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评议》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太史公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三千年历史风云,见收眼底,数百余历史人物,重生笔端,在他的著作中,开创了历史的体例和历史的批判,流露出对人类社会的透视和关怀。研究史公文章者,代不乏人,唐以前之学者,主要就史公书编纂体例,名物地理注释入手,考证详赡,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但不乏从文学角度看待《史记》;唐代古文运动,提倡平实简洁,反对绮靡浮艳的文风,将史公书列为文章的典范;宋代从文学角度研究《史记》已蔚然成风,倪思《班马异同》可算是最早最系统的传记文学比较研究;元明清三代,对《史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评点上,评点与史文结合密切,实际上是从文本的角度出发,能够对《史记》的文学特质,做出颇有见地的分析;清代人的评点已经在明代人对具体篇章题旨文眼、筋节气脉、起结转接的直觉感受的基础上,逐渐向宏观研究转化,吴见思等人开始注意从文学演变的角度来阐释《史记》的意义,李景星在继承吴见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著成《史记论文》一书,对《史记》逐篇地进行了分析考订,大至篇章的命题、作品的中心、作者的用意、历史人物的品评、历史材料的运用,及各书之间的异同、各篇自身的结构,小至一词一语、一时一地的考证,都作出了令人叹服的分析和论断。李景星的《史记评议》一书本是成系统的一部作品,笔者不揣浅陋,将对其条分缕析,试图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李氏评议作一番探讨。
     本文第一部分,对李景星做了简单的介绍,李景星,清末民初人,字紫垣,又字晓篁,祖籍山东费县。自幼聪颖,记性绝佳,人称有过目不忘之才。李景星知识渊博,不但谙熟经史,而且对诗辞、歌赋、戏曲、小说各有造诣,对天文、地理、掌故、轶闻也无不探究原委,新见独出。李景星《史记评议》属于评点文学,第一部分还介绍了《史记》相关评点文学的研究现状,以理清思路。
     本文第二部分,是介绍《史记评议》的批评方法,李景星在评论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的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本部分根据张伯伟先生的思路,将《史记评议》的批评方法分为三种,即以意逆志法,推源溯流法以及意象批评法。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李景星的史学评议重在考察史书的史意,表现了新史学影响下,更注重史书史意和垂询作用的考察倾向,而考据的成分则有所减少。同时,作为清末很出色的文学家,对史书的文学评议也是《四史评议》的重要内容。本部分对李景星《史记评议》从校勘、考证;解说篇章结构;介绍文章笔法;评价编纂体例;评价文章之美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论证,李景星作为一个出色的文学家,对《史记》材料组织,结构安排,情节设置,精巧构思有其独到的见解,并对史公在行文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材料组织中出现的讹误均予以指出,他对《史记》体例方面的评价也颇有新意。然而,《四史评议》出版后,在学术界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在一些学者的著作中被征引,或在一些综述性的文章内被简单提及,至于单篇论文尚付之阙如,更无论系统的专书研究,本文就《史记评议》批评方法及其批评内容做探讨,愿以拙作为玉引,唤起学者对李景星《史记评议》的重视。
Content:The ShiJi written by Sima Qian created all sorts of historical figur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in his works which created a history of stylistic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and show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society and care of human.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to study his works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Before Tang dynasty, scholars mainly concerned on the codification of style of Sima Qian's book, The ShiTong by Liu Zhiji is the first systematic works of Historiography and there is no lack of literary perspective to Shiji. The Classical Chinese campaign of Tang Dynasty promote down-to-earth and oppose extravagant style of writing, scholars of Tang Dynasty put Shiji as a Literature model. To Song Dynasty, It has been a common practice to research Shiji from Literary Perspectiv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 and Ban by Ni Si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irst systematic comparative study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Study of ShiJi in dynasties of Yuan, Ming and Qing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mment which is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comment of Qing Dynasty has a gradual transformation to the macro study based on Ming Dynasty. Wu Jiansi and other scholar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Shi Ji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ary literature. Li Jingxing achieve his book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thesis," in the succession of Wu Jiansi which made an analysis and exposition from the author's keynote intention,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figures, us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ooks, the chapter of its own structure to research of a word, a sentence and times and places. Here attempt expl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will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Li Jingxing who is people of Bi country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named ZiYuan and XiaoHuang, he is intelligent and has excellent memory, he is knowledgeable not only familiar with history, but also for his poetry, Gough, opera, novels have knowledge of astronomy, geography, anecdotes. " Review of Shi Ji" is a comment Literature, Part I also introduced the comment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n order to Clear thinking.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methods of criticism, in the comment process, Li Jingxing use of the method of literary criticism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This part Summed up Evaluation method of hours of criticism for "Review of Shi Ji" as three points based on the idea of Mr. Zhang Bowei.
     The third part is main of this article, Li Jingxing focus on Significance of history book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historians, and textual criticism is according to decrease. At the same time, as an excellent writer i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review of Literature is important part in his book. This part carry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from the collation, verification, chapter structure to writing, codification of style and literary. As an excellent writer, Li Jingxing is insightful to mater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lot settings of Shi Ji and can pointed out defection of materials organizations of Sima Qian. However, it is a long time from " Review of Shi Ji" has been published ,it is neglected except cited in the writings of some scholars and mentioned briefly in some Summative articles, there is no single papers no more than systematic research,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on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ir content of criticism,and Hopefully, this artcle for "Review of Shi Ji" to arouse the concern of other scholars.
引文
[1](清)吴见思《史记论文》、(清)李景星《史记评议》;陆永品点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页。
    [2](清)李景星著,韩兆琦、余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 1986年,第7页。
    [1]张新科《史记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5页。
    [2]张新科《史记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37页
    [3](清)李景星著,韩兆琦、余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 1986年,第8页。
    [4](清)李景星著,韩兆琦、余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 1986年,第9页。
    [1]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2]章培恒、王靖宇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8页。
    [3]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朱世英等合著《中国散文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08页。
    [2]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590页。
    [1]朱世英等著《中国散文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7页。
    [2]杨燕起等著《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页。
    [3]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第296页。
    [1]张新科、余樟华《史记研究史略》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97页。
    [1](明)凌稚隆辑校;李光缙增补《史记评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一册11页。
    [2]章培恒、王靖宇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1](明)凌稚隆辑校:李光缙增补《史记评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一册137页。
    [2]张新科、余樟华《史记研究史略》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136页。
    [1]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页。
    [2]同上。
    [3]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6页。
    [1]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3页。
    [2]同上,第24页。
    [3]同上,第17页。
    [1]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6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点校:《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版。
    [1]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2页。
    [2]蔡钟翔等著作:《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313页。
    [1]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98页。
    [2]同上,第201页。
    [1]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7页。
    [2]陈垣:《校勘学释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3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6页。
    [6]陈垣:《校勘学释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
    [7]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4页。
    [8]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5页。
    [9]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6页。
    [10]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9页。
    [1]陈垣:《校勘学释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2]谢玉杰、王继光:《中国历史文献学》,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93页。
    [3]陈垣:《通鉴胡注表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6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7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2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9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4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2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2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9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9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20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8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9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1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页。
    [4](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11页。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第2509页。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第2509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6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27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28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29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7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8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页
    [1](清)浦起龙:《史通通释·二体》,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17页。
    [2]同上
    [3]张大可:《史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0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1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5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8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5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1页。
    [3](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72页。
    [4](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72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4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7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3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4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6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5页。
    [7]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6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8页。
    [2](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0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3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9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6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8页。
    [7]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2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4页。
    [2]王水照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415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24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6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5页。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543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1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0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5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1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2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3页
    [6](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6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5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3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3页
    [1](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17页。
    [2](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24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页。
    [5](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33页。
    [1](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17页。
    [2]张大可:《史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7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8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9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20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21页。
    [4]张大可:《史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8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9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9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0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7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8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4页。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第1687页。
    [2]同上。
    [3](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30页。
    [4]张大可:《史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9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4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7页。
    [7]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8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21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23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0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2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6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9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3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9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4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3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7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0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2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7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4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5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4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5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3页。
    [5](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一册,第52页。
    [1](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二册,第28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4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3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4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5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5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4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7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6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7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4页。
    [7]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4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1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5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9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l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2页。
    [6]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9页。
    [7]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6页。
    [8]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1页。
    [9]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8页。
    [1](明)凌稚隆/著,李光缙/增补:《史记评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1页。
    [2]张培恒、王靖宇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3]张培恒、王靖宇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4]黄建军:《言人人殊——<史记论文>的传记文学理论片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2期,第67页。
    [1](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第11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6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2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5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6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06页。
    [3](明)凌稚隆/著,李光缙/增补:《史记评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25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2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2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4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39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5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50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0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1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63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9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0页。
    [6](明)凌稚隆/著,李光缙/增补:《史记评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75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0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5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45页。
    [2]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72页。
    [3]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9页。
    [4]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89页。
    [5]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94页。
    [1]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第110页。
    [1]俞樟华:《史记艺术论》[M].华文出版社,2002年。
    [2]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李景星/著、韩兆琦、余樟华/点校:《四史评议》[M].岳麓书社,1985年。
    [4]可永雪编著:《<史记文>学成就论稿》[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
    [5]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中华书局,2005年。
    [6]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M].三秦出版社,1990年。
    [7]杨燕起:《历代名家评史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8](明)凌稚隆:《史记评林》[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9]朱世英:《中国散文学通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10]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11]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三联书店,1984年。
    [13](清)浦起龙:《史通通释》[M].商务印书馆,1930年。
    [14]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中华书局,2002年。
    [15]张大可:《史记文献研究》[M].民族出版社,1999年。
    [16](清)刘熙载:《艺概》[M].新华书店,1978年。
    [17](清)李渔/著;杜书瀛/评点:《闲情偶寄》[M].学苑出版社,1998年。
    [18]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陈垣:《校勘学释例》[M].中华书局,2004年。
    [20](美)刘若愚/著;赵帆声等译注:《中国的文学理论》[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21]张大可:《史记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22]杨树增:《史记艺术研究》[M].学苑出版社,2004年。
    [23]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5年。
    [24]谢玉杰、王继光:《中国历史文献学》[M].民族出版社,1999年。
    [25]陈垣:《通鉴胡注表微》[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黄建军:《言人人殊——<史记论文>的传记文学理论片谈》[J].《齐齐哈尔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二期。
    [2]陈丽珍:《清代山东史学初探》[D].山东:山东大学。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