,中华书局,1983年,第7796页。
    ⑤薛逢《元同田家》:“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全唐诗》卷548,中华书局,1960年,第6331页。
    ①方干《元日》:“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全唐诗》卷650,中华书局,1960年,第7461页。
    ②(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2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651页。
    ③元稹《告祀曾祖文》:“每岁换正至涉佳辰,睹儿孙宾游相会聚,未尝无悲,是用日至暨正旦、仲夏之五日,季秋之初九,莫不修奉祠祀以达事生之意焉。”《全唐文》卷655,中华书局,1983年,第6670页。
    ④(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102,中华书局,1960年,第1085页。⑤(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12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84页。
    ⑥(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98,中华书局,1960年,第3374页。
    ⑦(宋)王溥:《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中华书局,1955年,第439页。
    ①《千家诗·七言绝句》,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573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中华书局,1983年,第5789-5790页。
    ③(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3,中华书局,1960年,第37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29《节日》,中华书局,1955年,第542页。
    ⑤徐坚:《初学记》卷4,中华书局,1962年,第73-74页。
    ⑥(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71,中华书局,1960年,第3028年。
    ⑦(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329,中华书局,1960年,第3681年。
    ⑧(清)董诰:《全唐文》卷240,李峤《谢端午赐衣表》,中华书局,1983年,第2492年。
    ①《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见《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1页。此经本于《盆经》,将目连改为道君,佛祖改为元始天尊,供养诸菩萨改为供养诸大圣。
    ②(唐)道世:《法苑珠林》卷62《祭祠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48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190,杨炯《盂兰盆赋》,中华书局,1983年,第19191920页。
    ④(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45页。
    ⑤(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349,中华书局,1960年,第3910页。
    ⑥(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70,中华书局,1960年,第3000页。
    ①(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691,中华书局,1960年,第7944页。
    ②(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510,中华书局,1960年,第1810页。
    ③肖群忠:《孝道观念在国人生活及民俗中的影响渗透》,《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第85页。
    ④(唐)徐坚:《初学记》卷4,中华书局,1962年,第80页。
    ⑤(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5,中华书局1960年,第664页。
    ⑥李斌诚:《唐代文化》(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7年重印,第1039页。
    ⑦佛教以腊月初八为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纪念日。
    ①(后晋)刘晌:《旧唐书》卷25《礼仪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941页。
    ②(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67《段文昌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69页。
    ③(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4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223,张说《请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中华书局,1983年,第2252-2253页。
    ⑤肖群忠:《孝道观念在国人生活及民俗中的影响渗透》,《《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第83页。
    ⑥(宋)李防:《太平御览》卷657,中华书局,1960年,第2935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72《虞世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68-2570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7页。
    ③(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40《温韬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41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68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1《李光进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7-4218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3《唐休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80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4《宦官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58页。
    ④(宋)王谠:《唐语林》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2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高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07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96,高宗武皇后《改元载初赦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997页。
    ⑦(清)董诰:《全唐文》卷701,李德裕《论丧葬踰制疏》,中华书局,1983年,第7197页。
    ①(宋)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1995年重印,第39页。
    ②(清)王先谦:《苟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77页。
    ③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①李斌城等编:《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43页。
    ②李斌城等编:《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6页。
    ③李斌城等编:《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7页。
    ④李斌城等编:《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8页。
    ⑤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中华书局,2004年,第5页。
    ①(宋)郑樵:《通志》卷25,《氏族略》,中华书局,1987年,第439页。
    ②(宋)郑樵:《通志》卷25《氏族略》》,中华书局,1987年,第439页。
    ①杨小红:《唐代在谱牒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档案学通讯》,1994年第2期,第53页。
    ②郭峰:《晋唐时期的谱牒撰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25-26页。
    ③王鹤鸣等主编:《中华谱牒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8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95《高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43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428,于邵《河南十氏家谱后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4366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61页。
    ②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62页。
    ③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636页。
    ①(晋)陶潜《孝传》之“赞”,收于《丛书集成》3354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②(唐)杜佑:《通典》卷68《礼典·嘉礼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1885-1888页。
    ③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④(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卷9《丧亲章第十八》,中华书局,1979年,第2561页。
    ①斯1344号,录文参见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第276-277。
    ②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542,令狐楚《奏榆次县冯秀诚割股奉母状》,中华书局,1983年,第5505页。
    ④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055页。
    ①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卷1《开宗明义章第一》,中华书局,1979年,第2545页。
    ③《唐律疏议》卷29《断狱》据众证定罪条:议曰:“其于律得相容隐”,谓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及部曲、奴婢得为主隐;其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以其不堪加刑:故并不许为证。若违律遣证,“减罪人罪三等”,谓遣证徒一年,所司合杖八十之类。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2030页。
    ④(后晋)刘晌:《旧唐书》卷24《礼仪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916-917页。
    ⑤(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卷7《谏净章第十五》,中华书局,1979年,第2558页。
    ①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36.页。
    ②(唐)房玄龄:《晋书》卷88《孝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3页。
    ③(唐)令狐德棻:《周书》卷46《孝义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825页。
    ④(唐)魏征:《隋书》卷72《孝义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661页。
    ⑤(宋)王溥:《唐会要》卷79《谥法上》,中华书局,1955年,第1458页。
    ⑥(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第2558页。
    ①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六月丁巳条,中华书局,1998年,第6008-6009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玄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66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肃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4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肃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42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9《崔日用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88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4《社仪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917页。
    ④(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第2558页。
    ⑤(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第2558页。
    ⑥(唐)武则天:《臣轨·序》,粤雅堂丛书,第4页。
    ①(唐)武则天:《臣轨·至忠章》,粤雅堂丛书,第10-11页。
    ②(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4《定谥》,中华书局,2005年,第33-34页。
    ①朱海:《唐代忠孝问题探讨——以官僚士大夫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394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5《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5页。
    ③(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548薛逢《邻相反行》,中华书局,1960年,第6408页。
    ④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37页。
    ⑤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93页。
    ⑥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10页。
    ①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第110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7《封禅》,中华书局,1955年,第96页。
    ①(宋)工溥:《唐会要》卷36《蕃夷请经史》,中华书局,1955年,第667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36《蕃夷请经史》,中华书局,1955年,第66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04《于志宁附于休烈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0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1《方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4《田神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53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王缙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7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220,崔融《唐故密亳二州刺史赠安州都督郑公碑》,中华书局,1983年,第2225页。
    ⑤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全唐文补遗》(第七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448页。
    ⑥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第152页。
    ⑦(清)董诰:《全唐文》卷636,李翱《去佛斋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6424页。
    ⑧(清)董诰:《全唐文》卷206,姚崇《遗令诫子孙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2083页。
    ①王双怀《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
    ①崔衍、罗让、羽林飞骑啖荣禄、乐工段日异、左千牛薛锋等5人的籍贯还有待考证,未在表中列举。
    ①黄修明:《孝文化与唐代社会政治》,《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108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新罗》,中华书局,1975年,第5337页。
    ①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载《唐史研究从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432页。
    ②据严耕望先生研究,自唐穆宗长庆初至后梁、后唐之际一百年间,新罗参加唐朝为留学生专设的“宾贡科”及第者达90人,有姓名可考者26人。参见《新罗留学生与僧徒》《唐史研究从稿》,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432-438页。
    ③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第17页。
    ④(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新罗》,中华书局,1975年,第5337页。
    ①(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卷8《新罗本纪》第8《圣德王》,(韩)新华社,1983年,第177页。
    ②(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卷8《新罗本纪》第10《元圣王》,(韩)新华社,1983年,第209页。
    ③(高丽)一然:《三国遗事》,(韩)权锡焕,陈蒲清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第498页
    ④(高丽)一然:《三国遗事》,(韩)锡焕,陈蒲清注译,岳簏书社,2009年,第499页
    ①(高丽)一然:《三国遗事》,(韩)权锡焕,陈蒲清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第501页
    ②(高丽)一然:《三国遗事》,(韩)权锡焕,陈蒲清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第495页
    ③森克己、木宫泰彦认为共任命19次(森克己:《遣唐使》,至文堂1966年初版1972年重版;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王晓秋、大庭修认为任命伊吉博德送唐驻百济镇将刘仁轨所派特使司马法聪至百济那一次不应列入,应为18次。参见其主编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3页。
    ④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7年重印,第1390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日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41页。
    ①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7年重印,第1390页。
    ②王晓秋,大庭修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4页。
    ③王晓秋,大庭修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25页。
    ④王载源:《儒学东渐及其日本化的过程》,《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第96页。
    ⑤转引自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8页。
    ⑥参见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7页。
    ①(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第23《赋役令》,长春出版社,1989年,第596页。
    ②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8页。
    ③王晓秋,大庭修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7页。
    ④《宋大诏令集》卷125《明堂二·元祐元年明堂赦天下制》,中华书局,1962年,第432页。
    ⑤《宋大诏令集》卷146《丧服上·令子弟因父兄殁收叙未经百日不得公参诏》,中华书局,1962年,第533页。
    ⑥《宋大诏令集》卷198《禁约上·禁西川山南诸道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诏》,中华书局,1962年,第730页。
    ⑦《宋大诏令集》卷206《贬责四·张诚—责授右千牛卫将军分司南京制》,中华书局,1962年,第772页。
    ⑧《宋大诏令集》卷240《诸蕃·甘州外甥回纥可汗王夜落隔可特进怀宁顺化可汗王制》,中华书局,1962年,第944页。
    ①(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54册《崇儒二·郡县学》,中华书局,1957年,第2200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3414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3407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280《王荣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9499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322《陈荐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0445页。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2《太祖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24页。
    ⑦(元)脱脱等:《宋史》卷267《刘昌言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9207。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296《杨徽之传附杨澈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9870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354《姚祐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1163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87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87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88页。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88页。
    ⑦(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94页。
    ⑧(元)脱脱等:《宋史》卷5《太宗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82页。
    ⑨(元)脱脱等:《宋史》卷14《神宗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271。
    ⑩(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太宗端拱元年闰五月,中华书局,1992年,第653页。
    1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3,真宗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中华书局,1992年,第1658页。
    ①(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54册《崇儒一·太学》,中华书局,1957年,第2183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4《太宗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73页。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太宗雍熙元年十二月,中华书局,1992年,第590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3,真宗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中华书局,1992年,第1658页。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0,真宗天禧元年六月,中华书局,1992年,第2068页。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M],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86页。
    ⑦(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M],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87页。
    ⑧(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M],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97页。
    ⑨(元)脱脱等:《宋史》卷199《刑法一》[M],中华书局,1985年,第4977页。
    ⑩(元)脱脱等:《宋史》卷201《刑法二》[M],中华书局,1985年,第5008页。
    11(元)脱脱等:《宋史》卷456《孝义传》[M],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89页。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82《史部三十八·政书二·大唐开元礼》,中华书局,1965年,第702页。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周礼·礼仪[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春秋)左丘明.春秋左传[M].中华书局,1990.
    [8](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9]程石泉.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1]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2]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
    [14](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6]苏与.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7](唐)宋昭若.女论语[M].状元阁女四书,光绪壬辰年(1892)善成堂校刊.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8](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2](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3](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9]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0](唐)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1](唐)赵磷.因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22](唐)裴庭裕.东观奏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3](宋)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4](唐)刘知几.史通[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
    [25](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6](清)赵翼.陔余丛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27](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8]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9](唐)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0](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1](唐)王泾.大唐郊祀录[M].适园丛书本。
    [32](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3](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34](宋)窦仪.宋刑统[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5]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6](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7](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8](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9](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0](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1]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唐志斋藏志[G].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2]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3]陈垣编.道家金石略[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4]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清)孙诒让.墨子闲沽[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战国)商鞅,石磊译注.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唐)武则天.臣轨[M].粤雅堂丛书本.
    [9]冯瑞龙,詹杭伦编.华夏家训[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5.
    [10](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11](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宋)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3](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5](宋)李防.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唐)张麓.朝野佥载[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9](唐)李冗.独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1](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2](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3]袁闾琨等编.唐五代传奇总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4]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7]道藏[M].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28](梁)僧祐辑.弘明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9](唐)道世编.法苑珠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0]大正藏刊行会.大正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
    [31]卍续藏经[M].台北:台湾新文丰影印本.
    [32]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M].北京:三联书社,1996.
    [1]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唐)韩愈.韩愈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宋)李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5](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6]千家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7](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0]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全唐文补遗(一至九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7.
    [12]丛书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1]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四川石刻考察团.大足石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3]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大足石刻[M].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62.
    [4]陈其泰编.梁启超论著选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69.
    [5]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杜,1973.
    [6]鲁迅.而已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8]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M].浙江人民出版,1982.
    [9]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中国唐史研究会.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13]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14]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1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7]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8]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19]赵吉惠.中国先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0]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21]钱穆.中国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22]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
    [23]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24]赵国华.生殖祟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5]甘怀真.唐代家庙礼制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
    [26]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
    [27]朱谦之.中国景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8]王祥龄.中国古代崇祖敬天思想[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
    [29]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30]冯晓林.中国隋唐五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1]罗义俊编.理性与生命—当代新儒家之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32]史仲文,胡晓林.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M].百卷本《中国全史》丛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3]宁业高.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34]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5]王晓秋,大庭修.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6]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上海:三联书店,1996.
    [37]宋金兰.汉字与文化[M].北京:首都师大山版社,1996.
    [38]牛志平.唐代婚丧[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39]章群.唐代祠祭论稿[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6.
    [40]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1]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2]宫晓卫.孝经·人伦至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3]魏英敏.孝与家庭伦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
    [44]王玉德.孝·中国家政理念评议[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45]陈戍国.隋唐礼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6]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47]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8]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9]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0]郑晓江,李承资,杨彗转.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51]黄小石.净明道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9.
    [52]任爽.唐代礼制研究[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
    [53]何世明.从基督教看中国孝道[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54]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5]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6]宋大川.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7]王鹤鸣等主编.中华谱牒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58]王双怀.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59]谢宝耿.中国孝道精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0]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1]钟肇鹏.求是斋丛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1.
    [62]韩德民.孝亲的情怀[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63]万本根.中国孝道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2001.
    [64]胡戟等编.二十世纪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66]吴丽娱.唐礼摭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7]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8]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69]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书店,2004.
    [70]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1]吴锋.中国传统孝观念的传承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2]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3]刘兴云.唐代中州乡村社会[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74]张国刚.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7.
    [75]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
    [76]朱岚.中国孝道七讲[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
    [1](德)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德)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日)森克己.遣唐使[M].东京:至文堂,1966年初版1972年重版.
    [5](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商务印书馆,1980.
    [6](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
    [8](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0.
    [9](高丽)金富轼,金童权译.三国史记[M].汉城:(韩国)新华社,1983.
    [10](高丽)一然,权锡焕,陈蒲清注译.三国遗事[M].长沙:岳麓书社,2009.
    [1]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59(8).
    [2]胡厚宣.殷卜辞中上帝和王帝(下)[J].历史研究,1959(10).
    [3]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J].历史研究,1959(11).
    [4]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J].载唐史研究从稿[M],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
    [5]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7).
    [6]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7).
    [7]李裕民.殷周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动本质[J].考古学报,1974(2).
    [8]陕西省博物馆.唐李寿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9).
    [9]傅乐成.唐人的生活[J].收入《汉唐史论集》,联经出版公司,1977.
    [10]江文汉.景教[J].收入《中国古代基督教及开封犹太人》,知识出版社,1982.
    [11]李永宁.报恩经和敦煌壁画中的报恩经变相[J].载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 究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12]赵和平.唐人节日略说[J].百科知识,1986(1).
    [13]胡文和,李官智.安岳卧佛沟唐代石经[J].四川文物,1986(6).
    [14]王铁.《曾子》著作时代考[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1).
    [15]郭政凯.周代养老制度特点[J].中国史研究,1988(2).
    [16]何平.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J].南开学报,1988(2).
    [17]王载源.儒学东渐及其日本化的过程[J].孔子研究,1989(3).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唐东都武则天明堂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9(5).
    [19]牛志平.试论唐代的孝道[J].晋阳学刊,1991(1).
    [20]王慎行.论西周孝道观的本质[J].人文杂志,1991(2).
    [21]查昌国.西周“孝”义试探[J].中国史研究,1993(2).
    [22]雷巧玲.唐人的居住方式与孝悌之道[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3).
    [23]张泽咸.唐代的节日[J].收入《文史》(第37辑),1993.
    [24]杨小红.唐代在谱牒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J].档案学通讯,1994(2).
    [25]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来割股疗亲的社会史初探[J].新史学,1995(1).
    [26]郭峰.晋唐时期的谱牒撰修[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2).
    [27]陈萍萍.唐玄宗御注《孝经》始末[J].台州师专学报,1996(5).
    [28]肖群忠.孝道观念在国人生活及民俗中的影响渗透[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29]孙修身.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1998(4).
    [30]罗新慧.郭店楚简与《曾子》[J].管子学刊,1999(3).
    [31]朱海唐代忠孝问题探讨——以官僚士大夫阶层为中心[J].武汉大学学报2000(3).
    [3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0(7).
    [33]张践.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哲学史,2000(3).
    [34]刘泽民.孔子以孝释仁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3).
    [35]季乃礼.论汉初的“孝治”[J].学术月刊,2000(9).
    [36]尚爱玲.《唐律》中的孝治思想[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
    [37]张卫民.汉代官吏的优抚制度[J].山东师大学报,2001(4).
    [38]谭思健.论唐代行孝与崇孝之风[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5).
    [39]甘怀真.“旧君”的经典诠释——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J].新史学(台 北),2002(2).
    [40]臧知非.王杖诏书与汉代养老制度[J].史林,2002(2).
    [41]舒大刚.《周易》、金文“孝享”释义[J].周易研究,2002(4).
    [42]黄修明.孝文化与唐代社会政治[J].广西大学学报,2002(5).
    [43]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J].哲学研究,2003(3).
    [44]马继云.孝的观念与唐代家庭[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5]谭洁.魏晋时期的孝道观[J].武汉大学学报,2003(4).
    [46]谭洁.论先秦两汉孝道观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J].湖北大学学报,2003(5).
    [47]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J].伦理学研究,2004(4).
    [48]王志胜.唐代家庭财产管理制度[J].齐鲁学刊,2004(4).
    [49]俞晓红.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伦理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6).
    [50]罗小红.再论唐代的夺情起复制度[J].西北大学学报,2005(3).
    [51]薛洪勤勣.《龙城录》考辨[J].社会科学战线,2005(5).
    [52]赵楠.论《咏孝经十八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53]陈一风.论唐玄宗注《孝经》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6).
    [54]于赓哲.割股奉亲缘起的社会背景考察——以唐代为中心[J].史学月刊,2006(2).
    [55]王先进.论唐代的家庭养老[J].固原师专学报,2006(1).
    [56]孙亦平.论杜光庭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影响[J].中国哲学史,2006(4).
    [57]赵小华.唐人的孝亲观念与孝亲诗[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58]陈倩.论唐承隋制中的“孝治”政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5).
    [59]王靖问.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J].孝感学院学报,2006(1).
    [60]王靖问.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下)[J].孝感学院学报,2007(1).
    [61]商爱玲.唐玄宗以孝驭官动因及实践探析[J].北方论丛,2007(2).
    [62]万广义.汉代“孝悌力田”述论[J].农业考古,2007(4).
    [63]刘兴云.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J].史学月刊,2007(8).
    [64]邢学敏.唐代家庭伦理关系探微——以荥阳郑氏为例的考察[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8).
    [65]蔡镕津.唐代知识分子的孝及其原因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6).
    [66]李传军,金霞.父母恩重经与唐代孝文化——兼谈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通儒”与“济俗”现象[J].孔子研究,2008(3).
    [67]郭江,陈维峰.儒家忠孝思想在朝鲜半岛的传播[J].天府新论,2008(5).
    [1]李洁.魏晋南北朝的孝行[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1.
    [2]朱海.唐代忠、孝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2.
    [3]王燕平.唐代忠孝问题探讨——特别以孝为中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4]李庚子.两汉的“孝教”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5]徐玲.汉代孝治文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4.
    [6]谷树新.中国传统孝道的确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7]夏继军.祭拜·教化·娱乐——唐代节日社会功能探析[D].南昌:南昌大学,2007.
    [8]王福星.唐朝尊养平民老人问题初探[D].厦门:厦门大学,2008.
    [9]赵澜.唐代丧服制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0]韩涛.中古世家大族范阳卢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