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整合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整合是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更是当代中国政治转型中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阐述了政治整合的现代性背景,以及政治整合与现代国家成长的内在关联,并以宪政母国——英国为例,从合法性基础转换、政治结构弹性增强、政治参与体系扩大等维度,试图发现现代政治整合乃至政治发展的路径与经验。继而从思想史与政制史的双重视角,阐述民主政制的整合功能,发掘合法性与政治整合的密切关联,分析冲突的整合意义,探讨作为民主政治的三大基础性制度——议会、政党、选举的整合功能,为转型中国的政治整合提供理论资源与批判性借鉴。论文从社会组织方式、官僚政治、科举制等方面考察传统中国的政治整合模式及其内在局限,指出自上而下的权力支配是传统政治整合的显著特征,而合法性困局是传统中国陷入“治乱循环”历史怪圈的重要根源。继而从组织体系、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前中国社会政治整合的典型模式及其遭遇的挑战,以意识形态调适、私企参政、社区党建为例,呈现了当代中国政治整合策略转换的三个重要面向,即合法性修复、行政吸纳与重建组织,并在具体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政治整合策略转换的意义与局限。本文在结语部分提出,有效的政治整合不能通过权力的无限扩张来实现,建设以公民权利为本的现代国家是重建整合的根本途径。
Political integration is not only a fundamental theory problem in politics, but also a significant reality problem in Chinese politics transforming at the present age. The thesis sets forth the modernity background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the in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the growing of modern state. And takes the United Kingdom, the mother state of constitutionalism as example, in the view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gitimacy basis, the strengthen of political structure elasticity, and the expandabilit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ystem, tries to discover the route and experience that modern politics develops. Then from the double visual angl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history and polity history, explores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alyzes the integrating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ing, and discusses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three important basis system of democracy—parliament, political party and election, provides theory resources and critical lessons for Chinese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 transitional period. The thesis inspec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integration pattern and the intrinsic limitation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 way, bureaucrat politics,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oints out that the top-down authority control is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s dominant character, and the valid predicament is the important origin which caused traditional China fall into the historical strange circle—disorder circulate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representative pattern and challenge of Chinese society political integration before reforming from the angle organizing system and the ideological form, and then takes ideological accommod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business, and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Party for the example, presents three important sides of the present Chinese political integration—legitimacy renovation, administration inclusive and rebuilding organization, and discovers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 of tactics changes in political integration on basis studying in concrete example. The epilogue of this thesis submits that the effective political integration cannot realize from infinite expansion of power, 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which value civil rights is the basic approach of rebuilding integration.
引文
[1]参见甘阳:《走向‘政治民族'》,《读书》2003年第4期。另见甘阳:《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读书》,1999年第1期。
    [1][以]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导言,旷新年、王爱松译,三联书店(北京),第1页。
    [1][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43页。
    [2][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45-4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3页。
    [4]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28页。
    [1]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57页。
    [2][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宏观动力学--探求人类组织的理论》,林聚任、葛忠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6页。
    [3]Graham K.Wilson,Interest Groups,Basil Lackwell Ltd,1990.
    [1][以]艾森斯塔德:《殖民地和传统政治制度对后传统社会和政治秩序发展的影响》,载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03页。
    [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726页。
    [3][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533-536页。
    [4]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80页。
    [1][以]艾森斯塔德:《殖民地和传统政治制度对后传统社会和政治秩序发展的影响》,载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07页。
    [2][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25页。
    [3][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11月版,第91页。
    [4][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7月版,第9页。
    [1]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第27-31页。
    [2]L·W·Pye,1966,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Brown&company,Pp63-67.
    [3]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年01期。
    [1]孙立平:《异质社会·政治整合·政治稳定》,《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6期,第42-49页。
    [2]胡伟:《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整合:政治体制改革的维度》,《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2期,第1-8页。
    [1]李元书:《论政治变迁》,《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5期,第102页。
    [2]庞玉珍:《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整合机制的建构》,《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3期,第206-211页。
    [1]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2]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37-42页。
    [3]胡锐军:《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晋阳学刊》2004年第5期,第10-13页。
    [4]张兆曙:《从政治整合到经济整合--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系统结构整合方式的转变》,《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79-83页。
    [5]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第45-50页。
    [6]刘建军:《中国单位体制的建构与“革命后社会”的整合》。另单位制研究的较重要的文献有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11月(总第5期)。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会的整合机制》,载《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李汉林、王奋宇、李路路:《中国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与单位现象》,载《管理世界》,1994年第2期。
    李猛、周飞舟、李康:《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冬季卷。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的依赖结构》,载《社会学研究研究》,1999年第4期。
    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55-175页。
    [2]康晓光:《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当代中国研究》,2002年第3期。
    [3]康晓光:《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第75-81页。
    [4]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中国政治前景的选择》,《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
    [5]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73-89页。
    [6]宋衍涛:《一致与冲突:政治整合的现实逻辑》,《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参见王伟、武中哲、成锡军:《国内学术界关于“单位制”的研究综述》,《发展论坛》,2001年第3期。
    [2]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73-89页。
    [1]参见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47-48页。
    [2]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73-89页。
    [3]邹谠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一书中提出了从社会经济结构到政治转型的示意图。社会经济结构的因素→政治人物对社会经济结构的看法与认识→政治人物对社会政治权力关系的看法与认识→政治人物的选择与行动→政治系统的转型→在新的政治系统下,社会经济等结构进一步的转型。他解释道,“我们研究的焦点不是某个社会或经济因素对于政治转型的影响。毫无疑义,谁都不能忽视这些这种影响。但是研究的焦点应当是政治行动,是政治行动如何引起政治系统的变化并同时反映这种变化。从政治行动,我们又应当更进一步去分析行动者的理性选择以及非理性的行为。社会及经济上的各种因素、各种结构,只能用来说明它们对政治行为的制约和提供的机会。在这个结构性的基础上,关心政治的人物作出选择,从事政治活动,改变政治关系、政治结构,运用社会和经济结构提供的机会,接受它们的制约,改变社会经济的环境,成立一个新的政治系统,然后又在这个新的政治系统下,进一步地改变社会的经济的结构。”参见《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6-207页。
    [4]相关批评请参见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2-33页。
    [1]PhilipA.Kuhn,LocalSelf-GovernmentundertheRepublic,inFridericWakemanandCarolynGrant(ed.),ConflictandControlinLateImperialChina,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5,p.298.
    [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2页。
    [1][美]斯梅尔瑟:《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载《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2]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页。
    [3][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521页。
    [1]Karl Deutsch,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ies--An Anthology,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Books,1966.
    Philip Jacob and James V.Toscano,eds,The Integration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ties,New York:J.B.Lippincott Co,1964.
    Johan Galtung,"A Structural Theory of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4(1968),375-379.
    [2]Ernst B.Hass,The Uniting of Europe:Political,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p.16.
    [3]Claude Ake,ATheory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Homewood,Illionois:The Dorsey Press,1967,p1.
    [4]Myron Weiner,"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358,New Nations:The Problem: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Mar.1965),pp.52-64.
    [5]Also See Rupert Emerson,From Empire to Nation(Boston:Beacon Press,1960),especially Part 2:"The Anatomy of the Nation".see also Karl W.Deutsch,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New York:Atherton Press,1963).
    [6]Also See James S.Coleman,"Problems of Political in Emergent Africa",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March 1955),pp.844-857
    [1]See Leonard Binder,"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September 1964),pp.622-631.
    [2]Donald G.Morrison,Hugh Michael Stevenson,Integration and Instability,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Vol.66,No.3(Sep,1972),pp.902-927.
    Claude Ake,A Theory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Homewood,Illionois:The DorseyPress,1967.
    Leonard Binder,"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i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September 1964),pp.622-631.
    Myron Weiner,"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358,New Nations:The Problem: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Mar.1965),pp.52-64.
    [3]Myron Weiner,"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358,New Nations:The Problem: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Mar.1965 ),pp.52-64.
    [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206页。
    [2]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8页。
    [3]吴惕安,俞可平:《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5页。
    [4]林嘉诚、朱宏源:《政治学词典》,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76页。
    [1]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与马克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13、18页。
    [2]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与马克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24-25页。
    [3]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与马克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27-32页。
    [1][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533-536页。
    [2]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与马克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39-40页。
    [3][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14页。
    [4][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北京)2000年版4月版,第42、31页。
    [5]李培林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1][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二版序言,渠东译,三联书店(北京)2000年版4月版,第39、40页。
    [2]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与马克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90-92页。
    [1]李培林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2][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
    [3][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77页。
    [4][美]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
    [2][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49页
    [3][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65页。
    [4]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7月版。另见《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88页。
    [1]参见詹火生编译《新冲突的开拓者:达伦道夫》,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83年版。另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227页。
    [2][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135页。
    [1][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139页。
    [2][德]R·达伦道夫:《走出乌托邦:社会学理论的再取向》,《美国社会学杂志》64,1958年9月,第123页。
    [3]Blumer,Herber.1946."Elementary Collective Behavior." in New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edited by Alfred McClung Lee.New York:Barnes & Noble,Inc.
    [4]Gurr,Ted.1970.Why Men Rebel.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Smelser,Neil,J.1962.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New York:Free Press.
    [1]Kornhauser,William.1959.The Political of mass society.New York:Free Press.
    [2]McCarthy,John D.1987."Pro-life and Pro-choice Mobilization:Infrastructure Deficits and New Techonologies."Pp49--66 in social Movement in an Organization Society edited by Mayer N.Zald and John D.McCarthy 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McCarthy,John D.and Mayer N.Zald.1973.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Corporation.McCarthy,John D.and Mayer N.Zald.1977."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1212-1241.
    [1]Tilly.Charles.1978.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New York:Random House.
    [2][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
    [3]Goodwin,Jeff.,and Theda Skocpol.1989."Explaining Revolutions in the Contempororary Third World."Political and Society 17:489-509.
    [4]Tilly,Charles.1978.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New York:Random House.
    [5]McDaniel,Tim.1991.Autocracy,Modernization and Revolution in Russia and Ira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McAdam,Doug,John D.McCarthy,and Mayer N.Zald,eds.1996.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New York: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版。
    [1][德]哈贝马斯:《论现代性》,转引自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2]陈晓明:《现代性有什么错?》,《长城》2003年第1期。
    [3]James D.Faubian,Modern Greek Lessons.A Primer in Historical Constructiv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p.113-115.转引自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第39页。
    [4][以]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第39页。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页。
    [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5页。
    [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页。
    [4][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4页。
    [5]参见[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三、四、五编相关章节。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8页。
    [2][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3][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9页。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0页。
    [5][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1页。
    [6][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1-72页。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4页。
    [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8页。
    [3][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5页。
    [1]参见[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与社会》,高湘泽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52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7月版,第88-89页。
    [3][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11-114页。
    [4]Charles Tilly,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Introdu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p27.
    [5][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76页。
    [1][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77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7月版,第38页。
    [3][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3页。
    [4][法]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8页。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页。
    [2][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41页。
    [3][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7页。
    [4][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3页。
    [1][以]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第39页。
    [2][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49页。
    [3][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92-10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页。
    [1]王南浞:《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72-73页。
    [2]参见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中国社会政治整合的变迁与重构》,2003年博士论文。
    [3]Max Weber,'Political Vocation' in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ed.H.H.Gerthand C.Wright Mills London:R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0,p.78.
    [1]转引自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54页。
    [2]参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3][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793页。
    [4][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793页。
    [1][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11月第1版,第37页。
    [2][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11月第1版,第38页。
    [1][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11月第1版,第41-42页。
    [2][美]贾恩弗朗哥·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沈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8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72页。
    [1][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龚晓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4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0-121页。
    [3]Breilly,John.1993.Nationalism and Stat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4]Gellner,Ernest.1983.Nations and nationalism.Comell University Press,Ithaca.Nationalism 1997,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5]Gorski,Philip S.2003.TheDiscuplinary Revolution:Calvinism and the Rise of the State in Early Modern Europ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6]Hobsbawm,Eric J.1990.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me,Myth,Real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NY.
    [7]Smith Anthony D.1998.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Routledge,London,UK.
    [8]Tilly,Charles 1992.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AD900-1992.Cambridge:Mass.:Basil Blackwell.
    [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09-113页。
    [10][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316页。
    [1][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8页。
    [2][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9页。
    [3][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204页。
    [4]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11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6页。
    [2][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326页。
    [3][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521页。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3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5页。
    [2]参见王新生:《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评析》,《哲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41页。
    [1]详见[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第4部到第9部,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3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T·H·马歇尔、国家与民主》,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1][美]迈克尔·曼:《统治阶级的策略与公民身份》,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2][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6页。
    [3][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5页。
    [4][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9页。
    [5][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8页。
    [1][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2][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1页。
    [3]这一点在本章第三节将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1][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序言第16页,赖海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3][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3页。
    [4][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21页。
    [1][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28页。
    [2]Charles Tilly,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Introdu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p24.
    [1][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04页。
    [2][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36页。
    [1]参见[英]克莱登·罗柏兹大卫·罗柏兹:《英国史》(上),贾士蘅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第166-176页。
    [2]应该说,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更为重要的后果是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对此肯尼斯·O·摩根主编的《牛津英国通史》有所论述,但宗教不在本文的论域之内,故略而不谈。
    [3]绅士阶级的兴起是16世纪英国的重要特征。参见R·陶尼:《绅士阶级的兴起》,载英国《经济史评论集》,第11卷,1914年;
    [英]施脱克马尔:《16世纪英国简史》,上海外国语学院编译室译,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9页。
    [4][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第4、5页。
    [5]英国政治转型时期,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可参见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
    [1][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131页。
    [2]J·L·& Barbara Hammond,The Town Labourer,New York,1978,ⅹlⅲ
    [3]钱乘旦《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一书对早期英国工人阶级运动有深入的研究。但近来有西方学者对包括阶级运动在内的集体行动提出质疑。本文执其中,“阶级”只是作分析工具用,或者说,为了叙述分析方便而给各种社会力量贴上的标签,尽管有不太合理之处。
    [4][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36页。
    [1][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153页。
    [2]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两党制本身固有的开放性质决定的。其实,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是整个统治阶级的共同倾向。柏克的话颇具代表性,“你瞧,我的大人,对于用最好的办法来阻止一个我们都不喜欢的制度的成长这一点我并没有什么别的看法。我不能不同意你的观点,因为我认为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它。罪恶已经产生,从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已经产生。这个国家以及别处的以后的事情只能听凭一种非我们人力所能及的更高的力量来完成了。”可见,即使在代表制改革问题上持反对态度的柏克也承认改革是不可避免的。统治阶级内部分歧的在于改革时机、程度等策略问题上。
    [3]钱乘旦:《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南京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第224页。
    [4][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叔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第281页。
    [1]英国宪政的生长是缓慢的,经19世纪3次议会改革,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1918年,妇女获得选举权,但仅限于30岁以上有财产的妇女。1928年,所有成年妇女都获得选举权。可见,英国早在1832年跨进民主的门槛,在20世纪才比较完全的实现,历时近一百年。
    [2][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第13页。
    [1]参见张彩凤:《英国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261、304页。
    [2][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29页。
    [1][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页。
    [1]转引自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3-104页。
    [1][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18页。
    [2][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39页。
    [3][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5-16页。
    [2][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55页。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41页。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页。
    [2][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40页。
    [3][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40-441页。
    [4][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41页。
    [1][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56页。
    [2][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55页。
    [3][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奚瑞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版,前言第2页。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4页。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3页。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42-243页。
    [1][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2][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94页。
    [3][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页。
    [1][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2][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1][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绪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14页。
    [2]蔡拓:《契约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3][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7-78页。
    [1]Weber,Economy and Society(New York,1986),p.882.转引自朗内·斯莱格斯塔德:《自由立宪主义及其批评者:卡尔.施密特和马克思·韦伯》,载[美]埃尔斯特、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谢鹏程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4页。
    [2][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36页。
    [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30页。
    [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13-114页。
    [3][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251页。
    [4][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1][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7月版,第11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7月版,第8页。
    [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7月版,第9页。
    [4]房宁:《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
    [5][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页。
    [6][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34页。
    [1][美]A·兰尼:《政治学》,胡祖庆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6页。
    [2][英]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胡晓进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3][美]詹姆斯·M·布坎南等:《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张定淮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1][美]埃尔斯特:《宪政与民主》,潘勤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1页。
    [2][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尤正明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3][加]A·布来顿等:《理解民主》,毛丹等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4][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5][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68页。
    [1][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33页。
    [2][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32页。
    [3][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114页。
    [4][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137页。
    [5][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61页。
    [1][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99页。
    [2][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66页。
    [3][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64页。
    [4][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67页。
    [1][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1页。
    [2]Charles E Lindblom.The Intelligence of Democrary.New York:Free Press,1959.
    [1][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2][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7-58页。
    [3][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钟开斌、王洛忠、任丙强等译,三联书店2006年5月第1版,第211页。
    [1][英]拉尔夫·密里本德:《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5页。
    [2][日]猪口孝等:《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3][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4][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万俊人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1][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0页
    [2][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6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2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27页。
    [5]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6]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第3期。
    [1][美]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303页。
    [3][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0-81页。
    [4][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1][法]乔治·索雷尔:《论暴力》,乐启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24页。
    [2][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三联书店2002年5月,第306页。
    [3]转引自[美]亨利·M·罗伯特:《议事规则》序,王宏昌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页。
    [1]See Jane J·Mansbridge,Beyond Adversary Democrac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2]参见李强:《论两种类型的民主》,王焱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所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3][德]卡尔·施米特著、刘锋译:《宪法学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9页。
    [4][德]卡尔·施米特著:《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5]季卫东:《施米特宪法学说的睿智与偏见》,载《二十一世纪》总第94期。
    [1]David Cushman Coyle.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System and How It Works.New York and Scarborough:Orctario,1963,74
    [2][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3][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6页。
    [1][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页。
    [2][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页。
    [3]转引自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395-396页。
    [4][美]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6页。
    [5]转引自[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361页。
    [6][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561页。
    [1][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561页。
    [2][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374页。
    [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2]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16页。
    [3]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89页。
    [1][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6页。
    [2][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7-58页。
    [3][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172-173页。
    [1]蔡诗萍:《谁怕政治》,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68页。
    [2][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573页。
    [3][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138页。
    [4][意]圭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1][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董天民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2]
    [3][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8-49页。
    [4][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7页。
    [5][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495页。
    [1][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229页。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12页。
    [3]转引自[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432页。
    [1][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437页。
    [2][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1][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董天民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76页。
    [2][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103页。
    [3][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34页。
    [4][加]A·布来顿等:《理解民主》,毛丹等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1][美]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2]Carl J · Friedrich,Constitutional And Democracy--Theory and Practice in Europe and America Blaisdell Pubilishing Company,1968,p275.转引自蒋劲松:《责任政府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322页。
    [3][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231页。
    [1][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91页。
    [2][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367页。
    [3][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81页。
    [4][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231页。
    [1][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宏观动力学--探求人类组织的理论》,林聚任、葛忠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04页。
    [2][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9页。
    [1][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14页。
    [2][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15页。
    [3][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24页。
    [1][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谈访录》,转引自张国清《中心与边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2][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31页。
    [1][英]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20-42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408页。
    [1][英]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09-410页。
    [1]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12月版,第53-58页。
    [2]参见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增订本),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论语·为政·二十三》
    [2]参见许绰云:《试论网络》,载《许绰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31页。
    [1]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春季卷。
    [2]参见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8页。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51-52页。
    [2]《史记·秦始皇本纪》
    [3]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1页。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127页。
    [1]参见许绰云:《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变动》,《许绰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200页。
    [2]《史记·秦始皇本纪》
    [3]《史记·娄敬列传》
    [4]《史记·娄敬列传》
    [5]《史记·娄敬列传》
    [6]《史记·主父偃列传》
    [1]《汉书·食货志下》
    [2]《汉书·食货志下》
    [3]《汉书·食货志下》
    [4]《史记·游侠列传·剧孟传》
    [5]上述内容请详见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6]梁启超:《官制与官规》,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页。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版,第56-57页。
    [2]Ping-ti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62.p.124,259.
    [3]Ping-ti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62.pp.112-116.
    [4][美]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页。
    [5][美]许绰云:《两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许绰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1]参见张亚群:《科举考试的文化整合功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2期。
    [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95页。
    [3]张仲礼认为,绅士是具有功名、学品、学衔和官职者。按品位高低,绅士可划分为上下两个集团,上层包括官员、进士、举人和贡生,下层包括生员、监生和例贡生。作为“四民之首”,绅士享有自由见官、赋役优免、礼仪优待、法律“豁免”等特权,同时也承担着诸如兴办公益事业、排解乡里纠纷等社会职责,充当政府官员与当地百姓之间的中介人。绅士代政府而行事,但又不是政府的代理人。瞿同祖认为绅士是由绅(Offical-gentry)与士(Scholar-gentry)构成的一个社会集团。前者包括现任官、退任官、罢免官及捐衔者,构成权力的中心;后者包括举贡生监,处于权力的边缘,既不属于统治阶层,也不属于被统治阶层,是一个中间集团,或者说是“潜在的统治阶级”。
    [4]根据张仲礼的研究,太平天国前,绅士人数约为110万,若加上其家属,总数可达550万,其中上层绅士约占11%左右,“异途”绅士约占32%;太平天国后,绅士人数约为140万人,若加上其家属,总数可达720万,其中上层绅士约占14%左右,“异途”绅士约占36%。
    [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册),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3页。
    [6]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导言1。
    [1]吕坤:《局官必要·卷一》。
    [2]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1页。
    [3]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52页。
    [4]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93-94页。
    [5]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1页。
    [6][美]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1995年第5期。
    [1]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转引自郝秉键:《西文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载《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Philip A.Kuhn,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1796-1864.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3]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一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页。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版,第125-126页。
    [2][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73页。
    [1][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84-85页。
    [2][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25页。
    [3]钱穆:《国史新论》,大中国印刷厂承印,1996年第3版,第24页。
    [1]参见[以]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2][以]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3][以]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2页。
    [4][以]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页。
    [1]秦晖:《科举官僚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战略与管理》,1996年12月第5期。
    [2][美]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369页。
    [3]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12月版,第20-21页。
    [1]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3页。
    [2]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7页。
    [3]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8页。
    [4]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6页。
    [1]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9-20页。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版,第131页。
    [1]孙立平:《总体性社会研究--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2月号。
    [2]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08页。
    [1]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87-88页。
    [2][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赖海榕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20-21页。
    [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
    [5][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0页。
    [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页。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页。
    [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0-1341页。
    [3]林尚立:《集权与分权:党、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及其变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4][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赖海榕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22-23。
    [5]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6]朱光磊认为,单位的构成要素“它是一个基层‘法人';它有自己独立核算的财务系统;它具有全民所有 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特征;它有一定的行政级别;设有与单位同等行政规格的中共基层委员会。”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308页。
    [1]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2]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3][美]魏昂德:《职位流动与政治秩序》,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5页。
    [1][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赖海榕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38页。
    [2][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赖海榕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38-39页。
    [3][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93页。
    [1]参见《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4页。
    [2]参见[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27页。
    [3]A.Gramsci,Selection from Political Writings(1921-1926),Landon,1978,p.443.
    [4]以上分析请参见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214-216页。
    [1][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45-46页。
    [1]转引[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52页。
    [2][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53页。
    [3]《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1]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2][意]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7页。
    [3][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55-56页。
    [1]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51页。
    [2]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1]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60页。
    [2]参见《十六大报告读本》相关章节,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3]侯琦:《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问题观点综述》,《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第2期。
    [1]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61页。
    [2]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61页。
    [3]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61-162页。
    [1]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62-163页。
    [1]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70页。
    [2]刘少杰:《利益关系分化中的意识形态变迁》,《社会》2008年第3期。
    [3]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载《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62-163页。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497页。
    [2][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1]Barry Schutz,"The Heritage of Revolution and the Struggle forGovemmental Legitimacy in Mozambique."In I.Willam Zartman,ed.,CollapsedStates:The Disintegr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Legitimate Authority.Boulder,CO:L.Rienner Publishers,1995,p.110.
    [1][以]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页。
    [2]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版,第27页。
    [3]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版,第27页。
    [4]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第3期。
    [5]根据新华网报道,相关研究显示,新的社会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税收和40%的进出口贸
    [1]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可能》,《战略与管理》(北京)1996年第4期。
    [1]张静:《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结构和社会参与》,《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2]许莨光:《种族、宗族、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详见 Andrew G.Walder,Communist Social Structure and Work-ers' Poli-tics in China,in Citizens and Groups in Contem-porary China,edited by V.Falkenhei,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7.
    Dorothy J Solinger,Urban Entrepreneurs and the State:the Merger of State and Society,in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ed.By Arthur Lewis Rosen-baum,Westview Press,1992.
    [2]秦晖:《问题与主义》,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1]参见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北京)2004年第1期。
    [1]顾俊:《过度组织化: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结构背景及其社会学意蕴》,《东方文化》2002年第3期。
    [2]林尚立:《关于新时期社区党建的若干理论思考》,见上海基层党建网 http://www.shjcdj.org.cn/
    [1]参见[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冯钢等主编:《社区:整合与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5页。
    [1]Fisher.C.S.1984,The Urban Experienc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31-137.转引自王小章:《何谓社区与社区何为》,《社区:整合与发展》,第22页。
    [2]参见[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与社会》,高湘泽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52页。
    [1]冯钢等主编:《社区:整合与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1][法]涂尔干:《第二版序言》,见《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版,第40页。
    [2][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页。
    [3][法]涂尔干:《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1]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论‘杜尔克姆主义'的相关理论》,《学术界》2006年第3期。
    [1][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5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2]Gellner,Ernest.1997.Nationalism.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Smith,Anthony D.1998.Nationalism and Modemism.Routledge,London,UK.
    [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魏洪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5月版。
    [4][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67-68页。
    [1]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1页。
    [2]徐贲:《宪法爱国主义和民主政治文化》,《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22-23页。
    [3][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72页。
    [1]江宜桦:《自由主义的宪政民主认同》,载《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68-69、86-88页。
    [2]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24页。
    [1]亨廷顿指出,现代化的先后顺序对政治体系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最初,必须摧毁传统的结构和制度并建立现代化的结构,即建立民族国家的结构,使权力制度合理化、世俗化,发展有效的官僚机构和军事力量,提升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扩大国家的控制范围和提高国家能力,这就要求权力的集中,即集权化的时代。接着,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利益集团、阶层的要求,政治体系必须能够容纳它们,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交流,这就要求政治体系扩大权利的作用领域,允许全面的、平等的政治参与,也就是民主化的扩展。最后,当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政治体系对新的要求更为敏感而体系的能力又无法进一步容纳时,就出现了权力的分散,包括向地方政治体系的分权和向社会公共组织、自治组织的分权,也即分权化的时代。参见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2年。
    [2][美]亨廷顿:《发展的目标》,载《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347-348页。
    [3]李强:《宪政自由主义与国家建构》,载《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23页。
    [1][以]艾森斯塔德:《殖民地和传统政治制度对后传统社会和政治秩序发展的影响》,《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01页。
    [2][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45页。
    [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7月版,第8页。
    [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0页。
    [2]John A.Hall,Coercion and Constent:Studies on Modern State,England:Polity Press,1994,p.x.转引自李强:《宪政自由主义与国家建构》,载《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36页。
    [3][美]罗伯特·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欧阳景根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9页。
    [4][美]邹谠:《中国20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载《思想家:跨世纪的探险》,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1]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2][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3][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86页。
    [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冯炳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4页。
    [1]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2]陈晓明:《现代性有什么错?》,《长城》2003年第1期。
    [3]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4]房宁:《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
    [5]高力克:《转型中的现代性之争》,《二十一世纪》,2004年4月号。
    [6]甘阳:《走向‘政治民族'》,《读书》2003年第4期。
    [7]甘阳:《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读书》,1999年第1期。
    [8]郝秉键:《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载《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
    [9]胡锐军:《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晋阳学刊》,2004年第5期。
    [10]顾俊:《过度组织化: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结构背景及其社会学意蕴》,《东方文化》,2002年第3期。
    [11]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2]胡伟:《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整合:政治体制改革的维度》,《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2期。
    [13]侯琦:《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问题观点综述》,《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第2期。
    [14]季卫东:《施米特宪法学说的睿智与偏见》,载《二十一世纪》总第94期。
    [15]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版,第27页。
    [16]康晓光:《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当代中国研究》,2002年第3期。
    [17]康晓光:《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18]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中国政治前景的选择》,《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
    [19]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0]刘为:《贵族与政党--18世纪晚期的英国政党政治》,《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3月。
    [21]刘少杰:《利益关系分化中的意识形态变迁》,《社会》2008年第3期。
    [22]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23]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会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24]李汉林、王奋宇、李路路:《中国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与单位现象》,《管理世界》,1994年第2期。
    [25]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的依赖结构》,《社会学研究研究》,1999年第4期。
    [26]李金亮:《英国议会征税权探源》,《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
    [27]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1995年第5期。
    [28]李猛、周飞舟、李康:《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冬季卷。
    [29]李培林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30]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论‘杜尔克姆主义'的相关理论》,《学术界》,2006年第3期。
    [31]李元书:《论政治变迁》,《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5期。
    [32]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33]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11月(总第5期)。
    [34]毛丹:《近代合法性论证路径》,《东方》,2003年第11期。
    [35]庞玉珍:《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整合机制的建构》,《社会科学战线》,1999 年第3期。
    [36]宋衍涛:《一致与冲突:政治整合的现实逻辑》,《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7]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年01期。
    [38]孙立平:《异质社会·政治整合·政治稳定》,《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6期。
    [39]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可能》,《战略与管理》(北京),1996年第4期。
    [40]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41]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北京),2004年第1期。
    [42]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春季卷。
    [43]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44]王伟、武中哲、成锡军:《国内学术界关于“单位制”的研究综述》,《发展论坛》,2001年第3期。
    [45]王新生:《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评析》,《哲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46]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47]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48]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第3期。
    [49]张静:《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结构和社会参与》,《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50]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16页。
    [51]张亚群:《科举考试的文化整合功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2期。
    [52]张兆曙:《从政治整合到经济整合--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系统结构整合方式的转变》,《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3][德]R·达伦道夫:《走出乌托邦:社会学理论的再取向》,《美国社会学杂志》64,1958年9月,第123页。
    [54][美]斯梅尔瑟:《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55][英]R·陶尼:《绅士阶级的兴起》,载英国《经济史评论集》,第11卷,1914年;
    [56][英]菲利斯·迪恩和W·A·科尔:《1688-1955年的英国经济增长》,载《英国史统计摘要》,第366页。
    [1]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2]蔡拓著:《契约论研究》,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蔡诗萍著:《谁怕政治》,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4]陈剩勇等:《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7]杜正胜著:《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版。
    [8]高力克著:《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92年版。
    [9]高力克著:《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高力克著:《求索现代性》(自选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冯钢著:《非西方社会发展与马克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冯钢等主编:《社区:整合与发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3]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何怀宏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何兹全著:《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胡伟著:《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蒋劲松著:《责任政府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9]金观涛、刘青峰著:《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增订本),?: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孔子著,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1]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2]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3]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4]刘建军著:《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林嘉诚、朱宏源著:《政治学词典》,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
    [26]林尚立著:《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7]林尚立等著:《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28]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林尚立著:《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闾小波著:《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牟宗三著:《政道与治道》,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浙江尖山下村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33]毛丹:《秩序与意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秦晖著:《问题与主义》,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35]秦晖著:《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钱穆著:《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37]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38]钱乘旦著:《第一个工业化社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9]钱乘旦著:《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
    [40]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1]施雪华著:《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著:《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4]王焱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45]王焱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6]王焱等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47]王邦佐等著:《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王南湜著:《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0]吴惕安、俞可平著:《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1]萧功秦著:《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52]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3]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4]许莨光著:《种族、宗族、俱乐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55]徐贲著:《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殷海光著:《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7]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8]俞伟超著:《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59]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60]张旭东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张静著:《法团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张凤阳著:《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张凤阳著:《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4]张彩凤著:《英国法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5]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6]詹火生编译:《新冲突的开拓者:达伦道夫》,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83年版。
    [67]周荣德著:《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68]周辅成编:《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69]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6-207页。
    [70]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1]吕坤:《居官必要·卷一》。
    [7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74]《十六大报告读本》相关章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5]中共上海市委黄浦区委员会:《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与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创新》,《组织人事报》,2006年6月15日。
    [76][德]卡尔·施米特著、刘锋译:《宪法学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7][德]卡尔·曼海姆著,张旅平译:《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78][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9][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0][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1][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82][德]阿克塞尔·霍耐特著,胡继华译:《为承认而斗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83][德]W·桑巴特著,赖海榕译:《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4][法]雷蒙·阿隆著,葛智强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5][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86][法]涂尔干著,冯韵文译:《自杀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7][法]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译:《封建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8][法]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等译:《封建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9][法]乔治·索雷尔著,乐启良译:《论暴力》,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90][法]雷蒙·阿隆著,葛智强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91][法]迪·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2][加]A·布来顿等著,毛丹等译:《理解民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93][美]乔纳森·H·特纳著,林聚任、葛忠明等译:《社会宏观动力学--探求人类组织的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4][美]乔纳森·H·特纳著,吴曲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1987年版。
    [95][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96][美]C·E·布莱克著,景跃进、张静译:《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7][美]亨廷顿著,罗荣渠译:《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98][美]查尔斯·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99][美]罗伯特·杰克曼著,欧阳景根译:《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0][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冯炳昆译:《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1][美]贾恩弗朗哥·波齐著,陈尧译:《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02][美]贾恩弗朗哥·波齐著,沈汉译:《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3][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4][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5][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贾春增等译:《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06][美]默顿著,唐少杰、齐心等译:《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07][美]L·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08][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9][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10][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魏强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11][美]黄仁宇著:《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2][美]巴林顿·摩尔著,拓夫、张东东等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13][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著,周勇等译:《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4][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著,黄辉、杨健译:《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5][美]波斯纳著,苏力译:《法理学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6][美]罗伯特·达尔著,李柏光、林猛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7][美]罗伯特·达尔著,曹海军、佟德志译:《民主及其批评者》,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版。
    [118][美]迈克尔·罗斯金著,林霞等译:《政治科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1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20][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1][美]乔恩·埃尔斯特等编、潘勤、谢鹏程译:《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2][美]熊彼特著,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23][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译:《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24][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著,陆震纶等译:《民治政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5][美]A·兰尼著,胡祖庆译:《政治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
    [126][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钟开斌、王洛忠、任丙强等译:《政治科学新手册》,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27][美]詹姆斯·M·布坎南等著,张定淮等译:《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28][美]罗尔斯著,万俊人等译:《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9][美]罗斯著,秦志勇译:《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30][美]亨利·M·罗伯特著,王宏昌译:《议事规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1][美]托马斯·潘恩著,马清槐译:《潘恩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32][美]马克·E·沃伦著,吴辉译:《民主与信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33][美]余英时著:《现代儒学的困境》,《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134][美]许绰云著:《许绰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5][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6][美]魏特夫著,徐式谷译:《东方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7][美]D.P.约翰逊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学理论》,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138][美]费正清主编,俞金尧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9][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0][美]昂格尔著,吴玉章译:《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41][美]黄宗智著:《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2][美]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3][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贾春增、董天民等译:《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44][美]戴维·伊斯顿著,王浦劬等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45][日]猪口孝等著,林猛等译:《变动中的民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6][苏]列宁著,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7][匈]玛丽亚·乔纳蒂著,赖海榕译:《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8][匈]雅诺什·科尔奈著,张安译:《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49][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0][英]马丁·阿尔布劳著,高湘泽等译:《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1][英]戴维·米勒等编,邓正来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2][英]拉尔夫·达仁道夫著,林荣远译:《现代社会冲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4][英]佩里·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5][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156][英]戴维·米勒等编,邓正来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7][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158][英]克莱登·罗柏兹、大卫·罗柏兹著,贾士蘅译:《英国史》(上),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159][英]施脱克马尔著、上海外国语学院编译室译:《16世纪英国简史》,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
    [160][英]阿萨·勃里格斯著,陈叔平等译:《英国社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1][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62][英]安德鲁·甘布尔著,胡晓进等译:《政治和命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3][英]昆廷·斯金纳著,奚瑞森等译:《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版。
    [164][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65][英]拉尔夫·密里本德著,沈汉等译:《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6][英]拉尔夫·达仁道夫著,林荣远译:《现代社会冲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7][英]J·S密尔著,汪暄译:《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68][英]马丁·阿尔布劳著,高湘泽等译:《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69][意]G·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70][意]圭多·德·拉吉罗著,杨军译:《欧洲自由主义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1][意]葛兰西著,徐力源、黄华光译:《狱中札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72][以]S.N.艾森斯塔特著,旷新年、王爱松译:《反思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3][以]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74][以]艾森斯塔德著,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刘为:《贵族政治与政党政治--18世纪晚期英国政治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1988年。
    [2]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中国社会政治整合的变迁与重构》[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3年。
    [1]林尚立:《关于新时期社区党建的若干理论思考》,见上海基层党建网http://www.shjcdj.org.cn/,2008年5月访问。
    [1]Graham K.Wilson,Interest Groups,Basil Lackwell Ltd,1990.L·W·Pye,1966,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Brown&company,Pp63-67.
    [2]PhilipA.Kuhn,LocalSelf-GovernmentundertheRepublic,inFridericWakema nandCarolynGrant(ed.),ConflictandControlinLateImperialChina,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5,p.298.
    [3]Ernst B.Hass,The Uniting of Europe:Political,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p.16.
    [4]Karl Deutsch,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ies-An Anthology,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Books,1966.Philip Jacob and James V.Toscano,ed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ties, New York : J. B. Lippincott Co,1964. Johan Galtung, "A Structural Theory of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4 (1968),375-379.
    [5]Leonard Binder,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No. 3 (September, 1964), pp. 622-63.
    [6]Karl Deutsch(ed.), National-Building,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1963, p. 677.
    [7]James Coleman and Carl Rosberg, Political Partie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ropical Afric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4, p. 9. (?)
    [8]Claude Ake , A Theory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Homewood, Illionois: The Dorsey Press, 1967, p1.
    [9]Myron Weiner ,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358, New Nations: The Problem: 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Mar. 1965), pp. 52-64.
    [10] Rupert Emerson , From Empire to N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 1960), especially Part 2: "The Anatomy of the Nation" .see also Karl W. Deutsch,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 Atherton Press, 1963).
    [11] James S. Coleman, "Problems of Political in Emergent Africa" ,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March 1955), pp. 844-857
    [12] Leonard Binder,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September 1964), pp. 622-631.
    [13]Donald G.Morrison, Hugh Michael Stevenson, Integration and Instabilit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Vol. 66, No. 3 (Sep, 1972), pp. 902-927.
    [14]Claude Ake, A Theory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Homewood, Illionois: The Dorsey Press, 1967.
    [15]Blumer, Herber. 1946. "Elementary Collective Behavior. " in New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edited by Alfred McClung Lee. New York: Barnes & Noble ,Inc.
    [16]Gurr, Ted. 1970.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7]Smelser , Neil, J. 1962. 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New York : Free Press.
    [18]Kornhauser, William. 1959. The Political of mass society. New York : Free Press.
    [19]McCarthy, John D. 1987. "Pro-life and Pro-choice Mobilization : Infrastructure Deficits and New Techonologies . "Pp49-66 in social Movement in an Organization Society edited by Mayer N. Zald and John D. McCarthy New Brunswick, N. J.: Transaction.
    [20] Tilly, 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 New York : Random House.
    [21]Goodwin , Jeff., and Theda Skocpol .1989. "Explaining Revolutions in the Contempororary Third World. " Political and Society 17:489-509.
    [22]McDaniel, Tim. 1991. Autocracy ,Modernization and Revolution in Russia and Ir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3]McAdam, Doug, John D.McCarthy , and Mayer N. Zald , eds.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New York: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24]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Introducti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p27.
    [25]Max Weber, 'Political Vocation' in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 ed. H. H. Gerthand C.Wright Mills London: R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0,p. 78.
    [26]Breilly, John. 1993. Nationalism and Stat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27]Gellner,Ernest.1983.Nations and national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Nationalism 1997,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New York.
    [28]Gorski , Philip S. 2003. TheDiscuplinary Revolution: Calvinism and the Rise of the Stat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9]Hobsbawm, Eric J.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Y.
    [30]Smith Anthony D. 1998.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Rout ledge, London , UK.
    [31]Tilly, Charles 1992. Coercion, 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 AD900-1992. Cambridge :Mass.: Basil Blackwell.
    [32]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Introducti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p24.
    [33] J - L · & Barbara Hammond, The Town Labourer , NewYork, 1978, xliii
    [34]Sir Daniel Norman, The English Administrative System, 1780-1870, Oxford, 1981.
    [35]The Structure,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the Press , p90.
    [36]J · T · Ward, Chartism, New York, 1973, p51.
    [37]Charles E Lindblom. The Intelligence of Democrary .New York : Free Press, 1959.
    [38] Jane J ·Mansbridge, Beyond Adversary Democrac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39]David Cushman Coyle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System and How It Works. New York and Scarborough : Orctario,1963,74
    [40]Ervin Staub , The Roots of Evil : The Origins of Genocide andOther Group Violen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3-28.
    [41]Elman ,Benjamin. A. 2000.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e Journal of AsianStudies (50) . No. 1 ( February 1991) .
    [42] Carl J · Friedrich, Constitutional And Democracy——Theory and Practice in Europe and America Blaisdell Pubilishing Company, 1968, p275.
    [43]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62. p.124, 259.
    [44]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45]Gellner, Ernest. 1997. Nationalis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46]Smith, Anthony D. 1998.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Rout ledge, London,UK.
    [47]A. Gramsci, Selection from Political Writings (1921-1926),Landon,1978,p.443.
    [48]Barry Schutz, "The Heritage of Revolution and the Struggle forGovernmental Legitimacy in Mozambique. "In I.Willam Zartman, ed., CollapsedStates: The Disintegr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Legitimate Authority. Boulder, CO: L.Rienner Publishers ,1995,p. 110.
    [49]Andrew G. Walder, Communist Social Structure and Work-ers' Poli-tics in China, in Citizens and Groups in Contem-porary China, edited by V. Falkenhe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7.
    [50] Dorothy J Solinger, Urban Entrepreneurs and the State: the Merger of State and Society, in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ed. By Arthur Lewis Rosen-baum, Westview Press, 1992.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