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关中平原的渭水河道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河道变迁是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在中下游冲积形成了广大的关中平原,成为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几个强盛王朝的国都的所在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渭河孕育了历史上中华古老文明的辉煌。进入人类历史时期,关中平原渭河河道的演变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历史环境的复原与重建,对关中平原渭河河道的变迁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历史时期各种文献对渭水记载的归纳分析研究,深入把握渭水河道的特性和发展演变规律。这些也有助于对关中地区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研究的深入。
     文章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绪论和第一章组成。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分别介绍了现代渭水的概况、关中平原的自然地理背景及先秦时期渭水的河道概况。通过对这一部分的介绍,确立了全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说明了渭水河道变迁的背景,为全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从第二章到第五章。
     按照时段对渭河河道状况进行了分段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秦至北周时期渭水河道的状况。考虑到时间跨度较大,具体又分为秦汉时期和《水经注》时代两部分,首先将渭河按照中游、下游和二华河口三段划分;接着对秦汉时期选取了成国渠、秦汉渭河三桥、漕渠等遗址为参照点结合文献记载展开论述;对《水经注》时期则主要以《水经注》为主线,结合相关的历史遗存和其他文献进行分析。
     第三章论述了隋唐时期渭河的河道变迁。同样首先将渭河按照中游、下游和二华河口三段划分;接着以《元和郡县志》为代表的文献资料为主线,选取了沿河县治、庆善宫、唐代渭河三桥、泾渭汇流处、永丰仓、漕渠渠口等为参照分析了当时渭河流路及变迁情况。
     第四章对宋金元明时期的渭水河道进行了论述。运用丰富的方志等文献资料归纳梳理出了各个河段的河道流路及变迁状况。
     第五章则对清代渭河河道变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由于时间距离关系和方志的发展特点,与之前相比清代是资料最为丰富的时代。本章充分利用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结合踏勘访问所获的信息,对这一时期的渭河河道变迁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第三部分是结论,为文章的总结与延伸部分。首先对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接着探讨了影响河道变迁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来揭示历史时期渭水河道变迁的内在规律。
     通过对全文的总结,有以下四点认识:
     (一)从时间上来看,历史时期关中平原的渭水河道决徙频繁,经常冲崩两岸,但长期来看主河床相对北移。
     (二)从空间上来看,中游河段有明显的北移趋势,下游河段虽然也有较大幅度的南北摆动,然而由于下游的水沙性质,实际基本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南北循环往复。
     (三)运用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方法,一方面要重视文献资料重大的价值,但运用过程中需要辨别分析、去伪存真,切实与其他史料及实地踏勘资料相结合,更不能以史料之无来断定史实之无。
     (四)既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也要善于吸取历史教训,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地的和谐和科学的发展。
River changes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physical geography,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eople's Productive activity and daily life. As the largest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Weihe River alluvial format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Guanzhong Plai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the locations of the Zhou, the Qin, the Han and the Tang dynasties, and several other powerful countri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were in the plain. it can be said to some extent that the China's splendid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the history is the Evolved by Weihe River.
     The changes of Weihe River in the Guanzhong Plain is he results the evolu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combination in the human historical period.This article through restor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of the changes of Weihe River in the Guanzhong Plai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historical recorded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Weihe river, grasp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Weihe River in-depthly. These are also helpful to the research of the evolution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Guanzhong area thoroughl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one is made up of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 one.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the thinking of research, research approach of the thesis, etc.. Chapter one, 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overview of the modern Weihe river, the geographical background of the Guanzhong Plain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Weihe river course in pre-Qin perio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ideas are established. The background of changes in Weihe river course is explained. And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article to write.
     Part two is the core of this paper, from chapter two to chapter fiv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iod of time, I discuss the course condition of Weihe River in subse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urse condition of Wei River during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Considered the time span is too long, I divide the time into two parts: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period and the "Commentary to the River Classic" period. First, I divide the Wei River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middle reaches, the lower reaches and Erhua Bayou. Then I selected the ruins of Chengguo canal, three bridges on the Weihe River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water transport of grain canals and so on as the reference points, and discuss it combining with the document. To the "Commentary to the River Classic" period, I take "Commentary to the River Classic" as a master line, associated with the historical monuments and other documentation for analysis.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 the changes of the course of Weihe River during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Tang Dynasty. I divide the Wei River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middle reaches, the lower reaches and Erhua Bayou too.I take "Yuan Hejun County annals" as a master line, associated with the historical monuments and other documentation for analysis.
     Chapter four, it's the discussions of Weishui waterway in the period of Song-Jin-Yuan-Ming. Generalize the river flow and changes in various sections on the base of the abundant local annals and other documentations.
     The fifth rules had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to the shifting of Weihe River in Qing Dynasty. Because the reasonof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of local chronicle, the material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richer then the time before it. Though useing local chronicle fully and unioning the information which attained by visit, this chapter had made the detailed analysis elaboration to the shifting of Weihe River in the period.
     The third part was a conclusion which included the summary and extending of the article. First, it had carried on the summary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n, it had discussed the primary influence factor to the shifting of river. Through the induction and analysis to research results, it had revelated the inherent rules of the shifting of Weihe River in historical period.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we have four cognitions :
     (a) From the time perspective, the Weihe River in the Guanzhong Plain frequent resettlement and often collapsing the two sides the historical period. But in the long run, the main river course relative toward to northward.
     (b) From the space perspective,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river marked by the northward movement of the trend, although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sections also have a larger north-south swing, because the nature of water and sediment downstream, the actual basic only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the North-South cycles.
     (c)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field visits method of combine. On the one hand,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major, but use of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needs analysis, and effectively with other historical data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field visits,We cannot conclude no historical evidence only by we don't have the historical data.
     (d) Not only should be good at summing up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but also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history. We should develop and use the nature reasonably what can make human and nature harmonious and develop scientificly.
引文
[1]时瑞宝、邓霞:《对陕西咸阳沙河古桥的初步认识,兼谈西渭桥地理位置》,《文博》1991年4期。
    [2]杨钟堂:《陕西咸阳市沙河古河床沉积物研究--谈西渭桥位置》,《西北地质》1993年第2期。
    [3]胡谦盈:《沣镐地区水道的踏察--兼论周都丰镐位置问题》,《考古》1963年4期:卢连成:《西周丰镐两京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3辑。
    [1]杨钟堂:《陕西咸阳市沙河古河床沉积物研究--谈西渭桥位置》,《西北地质》,1993年第2期。
    [2]甘枝茂,桑广书,甘锐,岳大鹏:《晚全新世渭河西安段河道变迁与上壤侵蚀》,《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2期。
    [1]周昆叔:《黄土与中国文明》报告摘录稿,1995年11月14日。
    [2]石兴邦等:《陕西渭水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载《人文杂志》,1957年2-3期。
    [3]史念海:《石器时代人们的居地及其聚落分布》,《河山集》二集。
    [4]《尚书·尧典》。
    [5]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6]《吕氏春秋·有始览》。《尔雅·释地》作杨阝夸,《周礼职方》作场纡,但在冀州。《淮南子·地形训》作阳纡,皆一地异名,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西安府山川,在现在潼关西。应有渭水下游。
    [7]余汉章:《渭洛三角地带沙苑的沙丘地形》,《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1期。
    [8]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三门峡水库考古调查报告》,《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
    [9]《史记》卷三《殷本纪》。
    [10]《国语》卷一《周语上》。
    11 《春秋谷梁传》成公五年。据史念海考证,郦道元所载的梁山,无论如何也不会堵塞黄河。如以《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所言,梁山在韩城东南十九里,梁山崩落,则有可能崩入黄河中,今以李泰《括地志》所言为是。
    12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1]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渭河下游地貌》第六章《结论》,科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
    [2]余汉章:《渭洛三角地带沙苑的沙丘地形》。
    [3]《史记》卷二五《六国表》。
    [4]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二集。
    [5]《史记》卷五《秦本纪》。
    [6]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7]《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颜师古注:“漆沮即冯翊洛水也。”《诗地理考》卷三引《括地志》也称漆沮即洛水(今洛河)。《史记》卷四《周本纪·正义》:“洛水,一名漆沮。”
    [8]辛德勇:《河洛渭汇流关系变迁概述》,《人文杂志》,1988年第5期。
    [9]《国语》卷一《周语上》。
    [10]《山海经》卷二《西山经·西次四经》。
    11 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诸侯称雄形势图》、《韩魏图》、《秦蜀图》,却绘洛河注入黄河,不知何据,暂且存疑。
    [1]史党社,任建库:《槐里犬丘与秦人早期历史相关的一点线索》,《文博》,2002年第6期。
    [2]《汉书·武帝纪》建元三年“初作便门桥。”
    [3]陈直《三辅黄图校证》卷六《桥》。
    [4]孙德润、李绥成、马建熙《渭河三桥初探》,载《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1980年。
    [5]李令福:《从汉唐渭河三桥的位置来看西安附近渭河的侧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增刊)。
    [6]胡谦盈《沣镐地区水道的踏察--兼论周都丰镐位置问题》,《考古》1963年4期;
    卢连成,西周丰镐两京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3辑。
    [1]《括地志辑校》卷一《咸阳县》。
    [2]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三《县三·咸阳》。
    [3]程大昌《雍录》卷第一《五代都雍总说》。
    [1]《史记·孝文帝本纪》索隐引《三辅故事》,又《三辅黄图》曰:“横桥,秦始皇造”,可能是始皇帝在扩建咸阳时有过增筑。
    [2]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版,页138。
    [3]刘庆柱《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5期。
    [4]据足立喜六《长安史迹考》中的《汉唐之尺度及里程考》,汉代每里折今414米,汉三里共折1242米;或谓每汉里为417.5米,则三汉里折今1252.5米。
    [5]李令福:《从汉唐渭河三桥的位置来看西安附近渭河的侧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增刊)。
    [1]《史记·留候世家》。
    [2]《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3]辛德勇:《西汉至北周时期长安附近的陆路交通--汉唐长安交通地理研究之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期。
    [4]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1995。
    [5]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
    [6]《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陇西郡首阳条。据《通典》卷一七三州郡三,船司空在唐华阴县东北五十里,以今地推之,当在今大荔、华阴、潼关交界处,时漕渠入河,渭水只有偏西北才可入河,船司空位置亦在渭口附近,距漕渠口不远。
    [1]入渭说见于左冯栩怀德县下,入河说见于北地郡归德县下。
    [2]《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3]《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下。
    [4]《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5]辛德勇:《河洛渭汇流关系变迁概述》,《人文杂志》,1985年第5期。
    [6]王元林:《隋唐以前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7]《水经注》卷17《渭水》。
    [1]《元和郡县志》卷二《关内道二》。
    [2]李键超:《一千五百年来渭河中下游的变迁》,《西北历史资料》,1980年第3期,第68-78页。
    [1]《水经注》卷19《渭水》,本段以下皆同。
    [2]《类编长安志》卷六《山水》。
    [3]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1995年10版,第170页。
    [4]黄盛璋《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
    [1]《初学记·桥梁七》。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其后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2期。
    [1]本段以下四段所引皆出自《水经·渭水注》。
    [2]康熙《续华州志》卷一《建置志》。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4]《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5]大荔县文化馆抄录《大荔县志》。
    [6]史念海:《河山集二集·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三联书店,1981年版。
    [1]《水经·渭水注》。
    [2]《说文解字》第十一篇《水部》。
    [3]《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索隐》引晋灼。
    [3]《水经注·渭水》。
    [4]《三国志·魏书》卷一《魏武帝本纪》。
    [5]《晋书》卷一○三《刘曜载纪》。
    [6]乾隆《华阴县志》卷廿一《纪事》。
    [1]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年1期。第4-5页。
    [2]史念海.《论径渭清浊的变迁》,《河山集·二集》。
    [3]《元和郡县志》卷二《关内道二》宝鸡县条:“本秦陈仓县,秦文公所筑,因山以为名,属右扶风。隋大业九年,移于今理,在渭水北。至德二年(校勘记今按新唐志同,各本作“乾元元年”)改为宝鸡,以昔有陈宝鸡鸣之瑞,故名之。”
    [4]《元和郡县志》卷二《关内道二》眉县条:“县在渭水南一里。”
    [1]《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二》。
    [2]《元和郡县志》卷二《关内道二》兴平县条曰:“渭水,南去县二十九里。”户县条曰:“渭水北去县十七里。”
    [3]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第16页。
    [4]史党社,任建库:《槐里犬丘与秦人早期历史相关的一点线索》,《文博》,2002年第6期。
    [5]民国十二《兴平县志》卷二《建置》。
    [1]辛德勇:《汉唐期间长安附近的水路交通》,《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
    [2]《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列传第四十二》附唐司马贞《索隐》。
    [3]《长安志》卷十三《县三·咸阳》
    [4]《旧唐书》卷十七《五行志》。
    [1]《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6月版,页8242、页8257。
    [2]《三辅黄图》卷六《桥》。
    [3]《长安志》卷十七《高陵县》;《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高陵县》。
    [4]《“泾渭分明”在哪儿?》,《农历》,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1]《唐会要》卷87《漕运》。
    [2]《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一》。
    [1]《大荔县志》第9篇第5章第2节《仓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王元林:《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3]马正林:《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4期。
    [4]《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中。
    [5]《汉华仓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8期。
    [6]艾冲:《隋唐永丰仓考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7]《华阴县志》,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1]马正林:《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4期。
    [1]《新唐书》卷53《食货志三》。
    [2]《隋书》卷23《五行志下》;《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3]《新唐书·太宗纪》。
    [4]《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适·河中府》。
    [5]《隋书》卷一《高祖纪》上,卷六十八《宇文恺传》。
    [6]《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7]《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8]《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颜师古注。
    [9]《诗地理考》卷三引《括地志》。
    [10]《史记》卷四《周本纪·正义》。
    [1]《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二》。
    [2]《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二》。
    [3]明康海《武功县志》卷一《地理志第一》。
    [4]长川直南写,清渭横其冲。灏光触空汉,此下潜真龙。钦想还谯赋,缅怀天日容。改寺报慈德,谨护列重城。沦没几百载,所遣惟巨钟。后当景泰末,移置荐福东。千牛不可载,百室或启凶,嗟此亦神物,似于 守灵踪。迹灭不能见,大约问老农。但与看气色,巍巍冠秦雍。
    [1]《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陕西二》。
    [2]《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二》兴平条言渭水:“南去县二十九里”;《长安志》卷十四《县四》兴平条 言渭水也曰:“南去县二十九里”。
    [1]乾隆《渭南县志》卷五《建置考·桥》。
    [2]道光《重辑渭南县志》卷七《建置考·桥》。
    [3]道光《重辑渭南县志》卷七《建置考·桥》。
    [4]光绪《新续渭南县志》卷五《建置·桥》。
    [5]王元林《明清渭河下游河道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页86。
    [9]《黄河档案史料》,1910-6《陕西巡恩寿奏附清单》。
    [1]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九《社会志·天灾》。
    [2]光绪《三续华州志》卷四《省鉴志·赈恤》。
    [3]民国《重修华县志搞》卷二《地理志·山川》。
    [4]光绪《三续华州志》卷二《建置志》。
    [5]光绪《三续华州志》卷一《山川志》。
    [6]民国《重修华县志稿》卷九《社会志·天灾》。
    [7]《黄河档案史料》1906-3(陕西巡抚曹鸿勋奏附清单)。
    [8]民国《续修大荔县志存稿》附《足徽录》卷一《事微补编》。
    [9]康熙《陕西通志》卷三《山川》。
    [10]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二《山川》。
    [1]《古今图书集成》卷四九五《山川考》。
    [2]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二《地理志·位置及疆域》。
    [3]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二《山川》引《县志》,《古今图书集成》卷四九八《关梁考》。
    [4]咸丰《同州府志》卷十八《山川》。
    [5]民国《华阴续志》卷七《艺文志记》。
    [6]《黄河档案史料》,1883-3《陕西巡抚冯誉骥奏》。
    [7]光绪《朝邑县幅员地粮总说》卷首《孙守恒序》。
    [8]《黄河档案史料》,1898-8《陕西巡抚魏光熹奏》。
    [9]康熙《陕西通志》,卷三《山川》。
    [10]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三《山川》引《县册》。
    11 乾隆《古今图书集成》卷四九五《山川考》。
    12 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一八九《同州府》。
    13 咸丰《同州府志》卷首《华阴县疆域图》及文字说明。
    14 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的《华阴县疆域图》及文字说明。
    [1]康熙《朝邑县后志》卷一《疆域》。
    [2]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三《山川》引《县册》。
    [3]乾隆《重修朝邑县志》卷一《地形考》。
    [4]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九十《同州府》。
    [5]咸丰《同州府志》的《朝邑疆域图》及文字说明。
    [6]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的《朝邑县图》及文字说明。
    [7]万历《华阴县志》卷一《舆地第一》,康熙《陕西通志》卷三《山川》。
    [8]乾隆《古今图书集成》卷四九八《西安府关梁考》。
    [9]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九十《同州府》。
    [10]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的《华阴县图》及文字说明。
    [1]光绪《同州府续志》卷8《田赋志》。
    [2]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渭河下游河流地貌》,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3页。
    [1]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渭河下游河流地貌》,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4页。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5](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6](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7](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8](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9](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2年版。
    [10](唐)令狐德棻等《晋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11](后晋)刘昀《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3](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唐)李吉甫,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唐)李泰撰,贺次君点校,《括地志》,中华书局,1980年版。
    [1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
    [18](清)王先谦校《水经注》,巴蜀书社,1985年版。
    [19](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
    [20](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四库全书本。
    [21](清)傅传洪《行水金鉴》,四库全书本。
    [22]黎世序、潘锡恩《续行水金鉴》,商务印书馆1936年国学基本丛书排印本。
    [1](南宋)程大昌《雍录》十卷
    [2](明)何景明纂《雍大记》三十六卷
    [3](明)李应祥修,俞安期纂《雍胜略》二十四卷
    [4]佚名《三辅黄图》六卷
    [5](清)毕沅监修《关中胜迹图志》三十卷
    [6](明)赵廷瑞修,马理、吕柟纂《陕西通志》四十卷
    [7](明)李思孝修,冯从吾等纂《陕西通志》三十五卷首一卷
    [8](清)贾汉复修,王功成等纂,韩奕续修纂《陕西通志》三十二卷
    [9](清)刘於义修,沈青崖纂《陕西通志》百卷首一卷
    [10](清)王志沂辑《陕西志辑要》六卷首一卷
    [11]杨虎城、邵力子修,宋伯鲁、吴廷锡纂《续修陕西通志稿》二百二十四卷首一卷
    [12](明)黄道周纂《陕西通省山水志》不分卷
    [13](清)舒其绅等修,严长明等纂《西安府志》八十卷首一卷
    [14](宋)宋敏求纂,(元)李好文绘图,(清)毕沅校《长安志》二十卷图三卷
    [15](元)骆元骧编撰《类编长安志》十卷
    [16](清)梁禹甸修纂《长安县志》八卷
    [17](清)张聪贤、董曾臣编纂《长安县志》三十六卷
    [18](清)黄家鼎修 陈大经、杨生芝纂《咸宁县志》八卷
    [19](清)高廷法等纂《咸宁县志》二十六卷首一卷
    [20]西安市地方志编委会《西安市志》第一卷总类
    [21]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编《西安沿革》十六卷
    [22](清)常毓坤修,李开甲纂《宝鸡县志》三卷
    [23](清)周煊修纂《宝鸡县志》三卷
    [24](清)何锡爵、吴之翰修纂《孝义厅志》十二卷首一卷
    [25](清)许起凤,高登科修纂《宝鸡县志》十卷首一卷
    [26](清)邓梦琴修、董绍纂《宝鸡县志》十六卷
    [27](清)朱琦绩修重修《凤翔府志》五卷附一卷
    [28](清)刘组曾修纂《凤翔府志略》三卷
    [29](清)达灵阿修、周方炯等纂《重修凤翔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30](清)罗鳌修、周方炯纂《凤翔县志》八卷首一卷
    [31](清)王毂修,王业隆纂《重修岐山县志》四卷
    [32](清)平世增、郭履恒修,蒋兆甲纂《岐山县志》八卷
    [33](清)胡升猷修,张殿元纂《岐山县志》八卷
    [34](清)刘瀚芳修,陈允锡、冯文可纂《扶风县志》四卷
    [35](清)熊家振修,张埙纂《扶风县志》十八卷
    [36](清)宋世荦修,吴鹏翱纂《扶风县志》十八卷首一卷
    [37](清)谭绍裘修纂《扶风乡土志》四卷
    [38](清)罗彰彝修纂《陇州志》八卷首一卷
    [39](清)吴炳修纂《陇州续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40](清)康嗣缙修纂《陇州新续志》三十二卷
    [41](明)刘九经纂修,(清)陈超祚续修《郿志》八卷
    [42](清)张素修,张执中等纂《郿县志》十卷首一卷
    [43](清)李带双修,张埙纂《郿县志》十八卷首一卷
    [44](清)程埙修纂《郿县乡土志》三卷
    [45](清)乔履信修纂《富平县志》八卷
    [46](清)吴六鳌修,故文铨纂《富平县志》八卷
    [47](清)樊增祥修,谭麟纂《富平县志》稿十卷首一卷
    [48](明)康海纂,(清)孙景烈评注《武功县志》四卷
    [49](清)李绍韩修,张文熙纂《武功县续志》不分卷
    [50](清)张文熙原纂,康吕赐校补《武功县重校续》志三卷
    [51](清)沈华纂修《武功县后志》四卷
    [52](清)沈华修,崔照等纂《武功县志》四卷
    [53](清)张树勋修,王森文纂《续武功县志》五卷
    [54](清)张世英修,巨国桂纂《武功县续志》二卷
    [55](清)高锡华撰《武功县乡土志》
    [56](明)佚名纂《兴平续志》一卷
    [57](清)徐开熙修,王连璧纂《兴平县志》八卷
    [58](清)胡蛟龄修纂《兴平县志》八卷
    [59](清)顾声雷修,张埙纂《兴平县志》二十五卷附三卷
    [60](清)王权纂修《兴平县士女续志》三卷
    [61](清)张元际修纂《兴平县乡土志》六卷
    [62](清)王廷珪修,冯兴裕、张元际纂《重修兴平县志》八卷
    [63](清)章泰修纂《周至县志》十卷
    [64](清)邹儒修 王璋纂《周至县志》十五卷
    [65](清)杨仪修,王开沃纂《周至县志》十卷
    [66]周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周至县志》二十七卷
    [67](清)左一芬撰《周至县乡土志》五卷
    [68](明)刘璞修,赵函纂,(清)康如琏辑《户县志》十一卷
    [69](清)康如连修,康弘祥纂《户县志》十二卷图一卷
    [70](清)鲁一佐修,周梦熊纂《户县重续志》五卷
    [71](清)汪以诚修,孙景烈纂《户县新志》六卷
    [72](民国)强云程,赵葆真修,段光世纂《重修户县志》十卷首一卷
    [1]李仪祉《李仪祉全集》,中华丛书委员会1967年版。
    [2]陕西省气象局气象台编,《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陕西省气象局内部资料1976年版。
    [3]戴应新《关中水利史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西北历史资料,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1980年铅印稿。
    [5]聂树人《陕西自然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出版社1982年版。
    [7]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渭河下游河流地貌>,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8]刘胤汉《秦岭水文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9]郑连第《古代城市水利》,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版。
    [10]陕西省农牧厅《陕西农业自然环境变迁史》,陕西科学技术出年版社1986年版。
    [11]余汉章《陕西水文》,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90页。
    [12]西北大学地理系黄土高原地理研究室编《黄土高原地理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4]渭南地区水利志编纂办公室《渭南地区水利碑碣集注》(内部资料),1988年版。
    [15]周魁一等注释《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中国书店1990年版。
    [16]郑肇经《中国水利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7]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18]李永善编著《西安地裂及渭河盆地活断层研究》,地震出版社1992版。
    [19]钮仲勋《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地质出版社1993年 版。
    [20]吴祥定等《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水沙变化》,气象出版社1994年版。
    [21]赵松岭主编《集水农业引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22]史念海《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
    [23]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
    [24]耿占军《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西年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朱学西《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6]史念海,萧正洪,王双怀《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林日暖主编《中国西部农业气象灾害》,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
    [30]黄河水利委员会《民国黄河大事记》,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版。
    [1]黄盛璋《历史上的渭河水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2]张尔道《从地质地貌方面对西安附近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初步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9年第2期。
    [3]夏开儒、李昭淑、阮才《渭河中下游河谷地貌》,《中国地理学会一九六一年地貌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
    [4]夏开儒等《渭河下游冲积形态的研究》,《地理学报》,1963年第3期。
    [5]李健超《一千五百年来渭河下游的变迁》,《西北历史资料》,1980年第3期。
    [6]《明嘉靖地震碑》,《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7]《陕西省地震碑石调查收获》,《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8]王世和:《唐桥陵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第4期。
    [9]尹均科《地名--河道变迁的重要见证》,《地名知识》,1981年第2期。
    [10]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
    [11]王丕忠《秦咸阳宫位置推测及其他问题》,《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
    [12]糕振西:《论秦汉时的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
    [13]马正林《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14]魏效祖《咸阳宫探索》,《考古与文物丛刊》,1984年第3期。
    [15]董国柱《陕西高陵县出土<东渭桥记>残碑》,《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1期。
    [16]费省《从<水经注>所载河名探讨北魏时期渭河水系的水文状况》,《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
    [17]杜甫亭《西安附近渭河河道的演变》,《史前研究》,1985年第1期。
    [18]辛德勇《<水经·渭水注>若干问题疏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2期。
    [19]赵荣《<水经注>渭河水系的虚实特征》,《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
    [20]马正林《咸阳原与西汉诸陵》,《人文杂志》,1987年第2期。
    [21]李兆元《西安地区(380-1983年)旱涝气候变化》,《地理研究》,1988年第4期。
    [22]许正文《潼关沿革考》,《人文杂志》,1989年第5期。
    [23]段清波《西渭桥地望考》,《考古与文物》,1990第6期。
    [24]刘庆柱《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第5期。
    [25]马正林《论西安城址选择的地理基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26]吴春《西渭桥地望再考》,《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4期。
    [27]舒峤《隋唐漕渠在灞河以西的走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期。
    [28]辛德勇《河洛渭汇流关系变迁概述》,《人文杂志》,1995年第5期。
    [29]常丕兴《渭河盆地地貌特征水系格局与新构造活动》,《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2年第2期。
    [30]易学发《秦郑国渠渠首变迁与渭河断陷北缘断裂的最新活动》,《地震学报》,1992年第2期。
    [31]史念海《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3年第2期。
    [32]杨钟堂《陕西咸阳市沙河古河床沉积物研究--谈西渭桥位置》,《西北地质》,1993年第2期。
    [33]耿占军《清代渭河中下游河道平面摆动探析》,《唐都学刊》,1995年第1期。
    [34]王元林《隋唐以前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35]王元林《宋金元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期。
    [36]张骅《论水与六大古都》,《文博》,1997年第2期。
    [37]王元林《历史上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及沿岸的治理开发》,《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第2期。
    [38]王元林《清代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
    [39]王元林《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40]耿占军《试论清代陕西的经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西北史地》,1998年第4期。
    [41]杨朝霞《渭河沿流港口码头津渡的兴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42]王元林《明清渭河下游河道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
    [43]李绥成《渭河三桥寻踪》,《文物天地》,1998年第4期。
    [44]史念海《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河山集》(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5]徐卫民《秦都咸阳的几个问题》,《咸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5期。
    [46]马正林《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47]王元林《明代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
    [48]李令福《从汉唐渭河三桥的位置来看西安附近渭河的侧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增刊)。
    [49]吴宏岐《<水经·渭水注>若干历史水文地理问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50]王元林《明清北洛河下游河道变迁》,《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51]徐日辉《“陈仓渭水道”与街亭战役》,《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1年第4期。
    [52]王元林《关中东部河道变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53]甘枝茂,桑广书等《晚全新世渭河西安段河道变迁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2期。
    [54]时瑞宝《秦都咸阳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55]吴忱《论“古河道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2 年第2期。
    [56]朱士光《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期。
    [57]张艳玲《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2年第2期。
    [58]薛祥煦《渭河北迁与秦岭抬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9]李令福《论秦都咸阳的城郊范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60]雷依群《秦都咸阳生态环境研究》,《咸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1]赵景波《西安高陵距今1400-1100年间渭河洪水演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
    [62]桑广书《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地理科学》,2005年第6期。
    [63]殷淑燕《论关中盆地古代城市选址与渭河水文和河道变迁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