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是指,针对妇女的、由于她是女性而实施的、或不合比例地影响到妇女的家庭暴力。它既反映和强化了男女之间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又损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人格尊严、安全利益和个人自治能力。但是,与发生在公共领域的诸如战争等暴力行为不同,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被称为私人领域的家庭之中,国家或公共权力机构多不愿干涉,即所谓“法不入家门”。这也使得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成为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却最不受承认的侵害人权的事件。然而,如果国家在面对侵犯妇女人权的暴力现象时无动于衷、容忍甚至纵容,威胁妇女利益的权力就会被强化,社会和家庭层面普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就会被遮掩,正义就无法得到伸张。因此,国家应对使妇女系统地处于弱者地位的庞大社会习俗和文化结构的持久化负有责任。
     1993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首次明确表示国家具有人权层面上的,防治基于性别的暴力的责任。此后,每年的11月25日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在国家所采取的诸种措施中,法律是重要一环。“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建议缔约各国,“如果出现家庭暴力,必要时应诉诸刑事处罚以及民事补救方法。”根据联合国秘书长《关于一切形式对妇女暴力的深入研究报告》,截至2006年,全世界89个国家采用了某种形式的禁止家庭暴力立法。其中,60个国家制定了具体的反对家庭暴力法,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制定了国家行动计划,以终止针对妇女的暴力。与2003年只有45个国家制定了针对家庭暴力的立法相比,目前的立法数量是大大增加了。但是,针对妇女实施的,基于性别的暴力仍然大量存在。这说明,有必要对立法和执法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文以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为依托,以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为分析对象,在解构该种家庭暴力之实质的基础上,提出反家庭暴力法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功能,并结合中美两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推动中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发展和进步。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七章,共约17万余字。
     第一章,家庭暴力的基本解释。本章主要对家庭暴力的内涵进行解读和辨析。一般来说,暴力是指武力,是施暴者通过借助直接的物质力量造成他人人身、财产等权益的损害。在这个基础上,学者们对暴力的范畴进行了扩展,将非直接借助物质力量的精神暴力等形式的暴力行为纳入暴力的范畴之内。自我国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正式规定有关规制和处置家庭暴力的民事规范以来,我国对家庭暴力内涵的界定一直以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的解释为依据。但是,由于这一界定主要是指导司法实践的,因此,在有关家庭暴力行为的客体、表现形式和损害结果等方面引起了理论界的争论。在比较中美两国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本章提出,家庭暴力的客体应当包括受害者的人身权、财产权;无论是物理暴力,还是精神暴力,都必须是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作出。此外,对损害结果的认定应当采取较低的标准,以便于受害者证明自己遭受了家庭暴力。
     第二章,反家庭暴力的人权基础。由于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因此,人权框架是关于性别暴力研究的基础。笔者首先分析了人权的内涵、一般人权的内容,以及作为特殊人权的妇女人权。其次,笔者分析了传统法律为何不干预家庭暴力的原因。在以家庭为基准,区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前提下,家庭由于其特有的私密性、自然情感性而被认为属于法律不适于干预的私人领域,因此,发生在家庭内的所有事件,包括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都不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女性主义理论对此提出了批评,通过证明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同等重要性,以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划分对女性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出国家必须承担起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责任。最后,笔者回顾了联合国人权机构介入家庭暴力问题的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起,经过三个阶段的努力,联合国最终确认家庭暴力首先是侵犯妇女人权的行为,并把家庭暴力解释为“基于性别的暴力”。这样,在国际人权法层面,针对家庭暴力所做的各项工作均应以实现性别平等为目标。
     第三章,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及其解构。本章是对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理论分析。本章第一节指出,性别,或称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针对社会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实而创造的特有概念。其意义在于,指出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不是因为女性自身的生理性别所致,而是源于社会的塑造。随后,本节指出社会性别理论对法学研究的五点意义。本章第二节分析了婚姻关系中的权力产生的原因和此种权力的性质。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包括婚姻关系在内,许多社会关系都被视为契约关系。理论上,契约是平等的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分配权利与义务的协议。但是,实力不平等的主体并不是不能缔结契约,只是这种契约将会因为缔约者的不平等而发展成权力关系。实力不平等的男女所缔结的婚姻关系也属此类。从性别角度上来看,不平等的夫妻之间形成的此种权力关系来源于性别之间的差异,其功能在于进一步强化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本章第三节分析了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实质。暴力是掌权者的工具,为掌权者服务,但暴力与权力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当掌权者恐怕失去权力时采取的工具。当夫妻之间发生权力冲突时,为了维护既有的权力,男性掌权者便试图通过运用暴力工具使女性服从于自己。
     第四章,反家庭暴力法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功能。本章主要涉及两个部分,即家庭暴力立法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功能。笔者认为,法律是有关权利之学,正义价值是权利的逻辑基础。因此,正义价值也应当是家庭暴力立法的基本价值。鉴于正义分为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两种基本类型,笔者认为,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正义价值即在于如何在家庭中实现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贯彻分配正义的意义在于,由于夫妻权力关系的形成源于双方实力的不平等,因此,理应根据分配正义使双方实现实力的平等,以从根本上铲除产生暴力的土壤。贯彻矫正正义的意义在于,无救济便无权利,既然暴力表现为对受害者权益的侵犯,那么必须及时向受害者提供充分的救济。理论上,矫正正义乃为分配正义之补充。本章第二节在前一节的基础上,提出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度功能。法律的功能是法律价值的具体化。对于家庭暴力立法应当实现怎样的功能,笔者认为,主要应有两级功能,低级功能和高级功能。其中低级功能是矫正正义的具体体现,它包括救济受害者和要求施暴者承担责任两个部分。高级功能是分配正义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在于赋予受害者以权利,从而实现男女双方的真正平等。
     第五章,规制家庭暴力民法实体法的中美比较研究。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论证了家庭暴力行为作为侵权行为的理论基础是其违法性,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中国学界关于家庭暴力侵权的理论争议和美国法把家庭暴力确认为故意侵权行为的历程。但是,侵权行为的一般概念很难准确说明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侵权的特殊性质。因此,笔者在第二节提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侵权具有三种特殊性质:连续性、策略性、滥用性。之所以作如此界定,是以性别暴力行为的性质为基础的。性别暴力是男性用于控制女性的手段,其目的在于维持权力关系。结果上,它使得受暴妇女陷入无助和屈从。因此,任何家庭暴力行为都不应当被视为单独的,而应当被视为是用来压迫受暴妇女的手段,而且,它是男性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策略性的侵权行为,并以自身的优势地位为基础。本章第三节论述了家庭暴力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在中国法上,过错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采四要件说,即加害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在美国法上,家庭暴力分属不同的诉因,笔者分析几种主要的家庭暴力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它们是殴击、威吓和故意精神损害。本章第四节论述了家庭暴力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现代侵权行为法以损害的填补为目的,对于侵权损害来说,补偿性损害赔偿是首要的救济方式,这也是中美侵权损害赔偿的共通点。但是,美国法院亦常常对施暴者判处惩罚性赔偿。笔者认为,对于家庭暴力侵权来说,补偿性赔偿的效用有限。原因在于,补偿性赔偿往往会使加害人利用机会主义的方式逃脱补偿。因此,从实际效果来看,补偿性损害赔偿是一种有利于施暴者的制度安排。惩罚性赔偿则将损害赔偿扩大到可能受到侵权行为影响的第三人和社会公益,倡导一种报复主义,即任何人无权未经他人同意,不得要求他人放弃其权利。因此,惩罚性赔偿更符合妇女人权保护的理念。
     第六章,处置家庭暴力的民法程序法的中美比较研究。本章第一节以我国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民事诉讼程序为分析对象。在处置家庭暴力的司法实践中,离婚案件为最常见者。笔者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法院处理该类案件的程序,以及受害者寻求司法救济时遭遇的困境。总的来说,对于这类案件,我国法官遵循了审理一般民事案件的程序,而没有考虑到性别暴力的本质。本章第二节以美国民事保护令制度为分析对象。1994年以后,全美各州及哥伦比亚特区都立法规定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请求签发民事保护令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本节正是对民事保护令的概念、特点、救济范围、取得、送达、执行程序以及违反民事保护令的责任所作的全面介绍和分析,并从受害者需要、权利救济、社会性别三个角度分析了民事保护令的积极性所在,在与私力救济对此的基础上,分析了民事保护令的缺陷。本章第三节从诉讼管辖、诉讼证明两个方面对我国家事诉讼与美国民事保护令诉讼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七章,完善中国反家庭暴力民事法制之建议。本章第一节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反家庭暴力民事立法应选择的理念和模式。反家庭暴力应当依靠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相结合,本节提出应树立以公共权力制止私人暴力、以私人权利制止私人暴力的立法理念。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鉴于联合国文件强调反家庭暴力不应束缚于对现有法律做细枝末节的修订,加之处理家事关系专门化的需要,有必要采取专门法的立法模式。本章第二节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论述了消灭“性别暴力”的根本途径,以及完善民法实体法、程序法的一些举措。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首次以美国一些州的立法为研究对象,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内涵;
     第二,首次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夫妻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产生的原因;
     第三,以暴力和权力的内在联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夫妻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与家庭暴力的逻辑联系,以及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实质所在;
     第四,首次以性别平等为切入点分析了夫妻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扩展了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
     第五,为切实保障受暴者的权利,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救济措施,为此,作者对我国以离婚诉讼为代表的家事诉讼与美国民事保护令诉讼进行了比较分析。
Gender-based domestic violence mainly happed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which is the means and way for males to control females,and is a serious violation of female humane rights.Different from violence happened in public sectors such as war,for the reason that domestic violence happened in so-called private sector,families,law or politics is unwilling to intervene so much.Nevertheless,if the state is indifferent,tolerant,or even indulges the domestic violence,the power to threaten women's right is to be strengthened,the unequal phenomena between man and woman in society and family will be covered,and the justice will not be realized.Therefore,state should be liable for the social convention and cultural structure which make woman to stay in a weak position under private power system permanently.
     In 1993,UN Declara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first made it clear that state has the liability in the aspects of human rights to prevent violence between different sexes and solve the violence.Afterwards,Nov.25~(th) of each year is determined as the "International Day to Eliminate Domestic Violence".Of all the measures carried out by the state to eliminate domestic violence,law is the important one.Committee on Eliminating Discrimination on Woman suggests that in every country,"if domestic violence occurs, criminal penalty or civil compensation should be applied when necessary."Untill 2006,there are 89 countries and areas promulgated some kinds of law to ban domestic violence.60 countries enact special laws.Meanwhile,more and more countries constitute demarches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Comparing to 2003(only 45 countries made law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more special laws have been in the world.Even though,domestic violence still repeatedly occurs.That means,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ut on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The papar sets its foot on gender theory,sets gender-based domestic violence as its object,puts forword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ti-domestic violence through comparing the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between U.S.and China.
     The whole thesis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about 170 thousand words approximately.
     ChapterⅠis titled as the concept of domestic violence.In general,violence means that abuser uses the force to harm other' s body and property.Then,this concept had been widened.Violence only used through verbal abusing was included in this concept.After the enactment of amendment of Marriage Law in 2001,the concept of domestic violence interpreted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s often used in judicial practice.But,man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is concept had been put forward by scholars.After the comparing this concept in U.S.,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object of domestic violence should including the right of body and property.The behavior of violence should be made actively.And,the standard of result should be more low.
     ChapterⅡis titled as the human rights basis to prevent domestic violence.For gender-based domestic violence is the offence on female humane rights,human rights framework is the basis of violence research concerning gender.In this section,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common humane rights,and the concept of female human rights as special human rights.Second,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 traditional law did not regulate domestic violence.The main reason is the tradition to discriminat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Every thing happended in the family should be regulated by law.The feminists criticize this tradition b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adverse influence on women.Every government must take on the duty to regulate the illegal behavior happened in family.In the end,the author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UN human rights agency intervening domestic violence.From 1980s,after three stages,UN finally determine that domestic violence is the act violating female humane rights firstly,and explain it as "gender-based violence".By this way,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sector,all work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 should focus on gender equality.
     ChapterⅢis titled as interpretation of gender-based domestic violence.In first section,the author point out that gender is created by feminist to deal with the real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This word means that the weak position of women is formed by social cultures not their sex.Then,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gender in legal research.In second section,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ower in marital relationship and its nature.In modern society,the marriage has always been seen as a contract.In theory,the contract should be made by two persons with equal strength.But,it is not means that two persons with unequal strength could not finish one contract.Bu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ill be power-based relationship.This conclusion also applys to marriage finished by unequal men and women.In this marriage,man always is winner.In third section,the author analyzes the nature of gender-based domestic violence.Violence is the tool of winner to keep the power on the loser.Therefore,the gender-based domestic violence is the tool of winner to keep the power coming form the gender.
     ChapterⅣis titled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code. The author believes,law is the doctrines of rights,and justice is the logical basis for rights. Therefore,justice should be the basis value for domestic violence legislation.In theory,the value of justice had been divided into two parts,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corrective justice.The meaning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n family is promoting equality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The meaning of corrective justice is relief the victim.In second section,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wo kinds of functions following the value of justice.One function is low-class function.The meaning of this function based on the value of corrective justice is relieving the victims and punishing the abuser.Second function is high-class function.The meaning of this function based on the valu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s endowing the rights to victims.
     ChapterⅤis titled a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substantive law and U.S. substantive law regulating the domestic violence.This chapter includes four sections.In first section,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illegality is the basis of domestic violence to be seen as tort.In second section,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domestic violence tort has three kinds of natures,continuous tort,tactical tort and abusing preponderant position tort.In third sec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of domestic violence tort.In Chinese law, intentional tort has four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In U.S.law,the situation is different because there are several causes of ac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tort.The author analyzes three main causes,battery,assault and intentional infliction of emotional distress.In fourth sec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mpens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tort.Modern tort law targets for compensation of the damages.Therefore,as to tort damage,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is the prime remedy.This is also the common point between Chinese law and U.S.law.But,U.S. civil law practice also imposes punitive damage on the abused.The author believes,as to domestic violence tort,there's little function for compensative damage.The reason is that the abuser always escape from compensation by opportunism.Therefore,the compensative damage i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to the abused benefits from the practical effects. Punitive damage puts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into a new view of extending it to the third part and social interests which may be effected by tort,advocating a retaliation,that is,no one has the right to ask others give up their right or force others giving up rights without others consent,and exchange for his own power,even it meets economic benefits,it violates moral concepts.Therefore,punitive damage does better to meet the concept of protecting female humane rights.
     ChapterⅥis titled as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procedure law and U.S.In first section,the author analyzes some action of divorce resulted by domestic violence in China.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victims can not be protected by general proceeding since the judge does not consider the particular points of domestic violence.In second section,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ivil protection order proceeding in U.S.After 1994,all states and Washingon D.C.enacted the law providing that the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may directly apply the court for civil protectio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The author fully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concept,characteristics,applying fields,gaining,delivering,executing procedure of civil protective order,and the liability against it.At last,the author analyzes and reviews the general civil proceeding and civil protection order proceed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the needs of victims,the relief of rights and gender equality.In third section,the autho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procedure of divorce and civil protection order.
     ChapterⅦis titled as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perfect civil law regulating domestic violence in China.All the suggestions are based on the works of scholars.In first section,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dea and mode of legislation.There are two ideas about how to restrict personal violence.The first one is using public power to restrict personal violence.The second one is using personal rights to restrict personal violence.As to the mode of legislati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elect the special mode.This mode has already accepted and used by UN and the countries with domestic violence laws.In second section,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destroy the foundation of gender power.Then,we may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victims by using some particular regulations.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thesis are following as:
     First,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domestic violence based on comparing the law and acts of U.S.
     Second,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ried cou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Third,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violence,power between married couple and gender-based violence.
     Fourth,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tort compensation between married cou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Firth,this thesis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vorce procedure and civil protection procedure.
引文
1 参见Susan A.Basow:《两性关系--性别刻板化与角色》,刘秀娟、林明宽译,台北:扬智文化,1996年版,第226-241页。
    2 Donileen R.Loseke,"The Complexities of Family Violence ",in Donileen R.Loseke,Richard J.Gelles,Mary M.Cavanaugh(eds.),Current Controversies on Family Violence(2nd Edition),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5,p.44.
    3 “克林顿总统宣布10月为美国‘警惕家庭暴力月'”,《人民日报》,1995年10月4日,第7版。
    4 "Domestic Violence:Germany v.US",http://www.megaessays.com/viewpaper/20046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3月1日。
    5 See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the U.S.,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U.S department of Justice,http://www.ojp.usdoj.gov/bjs/intimate/overview.htm,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2月10日。
    6 参见刘小楠:《美国女性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6月,第1-3页。
    7 胡苷用:《中美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第18页。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国家报告》。转引自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1('95+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9 罗萍:“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法律措施浅议”,《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0 王行娟:“应当立法禁止家庭暴力”,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法修改论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409页。
    11 陈苇:“论预防和制止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2000年中英“维护妇女权益,制止家庭暴力”国际研讨会论文,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2-492页。
    12 陶毅:“反家庭暴力立法刍议”,《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
    13 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下)”,《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夏季号。
    14 夏吟兰、范爱莲:“中国家庭暴力及法律干预状况调查”,《红旗》,2003年第5期。
    15 王春光:“澳洲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及其启示”,《法律适用》,2004年第10期。
    16 周安平:“家庭暴力的法理学分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7 蒋月等:“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
    18 陈苇:“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研究--以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为主要分析对象”,《法商研究》,2007年第6期。
    19 李忠芳等编著:《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20 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家庭暴力与法律援助:问题、思考、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 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23 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 参见胡苷用:《中美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
    王琳采:《防治家庭暴力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李森:《论家庭暴力的司法救济》,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等。
    25 姜虹:“夫妻侵权责任探微”,《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
    26 陈群峰:“夫妻侵权之责任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7 焦少林:“论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28 王红艳:“夫妻间暴力侵权婚内赔偿制度探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1期。
    29 叶英萍、李晓粉:“论夫妻间的婚内侵权责任”,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7页。
    30 参见陈苇、陈思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夫妻关系法研究回顾与展望”,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8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第84-88页。
    31 参见陈苇、陈思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夫妻关系法研究回顾与展望”,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8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32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针对妇女的暴力:事实和数据》,2007年,第2页,http://www.unifem.org/,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3月29日。
    33 参见黄列:“家庭暴力:妇女面临的人权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第133页。
    34 Kristin A.Kelly,Domestic Violence and the Politics of Privacy,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
    35 "Developments in the Law:Legal Responses to Domestic Violence",Harvard Law Review,Vol.106,No.7.1993,pp.1498-1620.
    36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针对妇女的暴力:事实和数据》,2007年,第2页,http://www.unifem.org/,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3月29日。
    37 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页。
    38 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38[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39 Cf.We b.ster'.s,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转引自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40页。
    40 魏尔:《暴力及其根源》,莱茵贝克·罗沃尔特出版社,1998年版。
    转引自[瑞士]维雷娜·卡斯特:《怒气与攻击》,章国锋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9页。
    41 Hugh Davis Graham and Ted Robert Gurr,The History of Violence in America,New York:Signet Books,1969,p.ⅹⅹⅹⅱ.
    42 参见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40页。
    43 余延满:《亲属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44 沈岿:“暴力后的和解,为什么?如何可能?--读〈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随感”,法律思想网,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4月17日。
    45[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46 参见[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47 参见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40-41页。
    48 参见[英]艾伦·麦克法兰:《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管可秾、严潇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5-76页。
    49 参见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41页。
    50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47页。
    51 曹诗权:“中国婚姻法修正案述评”,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7页。
    52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3页。
    53 有学者认为,《〈婚姻法〉解释一》中所指的“一定”后果是要达到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身体上的“轻微伤害”或“伤害”等后果的情形。参见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54 See D.C.Code Ann.§ 16-1001
    55 See N.H.Rev.Star.Ann.§ 173-B:1;Nev.Rev.Star.Ann.§ 33.018;Mo.Ann.Stat.§455.010,455.501;13 Del.C.§ 703A;Alaska Stat.25.90.010,18.66.990;Ala.Code § 30-3-130;La.Rev.Stat.Ann.§9:362
    56 See Fla.Stat.Ann.§ 741.28
    57 See S.D.Codified Laws § 25-10-1
    58 See Colo.Rev.Star.Ann.§ 14-10-124;Ohio Rev.Code Ann.§ 2919.25;Okla.Stat.Ann.tit.22 § 60.1;S.D.Codified Laws § 25-10-1;Vt.Star.Ann.tit.15 § 1101
    59 See N.H.Rev.Stat.Ann.§ 173-B:1;Nev.Rev.Stat.Ann.§ 33.018;Mo.Ann.Stat.§ 455.010,455.501;13 Del.C.§ 703A;Alaska Star.25.90.010,18.66.990;Ala.Code § 30-3-130;La.Rev.Stat,Ann.§ 9:362
    64 李洪样:“'家庭暴力'之法律概念解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81页。
    65 于东辉:“〈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建构的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第58页。
    66 参见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67 参见蒋月等:“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第37-67页。
    68 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7页。
    69 余延满:《亲属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70 郭卫华:《性自主权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71 张曙、李熠:“论家庭暴力的内涵——对现行婚姻法中家庭暴力概念的质疑”,《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108页。
    72 参见李洪样:“‘家庭暴力'之法律概念解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81页。
    73 Raoul Wallenberg,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Humanitarian Law,"General Comments or Recommendations Adopted byUnited NationsHu-man RightsTreaty Bodies ",Vol.Ⅳ,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Lund 1998),p-32.
    74 See "A framework for model legislation on domestic violence",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Fifty-second session Item 9(a) of the provisional agenda.E/CN.4/1996/53/Add.2,2 February 1996.
    75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Good practices in legisla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Austria,26 to 28 May 2008,p.26.
    76 《世界人权宣言》第3条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6、9条都规定,人人有固有的生命、自由和安全权。
    77 参见白桂梅:“国际人权法与消除对妇女暴力行为: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白桂梅主编:《国际人权与发展:中国和加拿大的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404页。
    78 陶毅:“反家庭暴力立法刍议”,《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第26页。
    79 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7页。
    80 吕春娟:“家庭冷暴力相关问题探究”,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81 参见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82 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6页。
    83 余延满:《亲属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84 张曙、李熠:“论家庭暴力的内涵--对现行婚姻法中家庭暴力概念的质疑”,《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109页。
    85 参见陈苇:“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研究--以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为主要分析对象”,《法商研究》,2007年第6期,第96页。
    86 See "Explore the Issue",http://www1.umn.edu/humanrts/svaw/domestic/reports/index.htm最后访问时间2009-03-31。
    87 联合国《反家庭暴力示范立法框架》第11条规定:“所有这些由家庭成员对家庭中的妇女实施的以性别为基础的肉体上的、精神上的以及性的侵害行为,从简单的攻击到严重的肉体上的殴打、绑架、威胁、恐吓、强迫、盯梢、口头上的侮辱谩骂、强行或非法闯入住宅、纵火、损坏财产、性暴力、婚内强奸、因嫁妆或聘礼引起的暴力、残害女性生殖器、强迫卖淫、对家务工作者实施暴力以及具有上述行为倾向的行为都可视为家庭暴力行为。”See“A framework for model legislation on domestic violence",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Fifty-second session ltem 9(a) of the provisional agenda,E/CN.4/1996/53/Add.2,2 February 1996.
    88 卓冬青:“家庭暴力法律界定再谈”,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89 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7页。
    90 李洪样:“‘家庭暴力'之法律概念解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83页。
    91 于东辉:“〈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建构的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第58页。
    92 See Niklas Luhmann,Law as A Social System 71,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转引自林聪贤:“灰色的灵魂--被害·法律·救赎”,《中原财经法学》,2006年第17期,第4-5页。
    93 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页。
    94 金眉:“论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缺失”,《法学家》,2006年第2期,第135页。
    95 参见金眉:“论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缺失”,《法学家》,2006年第2期,第136页。
    96 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婚姻法》修订实施以来新类型婚姻案件分析及审理对策”,《法律适用》,2004年第10期,第21页。
    97 在刘梦所做的20个防谈个案中,无论被访者来自农村或城镇(其中10位来自农村;10位来自城镇),竟然没有一位受暴妇女选择离婚。刘梦把这种现象归结为5个原因:(1)个人资源的短缺;(2)受暴者的主观认识,即夫妻打架是正常现象,打架不能离婚;(3)受暴者积极看待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4)子女的考虑。参见刘梦:《中国婚姻暴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6-187页。
    98 夏吟兰:《离婚自由与限制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99 李步云、陈佑武:“人权与‘权利'的异同”,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100 石佑启:《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宪法与行政法的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101 杨宇冠主编:《联合国人权公约机构与经典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第3页。
    102 例如,托马斯·弗莱纳认为:“人权就是人按其本性生活并与他人生活在一起的权利。”参见[瑞士]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谢鹏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103 例如,《牛津法律大词典》将人权解释为:“人权,就是人们主张应当有或者有时明文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并受到保护,以此确保个人在人格和精神、道德以及其他方面的独立得到最全面、最自由的发展。”参见[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词典》,李双元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38页。
    104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原版导言第1-2页。
    105 马俊驹、曹治国:“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第51-52页。
    106 参见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原版导言第4页。
    107 马俊驹、曹治国:“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第52页。
    108 参见罗玉中、方其刚:《人权与法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109 张文显:“论人权的主体与主体的人权”,《中国法学》,1991年第5期。
    转引自马俊驹、曹治国:“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第52页。
    110 朱峰:《人权与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转引自张爱宁:《国际人权法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11 张爱宁:《国际人权法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12 “三代人权”的概念是1979年由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与和平处处长的卡雷尔·瓦萨克(Karel Vasak)提出的,并在后来被频繁使用。参见张爱宁:《国际人权法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但是,关于三代人权学说的意见也有很大分歧,例如,美国学者杰克·唐纳德就认为,“代的比喻是令人困惑的:生物学的上一代产生下一代,因此必须先于下一代而存在。这就表明,第一代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必须确立于经济和社会权利之前,而经济和社会权利必须先于相关的权利而存在。技术上的代的比喻更加令人困惑。新一代技术代替过时的上一代技术,并且执行过时的上一代技术的功能。而就一切人权都相互依存的公认的观点来说,这两种解释都是不着边际的。”他也反对第三代人权的提法,认为集体人权不是一种权利,而仅是一些人或一些国家的一种利益上的要求、愿望和主张。参见[美]杰克·唐纳德:《普遍人权的理论和实践》,张浦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118 赵合俊:“‘性权利'应率先进入‘妇女法':一种理论的说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2页。
    119[加]凯瑟琳·马奥尼:“作为人权的妇女权利:各种理论观点的分析及其实施战略”,白桂梅主编:《国际人权与发展:中国和加拿大的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120 1993年《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序一(一)第18段。
    121 参见张爱宁:《国际人权法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5页。
    122 See Jean Bethke Elshtain,Public man,private woman:women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2nd ed,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45.
    123 参见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汉纳·鄂兰的政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2002年版,第79页。
    124[美]肯尼思·罗斯:“作为国际人权问题的家庭暴力”,黄列译,《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1期,第39页。
    125 参见韩长安:《亲密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第11页。
    126 Kelly D.Weisberg & Susan Frelich Appleton,Modern Family Law:Cases and Materials,New York:ASPEN Publishers,2002,p.1.
    127 在南北战争前,美国法院已经引入婚姻隐私权的概念,以便证明司法不干预婚姻关系的这一普通法原则的正当性。参见何渊:“亲密与伤害:美国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的法律保护”,《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1期,第59页。
    128 杨开湘:《刑事诉讼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29 See State v.Rhodes,61 N.C.(Phil.Law) at 45,cited in Siegal,"The Rule of Love",2155.
    13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3页。
    131 参见韩长安:《亲密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第9页。
    132 韩长安:《亲密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第9页。
    133 参见周安平:“家庭暴力的法理学分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38页。
    134 See Susan Edwards,Policing Domestic Violence:Women,the Law,and the State,London:Sage,1989.
    135 Nancy Fraser,"'Struggle over Needs:Outlines of a Socialist-Feminist Critical Theory of Late-Capitalist Political Culture ",in Linda Gordon ed.,Women,the State,and Welfare,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0,p.210.
    136 See Barbara Arneil,Politics and Feminism,Blackwell Publishing Ltd,Oxford,1999,p.29.
    137 Judith Baer:《法律之前的女性-建构女性主义法理学》,官晓微、高培桓译,台北:商周出版,2000年版,第195页。
    138 See Barbara Arneil,Politics and Feminism,Blackwell Publishing Ltd,Oxford,1999,p.35.
    139 吕世伦、范季海:“美国女性主义法学述论”,《法律科学》,1998年第1期,第81页。
    140 参见黄竞涓:“性别、公民与公私领域”,《政治学报》,第34期,第10-11页。
    141 Barbara Arneil,Politics and Feminism,Blackwell Publishing Ltd,Oxford,1999,p.128.
    142 See Shulamith Firestone,Dialectic of Sex: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3,p.201.
    143 Catharine A.MacKinnon,Feminism unmodified:discourses on life and law,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p.101.
    144 参见[美]纳蒂·尼陶伯、伊丽莎白·M·斯奇尼德:“妇女的屈从地位和法律的作用”,[美]戴维·凯瑞斯编:《法律中的政治--一个进步性批评》,信春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236、238页。
    145[美]凯利·D·阿斯金、多萝安·M·科尼格编:《妇女与国际人权法》,第1卷,黄列、朱晓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52页。
    146[美]肯尼思·罗斯:“作为国际人权问题的家庭暴力”,黄列译,《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1期,第37-38页。
    147[加]凯瑟琳·马奥尼:“作为人权的妇女权利:各种理论观点的分析及其实施战略”,白桂梅主编:《国际人权与发展:中国和加拿大的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4页。
    148 尽管联合国会议的文件不像条约和公约那样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它们代表了共同的国际社会关于基本人权标准的看法。参见[美]凯利·D·阿斯金、多萝安·M·科尼格编:《妇女与国际人权法》,第1卷,黄列、朱晓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57页。
    149 专题报告员制度是联合国框架下监控侵犯人权行为的最有效的工具。1994年,来自斯里兰卡的R库马拉斯瓦米女士被任命为联合国第一个针对妇女暴力问题的报告员。参见[美]凯利·D·阿斯金、多萝安·M·科尼格编:《妇女与国际人权法》,第1卷,黄列、朱晓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60页。
    151 沈奕菲:《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152 郑也夫:“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109页。
    153 沈奕菲:《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154 这场革命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波伏娃1949年出版的著作《第二性》。虽然波伏娃并没有直接使用gender这一用语,但是她的名言:“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成”仍成为其后女性主义性别概念的核心思想源流。《第二性》一书有两个主题:一是“观念中的女人”,讲父权社会和男性中心观念怎样诠释和塑造女人,以及女人在这种境遇中的历史过程,即女人是怎样被造成的。二是“现实中的女人”,由于前者的作用,使得女人身不由己地成为“第二性”。全书的中心思想是: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造成的,是按照男性的愿望和意志被造就出来的。参见李小江:《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代表作导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8页。
    155 女性主义学者主要认为,因为男女两性之间以“sex”为基础的自然差异,女人为生育/繁衍人类而退守洞穴/家庭,而男人则为存种/生存而外出谋生/作战,久而久之,形成了“女内/男外”的社会性别分工模式。这种顺应自然的社会分工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在不同文明社会中并行发生,延续数千年,成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基础……进而,成为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障碍。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全因了这历史是“人”的历史,而不尽是自然的自然演进。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156 See Judith Lorber,Night to His Day: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转引自沈奕菲:《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157 参见周安平:《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9页。
    158 沈奕菲:《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159 王歌雅:“中国婚姻法:制度建构与价值探究之间”,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160 参见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1-175页。
    161 周安平:“社会性别与法学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5期,第34页。
    162 参见周安平:《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2页。
    163 李立如:“法不入家门?家事法演变的法律社会学分析”,《中原财经法学》,第10期,第64-65页。
    164 王歌雅:“中国婚姻法:制度建构与价值探究之间”,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年版,第61页。
    165 参见石元康:《罗尔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0页。
    166[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89、95-96页。
    167 参见[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168 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69[美]劳埃德·R·科恩:“婚姻:长期契约”,[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编:《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70[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71 傅静坤:《二十世纪契约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172 李永军:“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转引自邓丽:《婚姻法中的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以婚姻契约论为中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173 康娜:《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婚姻和婚烟里法》,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3月,第63页。
    174[美]威廉·J·欧德纳尔、大卫·艾·琼斯:《美国婚姻与婚姻法》,转引自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175[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176[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2-53页。
    177[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78[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刀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页:[英]安东尼·吉 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7页。
    179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71页。
    180[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吴友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页。
    18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7页。
    182[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83 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184[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85 参见姜朝晖:《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月,第13页。
    186 参见[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8页。
    187 姜朝晖:《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月,第14页。
    188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增删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89 有学者认为,缔结契约关系的双方的“不平等”主要是指个人“实力”的不等。所谓实力,是指个人获取利益或阻止利益丧失的能力,包括侵犯实力、报复实力、防御实力和劳动实力等等,它标志着个人为达到某个目的而选择某种策略或从事某一行为所拥有的技术性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实际控制的资源数量。参见桑本谦:《私 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190 也可见桑本谦在《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一书中相似分析。参见桑本漾:《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125页。
    191 参见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增删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192[英]彼得·斯坦和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193 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194 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青年研究》,2004年第10期,第8、9页。
    195 该理论认为,配偶中具有教育、职业和金钱收入等主要资源优势的一方将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参见张丽梅:“西方夫妻权力研究理论述评”,《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期,第76页。
    196 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青年研究》,2004年第10期,第9页。
    197 该理论认为,赋予婚姻关系以及对方提供的资源以更高价值的一方将处于弱势权力地位,而付出较少感情的一方往往可以更自由、更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从而占据优势权力地位。参见张丽梅:“西方夫妻权力研究理论述评”,《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期,第78页。
    198 参见[美]艾里斯·扬:“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6-87页。
    199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虽然女性的市场劳动参与率在不断提高,但是这并未改变父权体制的影响,父权体制作为一种文化仍根深蒂固地镶嵌在社会当中,受到性别因素影响的市场分工并未向女性提供足够的经济资源,与男性相比,女性还只是一个依赖者。在美国,在教育背景上,女性高学历的比例仍然低于男性;在收入水平上,女性的工资收入低于男性。根据美国统计署2000年的统计,女性的周平均工资为491美元,男性为647美元。很显然,女性的劳动成果的价值被贬低了。2004年,女性的工资水平只占男性的76%;在工作类型上,男性大多从事全职工作,女性大多从事兼职。原因在于,为了满足处理家庭事务的需要,女性必须匀出更多的职业劳动时间投入家庭之中:在劳动分工上,虽然已婚妇女的劳动力市场活动稳定增加,但她们仍然承担着家务劳动的大部分。以在家中的时间为计
    203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204 徐安琪:“夫妻权力模式与女性家庭地位满意度研究”,《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第210页。
    205 郑丹丹:《中国城市家庭夫妻权力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206 参见张李玺:《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130页。
    207 参见徐安琪、刘汉蓉:“家务分配及其公平性--上海市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第46页。
    208[德]尼克拉斯·卢曼:《权力》,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5页。
    209 参见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46-47页。
    210 参见[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3页。
    211[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212[德]尼克拉斯·卢曼:《权力》,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7页。
    21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6页。
    转引自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95页。
    214[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第20页。
    转引自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96页。
    215 参见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104-107页。
    216 Kristin L.Anderson,Debra Umberson,Gendering Violence:Masculinity and Power in Men's Accounts of Domestic Violence,Gender and Society,Vol.15,No.3.(Jun.,2001 ),p.374.
    217 See Kristin L.Anderson,Debra Umberson,Gendering Violence:Masculinity and Power in Men's Accounts of Domestic Violence,Gender and Society,Vol.15,No.3.(Jun.,2001 ),pp.360-368,
    218 参见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109页。
    219[美]琳达·米尔斯:《错的是我们,不是我--家暴的动力关系》,黄煜文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版,第76页。
    220[关]琳达·米尔斯:《错的是我们,不是我-家暴的动力关系》,黄煜文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版,第78页。
    221 参见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109-110页。
    222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增删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371页。
    2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第26卷,第139、326页,转引自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增删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0页。
    224 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225 卓泽渊:“论法的价值”,《中国法学》,2000年第6期,第24页。
    226 参见石元康:《罗尔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227 有学者认为,从立法技术来看,人对法律有5种价值要求,即正义、安全、效率、灵活和简短。虽然,该学者并未明确地对这5个价值作位序上排列。但就内容而言,只有“正义”涉及到法律的本质任务,即法律是关于如何合理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学问,并通过正当的分配达致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状态。安全、效率、灵活和简短这些价值主要是一些立法技术和法律运作方式上的要求,也就是形式上的约束。例如,安全是指法律应对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加以明确宣示从而使法律有可预见性,使人们在行为之前即可预料法律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必担心来自法律的突如其来的打击,从而起到防范权力阶层人性弱点的作用。参见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增删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352页。因此,笔者认为,相较之下,“正义”才是法律的核心或基本的价值。
    228[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许家馨、李冠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229[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
    230 参见石元康:《罗尔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0页。
    231 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32 同上,第265页。
    233 穆勒:《功用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48页。
    转引自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德沃金政治哲学思想探要》,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5月,第5页。
    234 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235[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36 Pamela Laufer-Ukeles,"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Law:Revaluing the Caretaker Role",31 Harv.J.L.& Gender 1,Winter 2008.
    237 参见沈宗灵:“女权主义法学述评”,《中国法学》1995年第3期,第49页。
    238 参见[美]凯瑟琳·A·麦金农:《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曲广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页。
    239[美]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240 Martha Albertson Fineman,"Gender and Law:Feminist Legal Theory's Role in New Legal Realism",2005 Wis.L.Rev.405.
    241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100页;
    罗斯:《亚里士多德》,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1页;
    王福友:《侵权行为法价值论》,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第80页。
    242 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75页。
    243 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所表达的意思被称为“特定的正义概念”(the specific conception of justice)。与此相对的是“一般性的正义概念”(the general conception of justice)。所谓一般性的正义概念是构建在这样一个原则的基础之上,
    246 参见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84页。
    24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248 参见郭夏娟:“反思正义的分配模式:女性主义与罗尔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41页。
    249 参见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86页。
    250 郭夏娟:“重新解读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一种女性主义视角”,《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第43页。
    251 参见郭夏娟:“重新解读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一种女性主义视角”,《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第43-44页。
    252 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253 参见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275页。
    254 Iris Young,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p.22
    255 参见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278页。
    256 参见王福友:《侵权行为法价值论》,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第80-81页。
    257 Harold J.Berman,William R.Greiner and Samir N.Saliba,The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Law,Fifth Edition,Westury,New York,The Fundation Press,p.26.
    转引自云建芳:《论侵权行为法的功能》,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第7页。
    258 Harold J.Berman,William R.Greiner and Samir N.Saliba,The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Law,Fifth Edition.Westury,New York,The Fundation Press,p.26.
    转引自云建芳:《论侵权行为法的功能》,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第7页。
    259 付子堂:《法律功能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260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26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432页。
    262 参见付子堂:《法律功能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8页。
    263 石佑启:《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宪法与行政法的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264 参见付子堂:《法律功能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95页。
    265 参见王福友:《侵权行为法价值论》,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第67-68页。
    266 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第20页。
    267[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0页。
    268 谭兢嫦、信春鹰编著:《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第101页。
    转引自转引自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5月,第114页。
    269 Young,Iris M.,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1990,pp.39-65.
    转引自李立如:“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亲属法变迁的观察与反思”,《政大法学评论》,第95期,第28页。
    270 史尚宽:《债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271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272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273 叶金强:“侵权构成中违法性要件的定位”,《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第99页。
    274 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第32页。
    275 罗马法将违法性与过错不加区分,合于iniuria概念之中。Iniuria最初仅仅意味着不法(non iure),而罗马古典法中不法(iniuria)被等同于“故意”(dolus)或者“过失”(culpa)。由于《法国民法典》是承继了罗马法传统而来,法国民法学者认为,《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所指的“Faute”一词包含了“违法性”与“可非难性”。相反,德国学者认为违法性与过错是不同的。Jean Limpens认为,在德国,违法性与过错的区分可追溯到耶林1867年出版的《罗马私法中的责任要素》一书,该书中区分了“客观的违法性与主观的违法性”,前者表示行为人无法律认可的理由而 违反法律规范,后者则被理解为一种心态,这种区分方法影响了德国民法的制定。参见程啸:“侵权法中‘ 违法性'概念的产生原因”,《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第41页;
    叶金强:“侵权构成中违法性要件的定位”,《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第96页。
    276 有学者认为,《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中,“侵害财产、人身”之构成要求,近似于日本法中的“权利侵害”要件,但更加具有弹性,其可以解释为对一切财产或人身“利益”之侵害,且不以相应的利益为法定权利所覆盖为必要。这样,该条确立了侵权构成之“利益侵害”要件。而侵害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当然具有违法性。所以,完全可以将“利益侵害”要件解释为“违法性”要件。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七中,列举了名誉权侵权构成之损害、违法性、因果关系、过错四要件,从而明确确立了违法性之要件。参见叶金强:“侵权构成中违法性要件的定位”,《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第97页。
    277 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第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278 参见程啸:“侵权法中‘违法性'概念的产生原因”,《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第44页。
    279 参见叶金强:“侵权构成中违法性要件的定位”,《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第97页。
    280 参见王洪:《婚姻家庭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马忆南:“离婚救济制度的评价与选择”,《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第235页;
    张学军:“配偶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研究”,提交“中国法学会婚姻家 庭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的论文,杭州,2007年,第190-195页;
    陈群峰:“夫妻侵权之责任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52页。
    281 陈群峰:“夫妻侵权之责任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53页。
    282 焦少林:“论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104页。
    283 杜江涌:“婚内侵权相关问题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第110页。
    284 范李瑛:“婚内损害赔偿与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冲突和协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258页。
    285 叶英萍、李晓粉:“论夫妻间的婚内侵权责任”,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286 焦少林:“论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106页。
    287 叶英萍、李晓粉:“论夫妻间的婚内侵权责任”,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288 焦少林:“论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107页。
    289 参见唐骄煜、吴鑫磊:“理性对待婚内赔偿”,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290 《婚姻法》第18条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包括“(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91 引范李瑛:“婚内损害赔偿与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冲突和协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261页。
    292 参见唐骄煜、吴鑫磊:“理性对待婚内赔偿”,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60-62页。
    293 于东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294 陈群峰:“夫妻侵权之责任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53页。
    295 马忆南等:“离婚救济方式的评价与选择”,北京大学民法研究中心“私权的勃兴”民法学术研讨会提要,第2页。
    296 参见于东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政法论坛》,2002年第3期,第33页;
    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297 王静:“试论夫妻侵权之民事救济”,《学海》,2007年第6期,第239页。
    298 See 92 A.L.R.3d 906(1979)
    299 Mary Kay Kisthardt and Barbara Handschu,"Marital Tort Actions;Family Law",National Law Journal,March 28,2005,p.2.
    300[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第一卷),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2页。
    301[美]玛丽莲·亚隆:《老婆的历史》,许德金、霍炜等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302 Carl Tobias,"Inter-spousal Tort Immunity in America",23 Georgia Law Review,Winter 1989,pp.374-375.
    303 Thompson v.Thompson,218 U.S.611(1910).在Thompson案中,联邦最高法院虽然不同意以侵权诉讼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但是建议通过刑事诉讼和离婚诉讼取得救济。不过,只有针对犯罪行为才能提起刑事诉讼和只有婚姻破裂的情况下才能提起离婚诉讼的原理,并不与一般人身侵权无法请求救济的意见相左。
    304 See Townsend.708 S.W.2d at 649
    305 Daniel T.Barker,"Interspousal Immunity and Domestic Torts:A New Twist on the War of the Roses",15 AM.J.TRIAL.ADVOC,1992,pp.625,627-628.
    342 在紧张形成期,由于施暴者表现敌意和不满,双方关系紧张程度逐渐升高,妇女极力安抚施暴者。之后,施暴者难以控制自己实施了严重的暴力伤害。伤害事件过后,施暴者表示悔悟,并许诺决不再犯。See Walker,L.,The Battered Woman Syndrome,New York:Springer.1984.
    343 See Walker,L.,The Battered Women Syndrome,转引自[美]波拉·F·曼格姆:“受虐妇女综合症证据的重新概念化:检控机关对有关家庭暴力的专家证词的利用”,黄列译,《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第140页。
    344 See Walker,L.,The Battered Woman,New York:Harper & Row,1979,pp.45-46.
    345 See Walker,L.,The Battered Woman,New York:Harper & Row,1979,pp.49-50.
    346 See Walker,L.,Terrifying Love:Why Battered Woman Kill and How Society Responds,New York:Harper Collins,1989,p.36.
    347 James C.Stuchell,"Tradition.Distortion.and Creation:Three Approaches to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in Tort ",Regent University Law Review,Spring,1997.
    353 See Hawthorne v.State,408 So.2d 801(Fla.Dist.Ct.App.1982).
    354 See Frye v.United States,293 F.1013(D.C.Cir.1923).
    355 See James C.Stuchell,"Tradition,Distortion,and Creation:Three Approaches to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in Tort",Regent University Law Review,Spring,1997.
    356 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357 James C.Stuchell,"Tradition,Distortion,and Creation:Three Approaches to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in Tort ",Regent University Law Review,Spring,1997.
    358 James C.Stuchell,"Tradition,Distortion,and Creation:Three Approaches to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in Tort ",Regent University Law Review,Spring,1997.
    359 Rhonda L.Kohler,Comment,The Battered Woman and Tort Law:A New Approach to Fighting Domestic Violence,25LOY.L.A.L.REV.1053,1054(1992).
    360 See Laughlin v.Breaux,515 So.2d 480(La.Ct.App.1987);B.Lord v.Shaw,665 P.2d 1288(Utah 1983);de la Croix de Lafayette v.de la Croix de Lafayette,15 Fam.L.Rep.(BNA) 1501(D.C.Super.Ct.Aug.14,1989).
    361 Cusseaux v.Pickett,652 A.2d 789(N.J.Super.Ct.Law Div.1994).
    362 Jill Lebowitz,"Giovine v.Giovine:Pursuit of Tort Claims for Domestic Violence in New Jersey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Tort Cause of Action for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Women's Rights Law Reporter,Spring 1996.
    363 See Giovine v.Giovine,663 A.2d 109,117(N.J.Super.Ct.App.Div.1995).
    369 Jill Lebowitz,"Giovine v.Giovine:Pursuit of Tort Claims for Domestic Violence in New Jersey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Tort Cause of Action for Battered Women "s Syndrome ",Women's Rights Law Reporter,Spring 1996.
    370 Jill Lebowitz,"Giovine v.Giovine:Pursuit of Tort Claims for Domestic Violence in New Jersey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Tort Cause of Action for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Women's Rights Law Reporter,Spring 1996.
    371 See People v.Christel,537 N.W.2d 194,196(Mich.1995).
    372 Jill Lebowitz,"Giovine v.Giovine:Pursuit of Tort Claims for Domestic Violence in New Jersey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Tort Cause of Action for Battered Women "s Syndrome ",Women's Rights Law Reporter,Spring 1996.
    373 Jill Lebowitz,"Giovine v.Giovine:Pursuit of Tort Claims for Domestic Violence in New Jersey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Tort Cause of Action for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Women's Rights Law Reporter,Spring 1996.
    374 See Gondolf&Fisher.at 27-32转引自[美]波拉·F·曼格姆:“受虐妇女综合症证据的重新概念化:检控机关对有关家庭暴力的专家证词的利用”,黄列译,《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第142页。
    375 See Walker,The Battered Women Syndrome,at 124-25.
    376[美]波拉·F·曼格姆:“受虐妇女综合症证据的重新概念化:检控机关对有关家庭暴力的专家证词的利用”,黄列译.《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第143-144页。
    377 参见余艺:《惩罚性赔偿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3月,第84-86页。
    378 参见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载[美]杰弗里亚历山大、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5-97页。
    379 参见周友军:“论我国过错侵权的一般条款”,《法学》,2007年第1期,第88页;
    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4月,第29页。
    380 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381 参见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382 参见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383 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4月,第31页。
    384 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第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06、132页。
    385 Jennifer Wriggins,"Domestic Violence Torts",75 S.CAL.L.REV,2001,pp.130-131.
    386 参见李响编著:《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9页;Heather Tonsing,"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as A Tort Cause of Action",Journal of Law and Health,1998.
    387 See Robert G.Spector,"Marital Torts:Actions for Tortious Conduct Occurring During the Marriage",Am.J.Fam.L.,Summer 1991,pp.72-73.
    388 See Angela Browne,"Violence Against Women By Male Partners",48 AM.PSYCHOLOGIST 1077(1993).
    389 Patricia A.Harris,"Intentional Infliction of Emotional Distress and Divorce:An Argument Against Joinder",34 U.Louisville J.Fam.L.897,Fall,1995-96.
    390 Jennifer Wriggins,"Domestic Violence Torts",75 S.CAL.L.REV.,2001,p.129.
    391 Smith v.Smith,530 So.2d 1389(Ala.1988). “冒犯性”是指,某行为使正常人感到自己的人格尊严感受到侵犯。参见[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393 “一旦构成殴击等侵权法意义上的行为,被告(施暴者)就应当对由此产生的损害负责,即便伤害并非故意的内容。他可能仅有冒犯性接触的故意,但是也必须对实际损害负责。他还可能对没有产生身体伤害的不允许的解除负责。”See W.Page Keeton,Dan B.Dobbs,Robert E.Keeton,& David G.Owen,The Law of Torts §28,2000,pp.52-53.
    394 参见[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4页;
    李响编著:《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4页;
    李亚虹:《美国侵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6页。
    395 胡雪梅:《英国侵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396 Heather Tonsing,"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as A Tort Cause of Action ",Journal of Law and Health,1998.
    397 参见李响编著:《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2页;
    李亚虹:《美国侵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0页。
    398[美]詹姆斯·戈德雷:《私法的基础:财产、侵权、合同和不当得利》,张家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第274页。
    399[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400 Clare Dalton,"Domestic Violence,Domestic Torts:Constraints and Possibilities",31 NEW ENG L.REV.(1997).
    401 Sarah M.Buel,"Access to Meaningful Remedy:Overcoming Doctrinal Obstacles in Tort Litigation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 Offenders",83 Or L.Rev.945,Fall 2004.
    402 Clare Dalton,"Domestic Violence,Domestic Torts:Constraints and Possibilities",31 NEW ENG.L.REV.(1997).
    403 Russell v.Salve Regina College,649 F.Supp.391,401(D.R.I.1986).
    404 要证明被告的行为“骇人”,一般可用以下四种情况证明:(1)被告滥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这是指原、被告分别处于截然相反的地位上,如债权人和债务人、房东和房客等。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清偿债务,但这种权利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停地要求债务人还款或威胁使用非法手段催帐都是对债务人的精神折磨。(2)被告知道原告精神脆弱,却明知故犯。(3)被告进行连续不断的冒犯行为。(4)被告对原告本人或其财产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将给原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See Dan B.Dobbs,The Law of Torts,West Publishing Co.,2000,p.827.
    405 参见[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4页;
    李响编著:《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65页;
    李亚虹:《美国侵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6页;
    王军主编:《侵权行为法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11页。
    406 参见胡雪梅:《英国侵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407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83页。
    408 Hakkila v.Hakkila,812 P.2d 1320(N.M.Ct.App.1991 ).See Clare Dalton,"Domestic Violence,Domestic Torts and Divorce:Constraints and Possibilities ".31NEW ENG.L.REV.1997.
    414 "Principles of the Law of Family Dissolution: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Duke Journal of Gender Law & Policy,Volume 8:1 2001,p.50.
    415 Sarah M.Buel,"Access to Meaningful Remedy:Overcoming Doctrinal Obstacles in Tort Litigation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 Offenders",83 Or.L.Rev.945,Fall 2004.
    416 McGrath v.Fahey,533 N.E.2d 806,809(Ill.1988).
    417 参见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第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418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婚姻法》修订实施以来新类型婚姻案件分析及审理对策”,《法律适用》,2004年第10期,第21页。
    419 胡雪梅:《英国侵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420 胡雪梅:《英国侵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4页。
    421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422 See Michael A.Jones,Textbook on Torts,p.512.
    转引自胡雪梅:《英国侵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423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424 参见陈苇:“论预防和制止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2000年中英“维护妇女权益,制止家庭暴力”国际研讨会论文,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页。
    430 参见林秀雄:《婚姻家庭法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115页;
    夏吟兰:《离婚自由与限制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254页。
    431 陈苇:“离婚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若干问题探讨”,《法商研究》,2002年第2期,第81页。
    434 John W.Wade,Victor E.Schwartz,Kathryn Kelly and David F.Partlett,Prosser,Wade and Schwartz's Torts:Cases and Materials(9~(th) edition),New York:Foundation Press,1994,p.512.
    435 参见胡雪梅:《英国侵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2页:F.H.Lawson,Remedies of English Law(2nd edition),London:Butterworths,1980,p.56.
    436 参见胡雪梅:《英国侵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2页:John F O'Connell.Remedies In a Nutshell,West Publishing Co.,1977,p.39.
    437 Genay v.Norris,1S.C.L.3,1 Bay6(1784).
    438 Day v.Woodworth,54 U.S.363,370(1852).
    439 Linda J.Schlueter&Kenneth R.Redden,Punitive Damages(4~(th)ed),2000.转引自余艺:《惩罚性赔偿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3月,第131页。
    440 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223页。
    441 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第41页。
    442 See S.Greenleaf,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Evidence,Vol.Ⅱ(reprinted edn.1972).
    443 曾世雄:《损害赔偿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444 史尚宽:《债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445 参见许明月:“普遍性侵权、机会主义与侵权现象的法律控制--对传统侵权法的反思”,《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第47页。
    446 许明月:“普遍性侵权、机会主义与侵权现象的法律控制--对传统侵权法的反思”,《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第50页。
    447 这是因为加害人只须在其行为已然伤害他人合法利益时才予以限制,而且,加害人所做的补偿只是恢复原状,因此,补偿性赔偿只是对人们的行为自由作了最小化的、最底线的限制,极大地契合了私法自治的理念。
    448 陈聪富:“美国法上之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台大法学论丛》,第31卷第5期,第17页。
    449 余艺:《惩罚性赔偿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3月,第94页。
    450 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第163页。
    451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121页。
    452 参见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的中国妇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页。
    453 参见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54 徐安琪:“婚姻暴力:一般家庭的实证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3期,第157-158页。
    455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292页。
    456 陈苇:“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研究--以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为主要分析对象”,《法商研究》,2007年第6期,第94页。
    457 徐安琪:“婚姻暴力:一般家庭的实证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3期,第159页。
    458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292页。
    459 巫昌祯主编:《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450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60页。
    461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462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463 徐昕:“法官为什么不相信证人?--证人在转型中国司法过程中的作用”,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4726,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6月11日。
    464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166页。
    468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149页。该学者认为,民事调解率与审判率的变化,其直接原因在于审判方式的改革。1990年以前办案必须严格遵守“调解为主”的司法政策,90年代以后,尤其是95、96年以后,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调,倡导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强调法庭的判决;在法制化的进程中,同时贬低了调解的作用。2001年最高法院开始重视法院调解,促使调解率回升。参见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153页。
    469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162页。
    470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158-159页。
    471 参见巫昌祯主编:《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72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216页。
    473 刘田玉:“体制改革与民事诉讼的革新”,《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474 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216页。
    475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2页。
    476 该学者认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等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并不一定是有形的、可视的,即使造成的伤害是有形的、可视的,也不会是长时间有形和可视的,纵然在提起离婚诉讼时这种伤害仍然存在,也难以证明是家庭暴力所致。参见马忆南:“离婚救济制度的评价与选择”,《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第265页。
    486 Judith A.Smith,"Battered Non-Wives and Unequal Protection-Order Coverage:A Call for Reform”,Yale L.&Pol'y Rev.2005,p.100.各州法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申请人的资格、家庭暴力的定义、命令的救济范围和确保命令得以执行的措施等。
    487 Tjaden,Patricia & Thoennes,Nancy.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and the 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Extent,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Survey,"(2000).
    488 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35页。
    489 See "Continuing Center for Judici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alifornia Judges and Bench book:Domestic Violence Cases in Criminal Court 31(3~(rd) edition),2000.
    490 p.McDaniel,Personal Communication,October 18,2002
    491 See Crowell,N.A.,& Burgess,A.W.(Eds.),Understand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1996.
    492 See Douglas J.Besharov,Practice Commentary,Mckinney's Consolidated Laws of New York,Judiciary,Family Court Act(Book 29A),§ 812,at 171.
    493 The Family Court Act,Report of Joint Legislative Committee on Court Reorganization,1962 McKinney Session Laws (Vol.2),1962,pp.3428,3444.
    494 Dolores J.Baker,"Civil Protection Order:How is This Piece of Paper Going to Protect Me?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2002,p.5.
    495 Allie Meiers,"Civil Orders of Protection:A Tool to Keep Children Saf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Matrimonial Lawyers,Vol.19,2005.,p.374.
    496 See Buzawa E.& Hotaling G.,Klein A.,& Byrne,J."Response to Domestic Violence in a Pro-Active Court Setting.Final Report",Washington,D.C.,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June 1999).
    407 See Judith A.Smith,"Battered Non-Wives and Unequal Protection-Order Coverage:A Call for Reform",Yale L.& Pol'y Rev.2005,pp.93-116.
    498 See Eve Buzawa & Carl Buzawa,p.192.
    499 Kit Kinports & Karla Fischer,supra note 49 at 165.
    500 参见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35页。
    501 陈世杰:“中美家庭暴力事件有关保护令制度之比较研究”,《中原财经法学》,2002年第8期,第3页。
    502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作为Ex parte hearing的后果之一,被告很难有替自己辩护的机会,这种做法是极不道德的。一方面,直到能证明自己无罪之前,在未接受到任何通知,也未参加任何听审的情况下,就推定被告有罪。而且,还被警察从自己的住所扔了出来。另一方面,证明自己无罪却并不容易。See Charles E.Corry,“The Effects of A Civil Protection Order",Equal Justice Foundation,2002,http://www.dvmen.org/dv-13.htm.
    503 Black's Law Dictionary,7th Edition(1999).
    504 See Blazel v.Bradley,698 F.Supp.756,Journal of Family Law,Vol.28(1989/1990),pp.325-331.
    505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不经法律的正当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
    506 Carolyn N.Ko,“Civil Restraining Orders for Domestic Violence:The Unresolved Question of Efficacy”,11 S.CAL.INTERDISC.L.J.361,365(2002).
    507 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8页。
    508 See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p.532-533.
    509 See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34,536.
    510 See "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Lawyers Representing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Sexual Assault and Stalking in Civil Protection Order Cases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2007,p.9.
    511 陈世杰:“中美家庭暴力事件有关保护令制度之比较研究”,《中原财经法学》2002年第8期,第18页。
    512 See generally,Fredrica Lehrman,"Domestic Violence Practice & Procedure ",§§4:1-4:41.
    513 Dolores J.Baker,"Civil Protection Order:How is This Piece of Paper Going to Protect Me?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
    571 See Ind.Code § 34-26-5-6
    572 为了保护请求人的安全,各州法律多规定请求人的住所为保密信息。See Ind.Code§34-26-5-7.如果出于确定管辖权或审判地的需要,并且经请求人在法官办公室的口头同意,在充分考虑请求人的人身安全后,法院可以披露请求人的住所。See Ind.Code§34-26-5-7.
    573 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47页。
    574 See Ind.Code § 34-26-5-9(b)(1),(2) &(4);Ind.Code § 34-26-5-9(b)(3),(5) &(6);Ind.Code § 34-26-5-10(b);Ind.Code §34-26-5-9(c)(2),(3) &(4).
    575 See Wyo.Star.Ann.§ 35-21-104(a)
    576 Ind.Code § 34-26-5-9(a) and(f);Ind.Code § 34-26-5-9(f);Ind.Code § 34-26-5-9(f).
    577 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578 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21页。
    579 Caroline A.Forell and Donna M.Matthews,A Law of Her Ow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p.122.
    580 See Wash.Rev.Code Ann.§ 26.50.050.
    581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p.521-527.
    582 法院不能签发针对双方的保护令。如果原被告双方声称对方实施家庭暴力,应分别起诉。法院根据各自的情况判定是否签发保护令,而不能将合并审理。See Ind.Code§34-26-5-14 and Trial Rule 65(E).
    583 See Ind.Code § 34-26-5-9(g).
    584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33.
    585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16.
    586 印第安纳州规定,法院如果已经签发暂时保护令,则法院应将终止暂时保护令效力的通知移交治安官和法院文书。同时,将终止暂时保护令的通知送达请求人。See The Protection Order Committee of the Judicial Conference of Indiana,Protection Order Deskbook,Published by the Indiana Judicial Center,July 1,2007,p.36.
    587 See Ind.Code § 34-26-5-13.
    588 See Va.Code.Ann.§ 16.1-253.1(c).
    589 印第安纳州规定,法院如果已经签发暂时保护令,则法院移交的内容包括新命令以及修改旧命令的通知。See The Protection Order Committee of the Judicial Conference of Indiana,Protection Order Deskbook,Published by the Indiana Judicial Center,July 1,2007,p.36.
    590 Dolores J.Baker,Civil Protection Order:How is This Piece of Paper Going to Protect Me?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2002.
    591 See Tex.Fam.Code Ann.§ 71.075(e);Colo.Rev.Stat.§14-4-102(6);Cal.Civ.Proc,Code.§546(b);Mass.Gen Laws Ann ch.209A §4.
    592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29.
    593 See 23 Pa Cons.Stat.Ann.§ 6106(f).
    594 See Ariz.Rev.Stat.Ann.§ 13-3602(j).
    595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37.
    596 See Cal.Civ.Proc.Code § 505-1.
    597 See Pa.Cons.Stat.Ann.§ 6113(a).
    598 See Cal.Penal Code § 113710(b);Pa.Cons.Stat.Ann.§ 6113(g).
    599 See Ind.Code § 34-26-5-11.
    600 Ind.Code §§34-26-5-8 and -9.
    601 Finn,P.,& Colson,S.,Civil Protection Orders.Legislation,Current Court Practice,and Enforcement(NCJ Publication No.123263).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Justice,1990
    602 Steinman,M.(Ed.),Woman Battering:Policy Response(ACJS/Anderson Monograph No.264).Highland Heights,KY: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Academy of Criminal Justice Sciences,1991.
    603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39.
    604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40.
    605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20.
    606 Ohio Rev.Code Ann.§ 3113.31;Cal.Fam.Code § 6345;Md.Code Ann.,Faro.Law § 4-506
    607 Miss.Code Ann.§ 93-21-17;Del.Code Ann.tit.10,§ 1045;Mass.Gen.Laws Ann.ch.209A,§ 3;W.Va.Code §48-27-505;Alaska Stat.§ 18.66.100;Vt.Stat.Ann.tit.15,§ 1103
    608 Wis.Stat.Ann.§ 813.12;Ky.Rev.Stat.Ann.§ 403.750;Tex.Fam.Code § 85.025;Ala.Code § 30-5-7;D.C.Code Ann.§16-1005;Minn.Stat.Ann.§ 518B.01;Neb.Rev.Stat.§ 42-924;Wash.Rev.Code Ann.§ 26.50.60;Conn.Gen.Stat.Ann.§46b-15;Idaho Code § 39-6306;Colo.Rev.Stat.Ann.§ 13-14-102;Mich.Comp.Laws Ann.§ 600.2950;N.D.Cent.Code §14-07.1-02
    609 Iowa Code Ann.§ 236.5;Mo.Rev.Stat.455.040;Tenn.Code Ann.§ 36-3-605;S.C.Code Ann.~ 20-4-70;Fla.Stat.Ann.§ 741.30
    610 Pa.Stat.Ann.tit.23,§ 6108
    611 Kan.Stat.Ann.§ 60-3107;La.Rev.Stat.Ann.§ 46:2136;Mont.Code Ann.§ 40-4-121;Utah Code Ann.§ 30-6-4.2
    612 725 Ill.Comp.Stat.§ 5/112A-20
    613 R.I.Gen.Laws § 15-15-3;19-A M.R.S.S4007
    614 Wash.Rev.Code Ann.§ 26.50.060
    615 Ga.Code Ann.§ 19-13-4
    616 S.D.Codified Laws § 25-10-5;Burns Ind.Code Ann.§ 34-26-5-9;Nev.Rev.Stat.Ann.§ 33.080
    617 N.M.Stat.Ann.§ 40-13-6;Wyo.Stat.Ann.§ 35-21-106
    618 Haw.Rev.Stat.§ 586-5.5
    619 Or.Rev.Stat.§ 107.718
    638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31.
    639 Weisz,A.N.,Tolman,R.M.,and Saunders,D.G,"Assessing the Risk of Severe Domestic Violence:Thelmportance of Survivors' Predictions ",15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1),2000,pp.75-90.
    640 参见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43页。
    641 Zorza,J."The Criminal Law of Misdemeanor Domestic Violence 1970-1990 ",In N.Lemon(ed.),Domestic Violence Law: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ases and Sources,Bethesda MD:Austin & Winfield.,1992.p.523.
    642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41.
    643 Kit Kinports & Karla Fischer,"Orders of Protection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the Reform Statutes",2 TEX.J.WOMEN & L.163(1993);Deborah Epstein,"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Rethinking the Roles of Prosecutors,Judges,and the Court System ",11 YALE J.L.& FEMINISM 3,12(1999)藐视法庭是指故意妨碍、阻止法庭执行司法职务或故意贬低、损害法庭或法官的权威和尊严的行为。参见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对于违反民事法院签发的命令的行为,传统上均经由藐视法庭的诉讼以确保其效力。
    644 See,e.g.,720 Ill.Comp.Stat.§ 720-5/12-30 9;Tex.Penal Code Ann.§ 25.07;Wash.Rev.Code § 26.50.110.
    645 See,e.g.,N.Y.Penal Law § 215.52
    646 Finn,P.,& Colson,S.,Civil Protection Orders:Legislation,Current Court Practice,and Enforcement(NCJ Publication No.123263).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Justice,1990,p.57
    647 United States v.Dixon,113 S.Ct.2849(1993)
    648 See.e.g.,State v.Lessary,865 P.2d 150,155(Haw.1994)
    649 Finn,P.,& Colson,S.,Civil Protection Orders." Legislation.Current Court Practice,and Enforcement(NCJ Publication No.123263).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Justice,1990
    650 Haw.Rev.Stat.§§ 586-11
    651 Finn,P.,& Colson,S.,Civil Protection Orders.Legislation,Current Court Practice,and Enforcement(NCJ Publication No.123263).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Justice,1990
    652 Jane Grau,Jeffrey Fagon and Sandra Wexler(eds.),Criminal Justice,Politics and Women:the Aftermath of Legally Mandated Change,New York:Haworth Press,p.19,26.
    653 See Barbara J.Hart,State Codes on Domestic Violence:Analysis.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Council of Juvenile and Family Court Judges 12,1992,pp.21-22.
    654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Good practices in legisla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Austria,26 to 28 May 2008,p.51.
    655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Good practices in legisla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Austria,26 to 28 May 2008,p.51.
    656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657 Jacobsen & Gottman,1998,p.166.
    66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7、185页。
    663 参见陈苇主编:《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康娜:《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婚姻和婚姻家庭法》,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3月,第23页。
    664[美]琳达·米尔斯:《错的是我们,不是我--家暴的动力关系》,黄煜文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版,第78页。
    665 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p.538,539.
    666 See Susan L.Keilitz et al.,Nat'l Ctr.for State Courts,Civil Protection Orders: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for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49-50(1997)
    667 Anne L.Horton et al.,Legal Remedies for Spousal Abuse:Victim Characteristics,Expectations,and Satisfaction,2 J.Fam.Violence 265,266(1987).
    668 See Adele Harrell et al.,The Urban Inst.,Court Processing and the Effects of Restraining Orders for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s 60(1993)
    669 Janice Grau et al.,Restraining Orders for Battered Women:Issues of Access and Efficacy,in Criminal Justice Politics and Women:The Aftermath of Legally Mandated Change 13,22(Claudine SchWeber & Clarice Feinman eds.,1985).
    670 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9-350页。
    671 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9-350页。
    672 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第21页。
    673 参见张广良:《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9页。
    674 李立如:“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亲属法变迁的观察与反思”,《政大法学评论》,第95期,第29页。
    675 参见[美]琳达·米尔斯:《错的是我们,不是我--家暴的动力关系》,黄煜文译,台湾:商周出版,2004年版,第114-115页。
    676 徐昕:“为什么私力救济”,《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第70页。
    677 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678 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679 See Rosemay Hunter,"Womens 'Experience in Cou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eminist Law Reforms in Civil Proceedings Concerning Domestic Violence",Stanford University Doctor Paper,2005,pp.45-46.
    680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Good practices in legisla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Austria,26 to 28 May 2008,p.51.
    681 张晓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5月,第42页。
    682 该裁判所管辖的案件,除收养事件及与子女无关之扶养懈怠事件外,还包括所有少年事件及家庭事件(包括离婚、赡养费)。参见张晓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5月,第29页。
    683 参见张晓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5月,第29-30页。
    684 See "Explore the Issue",http://www1.umn.edu/humanrts/svaw/domestic/reports/index.htm 最后访问时间 2009-03-31.
    685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 Good practices in legisla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Austria,26 to 28 May 2008,p.21.
    686 See "Explore the Issue",http://www1.umn.edu/humanrts/svaw/domestic/reports/index.htm 最后访问时间 2009-03-31.
    687 Julia Weber,Domestic Violence Courts:Components and Considerations,2 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Families,Children & The Courts,2000,pp.23,29.
    688 Dag MacLeod & Julia F.Weber,Domestic Violence Courts:A Descriptive Study(2000).
    689 Billie Lee Dunford-Jackson et al.,Unified Family Courts:How Will They Serve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7.
    690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Good practices in legisla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Austria,26 to 28 May 2008,p.21.
    691 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理》(修订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页。
    692 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93 殷国伟、卢燕云:“试论离婚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的举证难问题”,《行政与法》,2006年第5期,第97页。
    694 妇女出嫁从夫居的现状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女方嫁到男方家,就是当地的外来人口,人生地疏,街坊邻居乡里乡亲也都是男方家的熟人或亲朋。女方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环境中,抛开现在社会风气不愿多管闲事不提,要求女方举证也是困难重重。
    695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Good practices in legisla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Austria,26 to 28 May 2008,p.55.
    696 徐昕:“为什么私力救济”,《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第73页。
    697 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147页。
    698 郭夏娟:“重新解读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一种女性主义视角”,《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第42页。
    699 王洪:“家庭自治与法律干预--中国大陆婚姻法之发展方向”,《月旦民商法》,第8期,第65页。
    700 吴萍:“法律调控婚姻家庭关系的一般原则”,《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21页。
    701 吴萍:“法律调控婚姻家庭关系的一般原则”,《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23页。
    702 参见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7页。
    703 参见徐昕:《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704 有学者认为,私力救济在五种情形下更可能被选择、更容易生长、或与纠纷类型有一定关联:(1)有些纠纷可诉诸公力救济,但难以排除私力救济,因为私力救济功能与特定纠纷存在某种自然的暗合;(2)非司法纠纷:(3)公力救济无法有效解决或难以施展效能的纠纷;(4)迫不得已而私力救济;(5)在国家法与习惯法边界,私力救济容易生长。参见徐昕:“为什么私力救济”,《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第73页。
    705 参见[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2页。
    706 参见徐昕:《论私力救济》,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4月,第198-199页。
    707 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U.N.ESCOR 52~(nd) Sess.,at para 4,U.N.Doc,E/CN/.,41996,53 add 2.
    708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针对妇女的暴力:事实和数据》,2007年,第2页,http://www.unifem.org/,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3月29日。
    709[美]凯利·D·阿斯金、多萝安·M·科尼格编:《妇女与国际人权法》,第1卷,黄列、朱晓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48页。
    710 参见陈苇:“论预防和制止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2000年中英“维护妇女权益,制止家庭暴力”国际研讨会论文,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89-490页。
    711 参见王歌雅:《婚姻家庭立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1-373页。
    712 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713[美]凯利·D·阿斯金、多萝安·M·科尼格编:《妇女与国际人权法》,第1卷,黄列、朱晓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66页。
    714 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下)”,《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夏季号,第231-232页。
    715 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716 夏吟兰:“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家务劳动的价值”,《法学杂志》,第72页。
    717 林秀雄:《夫妻财产制度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155页。
    718 陈苇主编:《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719 《民集》第28卷第5号,第872页。转引自夏吟兰:“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家务劳动的价值”,《法学杂志》,第73页。
    720 参见陈苇、陈思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夫妻关系法研究回顾与展望”,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8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120页。
    721 Susan Okin,Justice,Gender and the Family,New York:Basic Books,1989,p.176.
    转引自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722 刘梦:《中国婚姻暴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9页。
    723 Susan Okin,Justice.Gender and the Family,New York:Basic Books,1989,p.113.
    转引自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7页。
    724 Anita Shreve,Remarking Motherhood:How working Mother's are Shaping Our Children's Future,New York:Fawcett Columbine,1987,p.237.
    转引自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7页。
    725 Amy Gutmann,Democratic Educ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887,p.112.
    转引自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7页。
    726 参见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205页。
    727 参见黄颂善:《婚姻暴力之民事保护令研究--从妇女权益保障之观点出发》,中正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7月,第103-104页。
    728 王京霞:“法官审判家庭暴力民事案件对妇女权益的保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12页。
    729 周国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730 参见郝佳:“家庭暴力的法律应对--以家庭法的视角”,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170页。
    731 梁慧星:《民法总论》,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732 例如,梁慧星主持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第1559条规定:“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他人实施自助行为的,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自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王利明主持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第20条规定:“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情况紧急,来不及请求政府有关部门介入的情况下,可对行为人的财产进行扣留。实施自助行为造成对方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33 梁慧星:《民法总论》,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734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735 参见王利明:“关于殴打、辱骂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法学》,2000年第1期,第35、37页。
    736 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4月,第213页。
    737 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4月,第214页。
    738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针对妇女的暴力:事实和数据》,2007年,第1页,http://www.unifem.org/,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4月1日。
    739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740 曾世雄:《损害赔偿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741 梁慧星主持:《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742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上)》,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70725-185253.htm,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8月27日。
    743 参见王福友:《侵权行为法价值论》,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第170页。
    744 陈苇:“夫妻财产制立法原则及若干问题研究”,《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第33页。
    745 陈苇、冉启玉:“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婚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立法完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46页。
    746 余延满:《亲属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脚注第69。
    747 郝佳:“家庭暴力的法律应对--以家庭法的视角”,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753 参见李明舜:“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思考”,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181页。
    754 参见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4页。
    755 参见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109页。
    756 Bronwyn Barta:“受虐妇女综合症专家证据在澳大利亚司法实践中的运用”,黄晓文、叶衍艳译,《法学杂志》,第106页。
    757 参见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758 曾青:“离婚损害的赔偿--从实体与程序双重角度讨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06页。
    759 雷明光、李莹:“论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证据认定”,《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83页。
    760 参见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761 赵霞:“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学探因”,《淮海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8卷专辑,第56页。
    762 王小波:《王小波全集》,第2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李忠芳等编著:《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2]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家庭暴力与法律援助:问题、思考、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5]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张爱宁:《国际人权法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1('95+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法修改论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9]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10]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2008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2009年版。
    [11]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
    [12]余延满:《亲属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3]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5]郭卫华:《性自主权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白桂梅主编:《国际人权与发展:中国和加拿大的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7]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刘梦:《中国婚姻暴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夏吟兰:《离婚自由与限制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2、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003年版。
    [21]石佑启:《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宪法与行政法的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杨宇冠主编:《联合国人权公约机构与经典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23]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罗玉中、方其刚:《人权与法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汉纳·鄂兰的政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2002年版。
    [27]杨开湘:《刑事诉讼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28]周安平:《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9]沈奕菲:《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李小江:《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代表作导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33]石元康:《罗尔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傅静坤:《二十世纪契约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6]邓丽:《婚姻法中的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以婚姻契约论为中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37]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9]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增删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41]郑丹丹:《中国城市家庭夫妻权力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张李玺:《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4]林秀雄:《夫妻财产制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46]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7]付子堂:《法律功能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史尚宽:《债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2]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第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3]王洪:《婚姻家庭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4]于东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55]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6]李响编著:《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李亚虹:《美国侵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8]胡雪梅:《英国侵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王军主编:《侵权行为法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0]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曾世雄:《损害赔偿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2]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的中国妇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4]巫昌祯主编:《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5]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刘世杰、刘亚林:《离婚审判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7]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8]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69]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0]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1]陈苇主编:《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72]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理》(修订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徐昕:《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王歌雅:《婚姻家庭立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5]刘梦:《中国婚姻暴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6]梁慧星:《民法总论》,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7]王小波:《王小波全集》,第2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8]Susan A.Basow:《两性关系--性别刻板化与角色》,刘秀娟、林明宽译,台北:扬智文化,1996年版。
    [79][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80][瑞士]维雷娜·卡斯特:《怒气与攻击》,章国锋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81][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2][英]艾伦·麦克法兰:《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管可秾、严潇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3][瑞士]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谢鹏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4][美]杰克·唐纳德:《普遍人权的理论和实践》,张浦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美]凯利·D·阿斯金、多萝安·M·科尼格编:《妇女与国际人权法》,第1卷,黄列、朱晓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8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7]Judith Baer:《法律之前的女性-建构女性主义法理学》,官晓薇、高培桓译,台北:商周出版,2000年版。
    [88][美]戴维·凯瑞斯编:《法律中的政治--一个进步性批评》,信春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9][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90][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91][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编:《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2][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4][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5][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刀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6][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7][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吴友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98][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0][美]凯瑟琳·A·麦金农:《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曲广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7年版。
    [101][美]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2][德]尼克拉斯·卢曼:《权力》,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03][美]琳达·米尔斯:《错的是我们,不是我--家暴的动力关系》,黄煜文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版。
    [104][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许家馨、李冠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05][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8][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第一卷),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9][美]玛丽莲·亚隆:《老婆的历史》,许德金、霍炜等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年版。
    [110][美]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杨欣欣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1][美]杰弗里亚历山大、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2][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13][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刘小楠:《美国女性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6月。
    [2]胡苷用:《中美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
    [3]罗萍:“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法律措施浅议”,《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4]王行娟:“应当立法禁止家庭暴力”,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法修改论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5]陈苇:“论预防和制止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2000年中英“维护妇女权益,制止家庭暴力”国际研讨会论文,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6]陶毅:“反家庭暴力立法刍议”,《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
    [7]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
    [8]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下)”,《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夏季号。
    [9]夏吟兰、范爱莲:“中国家庭暴力及法律干预状况调查”,《红旗》,2003年第5期。
    [10]薛宁兰:“挪威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
    [11]王春光:“澳洲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及其启示”,《法律适用》,2004年第10期。
    [12]周安平:“家庭暴力的法理学分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3]蒋月等:“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
    [14]陈苇:“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研究--以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为主要分析对象”,《法商研究》,2007年第6期。
    [15]王琳采:《防治家庭暴力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16]李森:《论家庭暴力的司法救济》,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17]姜虹:“夫妻侵权责任探微”,《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
    [18]陈群峰:“夫妻侵权之责任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9]焦少林:“论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20]王红艳:“夫妻间暴力侵权婚内赔偿制度探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1期。
    [21]陈苇、陈思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夫妻关系法研究回顾与展望”,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8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
    [22]叶英萍、李晓粉:“论夫妻间的婚内侵权责任”,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
    [23]黄列:“家庭暴力:妇女面临的人权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
    [24]李霞:“家庭暴力法律范畴论纲--基于社会性别的角度”,《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5]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
    [26]曹诗权:“中国婚姻法修正案述评”,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李洪样:“‘家庭暴力'之法律概念解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8]于东辉:“〈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建构的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29]张曙、李熠:“论家庭暴力的内涵--对现行婚姻法中家庭暴力概念的质疑”,《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0]林聪贤:“灰色的灵魂--被害·法律·救赎”,《中原财经法学》,2006年第17期。
    [31]金眉:“论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缺失”,《法学家》,2006年第2期。
    [3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婚姻法》修订实施以来新类型婚姻案件分析及审理对策”,《法律适用》,2004年第10期。
    [33]马俊驹、曹治国:“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
    [34]赵合俊:“‘性权利'应率先进人‘妇女法':一种理论的说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5]周安平:“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及其人权问题之研究”,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6]韩长安:《亲密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
    [37]何渊:“亲密与伤害:美国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的法律保护”,《妇女研究论从》2006年第1期。
    [38]周安平:“家庭暴力的法理学分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9]吕世伦、范季海:“美国女性主义法学述论”,《法律科学》,1998年第1期。
    [40]黄竞涓:“性别、公民与公私领域”,《政治学报》,第34期。
    [41]郑也夫:“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42]李立如:“法不入家门?家事法演变的法律社会学分析”,《中原财经法学》,第10期。
    [43]康娜:《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婚姻和婚姻里法》,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3月。
    [44]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45]姜朝晖:《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月。
    [46]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青年研究》,2004年第10期。
    [47]张丽梅:“西方夫妻权力研究理论述评”,《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期。
    [48]徐安琪、刘汉蓉:“家务分配及其公平性--上海市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
    [49]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5月。
    [50]徐安琪:“夫妻权力模式与女性家庭地位满意度研究”,《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51]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
    [52]卓泽渊:“论法的价值”,《中国法学》,2000年第6期。
    [53]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德沃金政治哲学思想探要》,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5月。
    [54]王福友:《侵权行为法价值论》,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
    [55]沈宗灵:“女权主义法学述评”,《中国法学》1995年第3期。
    [56]郭夏娟:“正义的领域及其缺陷--女性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评”,《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57]郭夏娟:“反思正义的分配模式:女性主义与罗尔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58]郭夏娟:“重新解读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一种女性主义视角”,《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
    [59]云建芳:《论侵权行为法的功能》,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
    [60]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61]李立如:“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亲属法变迁的观察与反思”,《政大法学评论》,第95期。
    [62]叶金强:“侵权构成中违法性要件的定位”,《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63]程啸:“侵权法中‘违法性'概念的产生原因”,《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
    [64]马忆南:“离婚救济制度的评价与选择”,《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
    [65]张学军:“配偶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研究”,提交“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的论文,杭州,2007年。
    [66]陈群峰:“夫妻侵权之责任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7]焦少林:“论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68]杜江涌:“婚内侵权相关问题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69]范李瑛:“婚内损害赔偿与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冲突和协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70]于东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政法论坛》,2002年第3期。
    [71]王静:“试论夫妻侵权之民事救济”,《学海》,2007年第6期。
    [72]李华:“‘受虐妇女综合症'--女性主义对传统意义正当防卫的挑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73]余艺:《惩罚性赔偿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3月。
    [74]周友军:“论我国过错侵权的一般条款”,《法学》,2007年第1期。
    [75]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4月。
    [76]陈苇:“离婚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若干问题探讨”,《法商研究》,2002年第2期。
    [77]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3月。
    [78]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
    [79]许明月:“普遍性侵权、机会主义与侵权现象的法律控制--对传统侵权法的反思”,《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80]陈聪富:“美国法上之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台大法学论丛》,第31卷第5期。
    [81]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82]巫若枝:《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
    [83]徐安琪:“婚姻暴力:一般家庭的实证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3期。
    [84]黄宗智、巫若枝:“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政法论坛》,2008年第1期。
    [85]黄颂善:“婚姻暴力之民事保护令研究--从妇女权益保障之观点出发”,中正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7月。
    [86]陈敏,“我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司法保护”,《中国律师》,2003年第4期。
    [87]陈世杰:“中美家庭暴力事件有关保护令制度之比较研究”,《中原财经法学》,2002年第8期。
    [88]徐昕:“为什么私力救济”,《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89]张晓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5月。
    [90]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91]殷国伟、卢燕云:“试论离婚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的举证难问题”,《行政与法》,2006年第5期。
    [92]王洪:“家庭自治与法律干预--中国大陆婚姻法之发展方向”,《月旦民商法》,第8期。
    [93]吴萍:“法律调控婚姻家庭关系的一般原则”,《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94]王京霞:“法官审判家庭暴力民事案件对妇女权益的保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95]郝佳:“家庭暴力的法律应对--以家庭法的视角”,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
    [96]王利明:“关于殴打、辱骂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法学》,2000年第1期。
    [97]陈苇:“夫妻财产制立法原则及若干问题研究”,《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
    [98]陈苇、冉启玉:“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婚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立法完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9]蒋月:“夫妻财产制若干重大问题思考”,《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100]宋炳华:“论家庭暴力防治中之民事保护令制度”,《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1]陈苇、秦志远:“我国台湾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司法之研究及其启示”,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
    [102]张华贵:“论夫妻暴力的法律干预”,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
    [103]曾青:“离婚损害的赔偿--从实体与程序双重角度讨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04]李明舜:“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思考”,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
    [105]雷明光、李莹:“论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证据认定”,《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06][美]肯尼思·罗斯:“作为国际人权问题的家庭暴力”,黄列译,《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1期。
    [107][美]波拉·F·曼格姆:“受虐妇女综合症证据的重新概念化:检控机关对有关家庭暴力的专家证词的利用”,黄列译,《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3]台湾地区“民法”、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
    [4]1994年《马来西亚反家庭暴力法》、1997年《韩国惩治家庭暴力专项法案》。
    [5]渠涛编译:《最新日本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罗洁珍:《法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陈苇主编:《加拿大家庭法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9]蒋月等译:《英国婚姻家庭制定法选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陈苇等译:《澳大利亚家庭法(2008年修正)》,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
    [11]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上)》,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70725-185253.htm,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8月27日。
    [12]梁慧星主持:《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侵权行为编·继承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暴力防治法建议稿》,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4]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针对妇女的暴力:事实和数据》,2007年,http://www.unifem.org/,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4月1日。
    [15]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6][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词典》,李双元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8]沈岿:“暴力后的和解,为什么?如何可能?--读(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随感”,法律思想网,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4月17日。
    [19]徐昕:“法官为什么不相信证人?--证人在转型中国司法过程中的作用”,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4726,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6月11日。
    [20]黄宗智:“中国法庭调解的过去和现在”,http://sard.ruc.edu.cn/huang/read.php?31,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5月12日。
    [1]Donileen R.Loseke,Richard J.Gelles,Mary M.Cavanaugh(eds.),Current Controversies on Family Violence(2nd Edition),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5.
    [2]Jean Bethke Elshtain,Public man,private woman:women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2nd ed,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3]Kelly D.Weisberg & Susan Frelich Appleton,Modern Family Law:Cases and Materials,New York:ASPEN Publishers,2002.
    [4]Kristin A.Kelly,Domestic Violence and the Politics of Privacy,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
    [5]Barbara Ameil,Politics and Feminism,Blackwell Publishing Ltd,Oxford,1999,
    [6]Shulamith Firestone,Dialectic of Sex: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3.
    [7]Susan Okin,Justice,Gender and the Family,New York:Basic Books,1989.
    [8]Iris Young,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9]Marc A.Franklin,Robert L.Rabin,Tort Law and Alternatives(Sixth Edition),New York:the Foundation Press,1996.
    [10]Dan B.Dobbs,The Law of Torts,West Publishing Co.,2000.
    [11]John W.Wade,Victor E.Schwartz,Kathryn Kelly and David F.Partlett,Prosser,Wade and Schwartz's Torts:Cases and Materials(9th edition),New York:Foundation Press,1994.
    [12]Dalton and Schneider,Battered Women and the Law,New York:Foundation Press,2001.
    [13]Barnett,O.W.,Miller-Pen-in,C.L.,& Perrin,R.D.,"Family Violence Across the Lifespan",Thousand Oaks,CA:Sage,1997.
    [14]Caroline A.Forell and Donna M.Matthews,A Law of Her Ow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N.Lemon(ed.),Domestic Violence Law: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ases and Sources,Bethesda MD:Austin & Winfield.,1992.
    [1]“Developments in the Law:Legal Responses to Domestic Violence”,Harvard Law Review,Vol.106,No.7.1993.
    [2]Kristin L.Anderson,Debra Umberson,Gendering Violence:Masculinity and Power in Men's Accounts of Domestic Violence,Gender and Society,Vol.15,No.3.,Jun.,2001.
    [3]Mary Kay Kisthardt and Barbara Handschu,“Marital Tort Actions;Family Law”,National Law Journal,March 28,2005.
    [4]Daniel T.Barker,“Interspousal Immunity and Domestic Torts:A New Twist on the War of the Roses”,15 AM.J.TRIAL.ADVOC,1992.
    [5]Clare Dalton,“Domestic Violence,Domestic Torts and Divorce:Constraints and Possibilities”,31NEWENG.L.REV.1997.
    [6]Jennifer B.Wriggins,“Toward A Feminist Revision of Torts”,13 Am.U.J.Gender Soc.Pol'y & L.139,2005.
    [7]Jennifer Wriggins,Domestic Violence Torts,75 S.CAL.L.REV,2001.
    [8]Mary Kay Kisthardt and Barbara Handschu,Marital Tort Actions;Family Law,National Law Journal,March 28,2005.
    [9]Rachel R.Watkins Schoenig,Property Insurance and the Innocent Co-Insured:Was It All Pay and No Gain for the Innocent Co-Insured?,43 DRAKE L.REV,1995.
    [10]Jennifer Wriggins,Interspousal Tort Immunity and Insurance“Family Member Exclusions”:Shared Assumptions,Relational and Liberal Feminist Challenges,17 WIS.WOMEN'S L.J.,2002.
    [11]James C.Stuchell,“Tradition,Distortion,and Creation:Three Approaches to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 in Tort”,Regent University Law Review,Spring,1997.
    [12]Douglas A.Orr,Weiand V.,“State and Battered Spouse Syndrome:The Toothless Tigress Can Now Roar”,3 Fla.Coastal L.J.2000.
    [13]Rhonda L.Kohler,Comment,The Battered Woman and Tort Law:A New Approach to Fighting Domestic Violence,25 LOY.L.A.L.REV,1992.
    [14]Jill Lebowitz,“Giovine v.Giovine:Pursuit of Tort Claims for Domestic Violence in New Jersey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Tort Cause of Action for Battered Women's Syndrome”,Women's Rights Law Reporter,Spring 1996.
    [15]Lewis Okun,Woman Abuse:Facts Replacing Myths,1986,p.71;Douglas D.Scherer,“Tort Remedies For Victims of Domestic Abuse”,43 S.C.L.Rev,1992.
    [16]Heather Tonsing,“Battered Women' s Syndrome as A Tort Cause of Action”,Journal of Law and Health,1998.
    [17]Robert G.Spector,"Marital Torts:Actions for Tortious Conduct Occurring During the Marriage",Am.J.Fam.L.,Summer 1991
    [18]Angela Browne,"Violence Against Women By Male Parmers',48 AM.PSYCHOLOGIST,1993.
    [19]Patricia A.Harris,"Intentional Infliction of Emotional Distress and Divorce:An Argument Against Joinder",34 U.Louisville J.Fam.L.,Fall.
    [20]Sarah M.Buel,"Access to Meaningful Remedy:Overcoming Doctrinal Obstacles in Tort Litigation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 Offenders",83 Or.L.Rev.945,Fall 2004.
    [21]Mayumi Waddy,"Family Law Restraining Order and Domestic Violence",Journal of Contemporary Legal Issues,Vol.11,2000.
    [22]Judith A.Smith,"Battered Non-Wives and Unequal Protection-Order Coverage:A Call for Reform",Yale L.& Pol'y Rev.2005.
    [23]Allie Meiers,"Civil Orders of Protection:A Tool to Keep Children Saf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Matrimonial Lawyers,Vol.19,2005.
    [24]lazel v.Bradley,698 F.Supp.756,Journal of Family Law,Vol.28(1989/1990).
    [25]Carolyn N.Ko,"Civil Restraining Orders for Domestic Violence:The Unresolved Question of Efficacy",11 S.CAL.INTERDISC.L.J.361,365(2002).
    [26]Sean D.Thueson,"Civil Domestic Violence Protection Orders in Wyoming:Do They Protect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Wyoming Law Review,2004.
    [27]Weisz,A.N.,Tolman,R.M.,and Saunders,D.G,"Assessing the Risk of Severe Domestic Violence:TheImportance of Survivors' Predictions",15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1),2000.
    [28]Julia Weber,Domestic Violence Courts:Components and Considerations,2 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Families,Children & The Courts,2000.
    [1]"Ending Widesprea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http://www.unfpa.org/gender/violence.htm.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3月29日。
    [2]"Domestic Violence:Germany v.US",http://www.megaessays.com/viewpaper/20046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3月1日。
    [3]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the U.S.,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U.S department of Justice,http://www.ojp.usdoj.gov/bjs/intimate/overview.htm,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2月10日。
    [4]"Explore the Issue",http://www1.umn.edu/humanrts/svaw/domestic/reports/index.htm 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3月31日。
    [5]Charles E.Corry,"The Effects of A Civil Protection Order",Equal Justice Foundation,2002.http://www.dvmen.org/dv-13.htm,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10月21日。
    [6]Erika A.Sussman,Civil Protection Orders as A Tool for Economic Justice,www.jwi.org,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1月11日。
    [7]“A framework for model legislation on domestic violence”,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Fifty-second session Item 9(a) of the provisional agenda,E/CN.4/1996/53/Add.2,2 February 1996.
    [8]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Good practices in legisla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Austria,26 to 28 May 2008.
    [9]American Bar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Lawyers Representing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Sexual Assault and Stalking in Civil Protection Order Cases,2007.
    [10]Tjaden,Patricia & Thoennes,Nancy.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and the 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Extent,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Survey,”2000.
    [11]Crowell,N.A.,& Burgess,A.W.(Eds.),Understand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1996.
    [12]Dolores J.Baker,“Civil Protection Order:How is This Piece of Paper Going to Protect Me?”,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2002.
    [13]Buzawa E.& Hotaling G.,Klein A.,& Byrne,J.“Response to Domestic Violence in a Pro-Active Court Setting:Final Report”,Washington,D.C.,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June 1999).
    [14]Finn,P.,& Colson,S.,“Civil Protection Orders:Legislation,Current Court Practice,and Enforcement”,(NCJ Publication No.123263).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Justice,1990.
    [15]Steinman,M.(ed.),“Woman Battering:Policy Response”(ACJS/Anderson Monograph No.264).Highland Heights,KY: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Academy of Criminal Justice Sciences,1991.
    [16]The Protection Order Committee of the Judicial Conference of Indiana,Protection Order Deskbook,Published by the Indiana Judicial Center,July 1,2007.
    [17]Barbara J.Hart,State Codes on Domestic Violence:Analysis,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Council of Juvenile and Family Court Judges 12,1992.
    [18]Adele Harrell et al.,The Urban Inst.,Court Processing and the Effects of Restraining Orders for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s 60,1993.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